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6年02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展望2016
文章字数:5472
  2016年的主要预期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10%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1%和13%左右,CPI涨幅控制在3%以内。
  2016年的主要任务
  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统筹推进“去产能”和“三个专项行动”。制定“去产能”实施方案,重点推进矿产行业减量提质增效,促其延伸链条和循环利用,寻找新的产销平衡点。积极争取中省专项奖补资金,坚决淘汰“僵尸企业”。分类推进国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配置,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积极实施改善消费品供给、降本增效和制造业升级“三个专项行动”。分类施策支持有市场有效益企业扩大销售,扶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推动企业开发适销对路新产品。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
  围绕市场化目标健全要素配置体系。探索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加快市级产业技术共享平台建设。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创新投入方式,通过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推行股权投资、完善财政贴息和政府购买服务。建立政府、银行和担保机构合作机制,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或发行债券。建立打击非法集资长效机制,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快形成供水、供气、环保等方面的价格市场化决定机制,对高耗能行业实施差别惩罚性和阶梯电价,全面实行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
  聚焦突出问题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公布市区县两级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实行投资项目审批监管线上运行,完成行业协会商会行政脱钩试点。加快推进“证照分离”,建设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落实政府属地监管责任,切实解决市场秩序、安全生产、市容市貌、社会诚信等领域的管理缺位问题。加快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落实镇办村群众办事干部代办制度。
  扩大有效投资弥补发展短板
  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精心策划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积极争取中省资金支持,大力推广PPP模式,提高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全年实施市级重点项目160个,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以上。强力推进山柞高速、特高压直流输电、西气东输三线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点抓好中药材战略储备库、比亚迪电池材料、秦岭飞行小镇、盘龙二期等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实施国际医学中心、市妇保院搬迁等公益性项目。
  加速弥补城乡基础短板。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建设一批人防地下停车场、商业街,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积极推进光纤到楼入户,扩大城区公共无线网络。完善县城和重点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配套发展人工湿地。抓好张坪水库、云镇水库、磨沟水库建设,完成6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解决6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完成干线公路改造70公里,新建县乡公路200公里。加大城网农网升级改造力度,实施输变电项目91个。
  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完善常态化招商机制,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40亿元。强化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扩量提质。加快陆路货运口岸建设,抓好海关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筹建,力争年内实现通关。实施外贸孵化器工程,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促进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建立健全投资环境评价机制和社会监督体系,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实行定向跟踪服务。
  依靠创新驱动构建产业新体系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突出抓好20个重点技改项目,加快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产业精细化、规模化发展,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左右。坚持农林牧结合、种养加一体,推进传统农业与食品加工、旅游休闲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秦岭生态农业示范市创建,加快核桃、板栗、中药材基地品质提升,做实叫响“山地农产”品牌。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4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万亩,粮食总产55万吨。大力发展研发设计、融资租赁、仓储物流、市场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县域金融综合改革试点,扩大村镇银行县域覆盖面,推动P2P、众筹等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规范发展。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智能制造研发和产业化,持续抓好电动客车、工业机器人、汽车液压缸、动力电池等项目建设,壮大先进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突出抓好商洛电厂、镇安抽水蓄能电站、金钱河梯级开发、分布式光伏发电等项目建设,推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产业扩量升级。加快纳米新材料、含能产业园、商南硅科技园、钨钼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突出抓好“互联网+”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支持工业园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双创”孵化平台,推动人才创业和产业升级。继续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完善园区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深入挖掘历史人文资源,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动生态旅游向观光度假、休闲体验并重转变。务实推进大秦岭生态旅游核心区建设,支持柞水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突出抓好商洛印象、商於古道·作家村、蟒岭绿道生态景区等项目建设,持续推进牛背梁、天竺山5A级景区和闯王寨等7个4A级景区创建。加快旅游信息化基础网络建设,推动旅游定制化服务,实现4A级以上景区无线网全覆盖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在线预订。高标准办好2016秦岭生态旅游节、环秦岭公路自行车赛暨全国自行车锦标赛,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消费结构升级。扩大信息消费和绿色消费,培育发展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养老康体、医养结合等消费业态。加快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全面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提高群众收入,增强消费预期,优化消费环境,从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结合城镇棚户区改造,规划建设一批特色美食商业街区,构建“15分钟”社区便民生活服务圈。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
  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支持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支持商洛学院、商洛职院建立众创空间,建设大学科技园,提高协同创新能力。组织实施多晶硅技术集成等10个科技专项,抓好14个省市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建设。完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改革科研评价制度,明确科研项目负责人及参与者在成果转化中所持股份比例。
  统筹城乡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
  全面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全面推行“多规合一”,确保城乡建设健康有序。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将风道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和管理,统筹规划建设城市绿化带,县城绿地率达到35%以上,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低于30%。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加强城市精细化、网格化、规范化管理。稳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实现城市分级分层管理。
