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6年02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手工漏粉条 传承老手艺
记者 李小龙 左京
文章字数:744
  1月21日,丹凤县棣花镇万湾村七组的一家传统手工红薯粉条作坊里一片繁忙。在这个简易作坊里,村民贾凤山正带着临时雇佣的6名邻居,围着两个热气腾腾的锅灶忙活着。
  红薯粉条是用红薯淀粉制作的一种食材,在我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红薯是商洛人的一种传统主食,有着非常大的种植面积,在食用之余,人们便开发出了红薯干、红薯丸子、红薯饼、红薯粉条等,让人回味无穷。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红薯的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少,作为其重要初加工产品的手工红薯粉条已渐少,但因为其地道的原材料和原始的传统手工艺,一直是商洛人餐桌上的美味菜品。
  “每年这个时候都是粉条加工最忙的季节,传统的手工制法虽然工艺落后却颇受欢迎,老手艺让人们找回了老味道。”贾凤山告诉我们,红薯粉条的手工制作主要工艺流程大概分:制芡糊、合粉揣揉、捶打漏粉成型、煮粉糊化、捞粉、冷却、清洗、上挂、搓揉、晾晒成形,再加上之前淀粉原料的制作过程,足有10道工序。“传统手工制作红薯粉条,不添加增白剂、防腐剂、食品胶,是纯天然食品。”贾凤山说,制作红薯粉条所用的原料,是本地所产红薯,有好吃爽口、粉味纯正、筋道耐煮、营养丰富等特点。
  据贾凤山介绍,这样的传统制作红薯粉条在万湾村已经传承了几代人。手工制作红薯粉条的农户只需要搭建一个简易作坊,砌一个炉灶,架一口大锅,摆两口大缸,请几个帮工,然后就可以开工了。每年冬腊月加工红薯粉条,正好符合年底食品消费旺季的需要。后来,贾凤山看到了机遇,便扩大了生产规模,今年他从河南购买了100多吨红薯,生产手工红薯粉条大概已有2万斤,按每斤10元的价格,销售的还不错。
  当前,虽然很多地方的红薯粉条加工已经由机械代替手工,但在商洛手工制作红薯粉条的小作坊还有不少。虽然在平时很少见到,但一到年底,在很多村镇都能见到制作手工红薯粉条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