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6年02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温馨的年
记者 王倩 谢非 吕丽霞 肖云 杨森 刘婷
文章字数:4869
  与春天合影——方立摄于丹凤棣花镇
  春节期间,来自省内外的游客到我市看美景、品美食。(方立 摄) 

  清风街头的温暖——方立2月10日摄于丹凤
  过年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方立摄于莲湖公园)

  2015年,我们的生活有了许多变化,城市建设得越来越美,美丽乡村越来越多,群众安居乐业,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新春伊始,太多太多爱的故事在普通老百姓中发生,在暖意融融的气氛中,商山洛水也被爱意浸润。本报特别策划,记者深入基层,来到老百姓中,记录春节新变化和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今天,本报和广大读者一起,来分享他们的喜悦。
  幸福新村大联欢
  大年初一,风和日丽,阳光温柔地照耀着大地,在新年的第一天给人们传递着希望和温暖。商州区夜村镇刘二村村委会院子里热闹非凡,小孩的嬉闹声、老人的聊天谈笑声、一旁音响的调试声串成动人的旋律,叩击着老老少少约三百人的心,刘二村庆贺新春的文艺节目还未开始,院内便一派热闹、祥和的景象。
  晌午11时30分左右,活动的负责人刘忠锁在清点了一遍各个节目的表演人数、确认了村民到场差不多之后,高声宣布:刘二村庆贺新春文艺节目汇演正式开始,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和烟花声,一曲《开门红》的腰鼓舞便呈现在了众人面前,演员们身着大红色的舞服,在阳光下灵活自如地敲打着腰鼓,节奏铿锵有力,步伐轻快矫健,伴随着阵阵鼓声和对新年的期盼,村民们不由自主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一曲结束,另一曲《好日子》唱得人们脸上喜气洋洋,秧歌队的队员卖力地扭着大步子,挥舞着长袖,一会扭身、一会后转引得人们不断喝彩;最吸引人的莫过于一群可爱的小朋友,捧着小小的红灯笼在院子中间跳着舞蹈,脸庞被阳光照耀得红彤彤的,甜甜的向人们送出祝福,正在这时,天空上忽然洒落下“糖果雨”,顿时院里一片欢叫声,老人、小孩都喜滋滋的弯腰捡起了糖果,小孩开心地吃了起来。在嬉闹声和欢笑声中,文艺汇演进入高潮。一首接一首、一舞接一舞,不觉间,两个小时过去了,锣鼓队用耍狮子当作最后的压轴节目,“狮子”在人们的喝彩声中跳跃、腾空,最后祝愿人们新年有个好彩头结束了这次文艺汇演。
  节目结束了,人们久久不愿离开院子,互相讨论着,互相道着新年的祝福。在外地上大学的刘东说:“近几年来虽然村里也组织活动,但这次比较过瘾,加上天气好,人都高兴,希望人们的日子也像锣鼓一样越敲越红火。”负责人刘忠锁已年近古稀,但他还是积极筹划这次活动,经过一个月筛选、排练,就为了给村民在新年里带来一点快乐。他介绍说,如今人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也有更多的人有心情参加到活动中来,如今秧歌队里年龄最大的72岁,平均年龄都在45岁,组织这些活动一来让人们打发空闲时间,二来还能锻炼身体,今年村里还筹资1000元钱,给村民买糖果和烟花,图的就是过个温暖红火的年。他说:“现在生活不愁吃不愁穿,就应该搞些文化活动,让精神世界跟着一起上台阶,这就是我的心愿。”
  廉租房里好温暖
  爆竹声中辞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家住丹凤县西关社区的史君武一家因为旧房拆迁,在申请了县城的廉租房之后,去年10月,全家搬进了丹凤县安居工程小区的廉租房。今年是他们家在新家的第一个新年,他们显得格外开心。
  大年初一,走近小区,到处都是新年喜庆的气息,鞭炮红色的碎屑依然在路上,小区的房子一排排整齐的排列着,家家户户的阳台上都挂着红灯笼,窗上贴着带“福”字的窗花,小区的健身广场上,有几个孩子正在玩着健身器材。
  来到史君武家,随着门被推开,里面传出来热闹的笑声、说话声。小小的两室一厅被炉子烘的十分温暖。“以前的老屋,冬天总是很冷,现在住在这么温暖的屋子,猛地还不习惯了。”史君武说,“去年冬天,我给厨房装了热水器,现在洗菜做饭也不怕冷了。”史君武的老母亲今年已经94岁高龄,以前住老房子上厕所很不方便,现在住上楼房,卫生条件好了很多,也不用担心老人摔倒。而且在温暖的新房里,老人的取暖问题也一起解决了,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每天坐在被窝里。