  推进“一体两翼”城市内涵式发展。健全市区县共建机制,推动主城区、南秦新区、商丹园区、洛河园区、商於古道文化景区“五大板块”联动发展,推进商丹同城化发展,支持洛南打造市域经济副中心,加快商丹、商洛城市干线路域经济带开发。实施中心城市建设项目54个,其中新建21个,年度投资61.3亿元。继续抓好“十大城建”工程,重点实施南秦新区、环城南路、老体育场改造、商帮广场会馆群、华阳老街等项目建设,确保市文化艺术中心、新建商洛中学、滨江银杏公园、商丹和商洛城市干线等项目建成投用。
  抓好特色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支持各县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抓好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人口与产业协同聚集,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继续抓好重点镇和文化旅游名镇建设,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继续抓好8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品质提升,启动8个美丽乡村重点村建设。
  强力推进棚户区改造提速。强力推进中心城区“十大棚改”项目,全市新启动棚改项目21个,改造1.13万户,年度投资56.7亿元。建立购租并举住房制度,发挥政策集成效应,打通供需通道,采取“五个一批”举措,消化存量商品房。
  系统推进生态建设保障绿色发展
  着力构建绿色经济体系。延伸拓展10大循环产业链,实施30个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和综合利用项目。加快绿色矿山建设,支持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扩大全市天然气消费总量,坚持公交优先发展,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实施工业污染全面达标排放计划,推广高效节能和清洁生产技术,提高太阳能、地热能应用比重,加强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节能,完成省上下达的节能减碳及四项减排任务。
  重拳整治环境突出问题。实行“治污降霾”分季对标考核,强化特定时段重点防治,确保全年优良天数300天以上。全面完成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任务,持续提升沿河林带、湿地、蓄滞洪区生态功能,实施水源地保护行动计划,抓好南水北调人工增雨基地建设。加大秦岭生态保护力度,从严查处违规采石和乱批乱建行为。加强土壤污染防控,抓好重金属及危化品污染防治,实施尾矿库专项整治。突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积极推进“三城”联创,加快实施25度以上陡坡地退耕还林,抓好城周绿化和绿道建设,加强小流域治理。全年造林绿化2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700平方公里。
  健全生态监督保护机制。实行能源、水资源、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全面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推行排污权、碳排放量配额和市场交易,实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保护好商洛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
  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筑牢精准脱贫基础。按照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要求,全面摸清贫困底数,制定脱贫攻坚规划,完善脱贫工作体系,逐级逐户逐人建立脱贫台账,确保全年脱贫13.3万人。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用于脱贫攻坚。从今年起,市区县财政扶贫资金年均增长幅度不低于20%,确保扶贫资金只增不减。
  创新精准脱贫措施。建设集中安置点91个,完成搬迁2.1万户、7.82万人,让3.4万贫困人口实现搬迁脱贫。培育壮大“一村一品”和县域经济,实施一批生态保护、旅游、光伏、电商等脱贫攻坚项目,发展特色种养和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增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能力。加大生态补偿和转移支付力度,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成为生态保护人员,实现贫困人口就地脱贫。继续执行贫困户子女免费就读商洛职院政策,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贫困学生助学补助体系。实行社保兜底脱贫,推进农村低保与扶贫“两线合一”,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救助,防止因病致贫返贫。
  夯实精准脱贫责任。严格落实脱贫攻坚党政“一把手”责任制,形成市县镇村齐抓脱贫的工作格局。持续完善“双包双促”精准扶贫模式,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做好扶贫开发。把脱贫攻坚作为单项考核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建立健全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查问责、考核评价机制。
  以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
  优先做好就业和社保工作。实行更加积极的创业就业政策,重点做好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以及“去产能”分流人员再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万人。完善被征地农民、个体从业人员和农民工等群体参保政策,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落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城乡特困人员供养制度,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发展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机构,加快市中心老年公寓建设,新建农村互助幸福院256个,实现县城公益性公墓全覆盖。
  均衡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全面完成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公办幼儿园9所;继续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快城区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减少城镇学校大额班;积极筹建市职业教育集团,支持商洛学院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快县级医院和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继续为基层培养全科医生,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切实落实失独家庭补助救助政策。配合办好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健全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设立公共文化服务政府采购和资助目录,实施优秀中青年作家“百优计划”,推进移民搬迁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加快建设区县标准足球场,保障好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大力推进“七五”普法,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快法制信访建设,健全诉求表达和多元化纠纷调解机制。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隐患排查治理。积极创建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建立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打击暴力恐怖、涉黑涉恶犯罪,确保网络和信息安全。扎实做好民族工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重法治、严规范,建设法治政府。大力实施《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政府职能。依法公开行政权责,强化行政权力监督制约,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落实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推进全市行政机关法律顾问全覆盖。积极落实市人大各项决议决定,认真办理审议意见和代表意见建议;大力支持市政协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继续坚持市政府市政协联席会议制度,扎实办好政协提案。丰富细化政务公开方式和内容,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真正做到行政行为在阳光下运行。
  强管理、勇担当,建设责任政府。创新干部管理激励机制,建立合理容错机制,激励干部担好深化改革之责,履好推动发展之责,尽好服务群众之责。
  重实干、抓执行,建设效能政府。健全和完善绩效管理、首问负责、限期办结、跟踪督办、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等制度,打通决策落地“中梗阻”。狠抓政府执行力建设,持续完善重点工作推进机制,实行清单式管理全覆盖。加大治庸治懒治散力度。
  守纪律、讲规矩,建设廉洁政府。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肃查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建立厉行节约长效机制,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不断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加快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重点抓好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公共工程建设等领域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消除寻租空间,铲除腐败土壤,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