  因为今年是第一次在新房里过新年,所以大年三十,在外工作的儿子、女儿带着家人和孩子,一起开着车从宝鸡赶回丹凤,希望在新家陪父母一起度过春节。全家人四世同堂,小小的屋里摆了一桌子菜,全家十多个人围桌而坐,交杯换盏间,一年的辛苦都融化在了浓浓的年味里。儿女们回家来过年,史君武自然很高兴,但小小的房间立刻就容不下了。在2016年,史君武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盖一栋自己的房子,这样儿女回来就能有宽敞的房子住了。
  美丽乡村“舞”起来
  2月8日是大年初一,阳光和暖,商州区腰市镇李庙村的江山风景区游人如织,外来的游人和当地群众在暖暖的春光中,享受着一年中难得的休闲时光。
  中午12点多,在人群聚集的景区休闲广场,突然响起一阵音乐声,伴随着热闹的音乐声,五六个农村妇女在一高个子妇女的带领下,跳起了健身舞。一首激昂的《我要去西藏》之后,又是舒缓的双人舞。周围群众慢慢围拢过来,或驻足观看,或与跳舞的人说笑,一群小孩子在跳舞的队伍中钻来钻去,笑声阵阵。跳舞的人也越来越多,虽然有的动作笨拙,但大家学的极为认真,旁边的群众也都善意鼓励着,没有一丝嘲笑之声。跳着跳着,广场上跳舞的媳妇将旁边围观的三个老年妇女拖入队伍,带动着她们跳起来。大家越跳越带劲,50多岁的王秀芳按捺不住,抱着几个月大的孙子,一步一步地扭动起来,惹得旁边的人哈哈大笑。
  据了解,这是李庙村的第一支舞蹈队,当天也是她们的第一次表演。领舞的妇女张妮介绍,近几年,农村其他地方都兴起了广场舞,但她们村却一直组织不起来。去年以来,商州区对她们村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村里面貌大变样,一些妇女也就梦想着把村里的舞蹈队组织起来,让这个小山村热闹起来。年前,在外打工的年轻妇女回来了,大家在一起讨论,希望她们在2016年春节舞起来,让外来的游客看一下她们的幸福生活。于是,平时爱跳舞的张妮充当起了舞蹈教师,从腊月底开始,她每天把村里部分妇女集中在一块,一点一点教她们动作,大家商量好大年初一中午在村里的大广场亮相,一直坚持到正月十五结束,让这个沉寂多年的山村热闹热闹。
  据一位村民介绍,去年村里进行美丽乡村建设以后,江山景区招来了不少游客,带来了商机,加上风景区需要大量的劳力,去年一年,美丽乡村给全村群众带来了100多万元的收入,群众有钱了,过年也希望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村民张小静说道,这些年她一直在外打工,过年回家也只和家人聚聚,和村里的妇女都很生疏,这次和大家在一块练习跳舞,感情也加深了,过年心里暖暖的。
  欢欢喜喜庆团圆
  自从十几年前母亲去世,小彭就不再喜欢过年了,在他眼里,过年应该是一家团圆,热热闹闹的景象,而自家一到过年过节,因为没人张罗,反而显得格外冷清。去年9月底,小彭结婚了,在商州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家,那时他就有个想法,在2016年春节时,一定要把媳妇带回家,好好陪父亲过个大年,把失去已久的欢笑找回来。
  腊月二十六,小彭的父亲就打来电话,问他啥时候放假,还说自己已买好了蔬菜和肉,看得出来,父亲很重视这个新年。腊月二十九一早,小彭和媳妇就带着为父亲准备的新衣服和礼品,坐上了回丹凤老家的车。自从母亲去世后,家里就剩下了他、父亲和弟弟三个男人,一到过年,不是去几个叔叔家吃饭,就是父亲上灶做饭,三个人凑和过个年,年过得冷冷清清。今年家里终于添了一口人,家里也有了女主人,小彭心里很期待,也希望自己和媳妇能在春节里给父亲尽尽孝,一家人欢欢喜喜地过个年。
  回到家,媳妇把提前为公公买的新衣服拿出来让父亲试穿,父亲乐呵呵地笑着,连声说好、好,还赶紧把自己买的年货一一展示给儿媳妇看。平时,父亲并不讲究吃,这次却在集市上买了很多往年没买过的蔬菜,还煮了肉,炸了豆腐、丸子,并把葱、姜、蒜苗都洗好了。让小彭意外的是,不善表达的父亲还特意给儿媳妇买了一罐醪糟。吃过早饭,贴好对联,接下来就要准备年夜饭了。这次,小彭和媳妇商量好了,饭菜由他们来做,让父亲好好歇歇,尝尝他们的手艺。这时,小彭的弟弟也从西安赶回来了,带回了新鲜的带鱼,三人这个负责切洗,那个负责煎炸,父亲还在院子里生了盆火,冷清的家一下子热闹起来。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忙碌,10多个菜摆满了桌子,在一阵炮竹声中,一家人端起了酒杯,互祝“新年快乐!”,脸上不约而同地露出了欢快的笑容。
  除夕夜,大家围着火盆包起饺子,媳妇提议给饺子里包几个硬币,看谁能吃到就意味着来年的财运好,小彭兴致勃勃地找来了硬币,他突然想到,母亲在世时也会这样包饺子,而这不经意的小细节,让他倍感温暖。当新年的钟声响起时,小彭默默许下了一个心愿,他希望弟弟也赶紧找到合适的另一半,等一两年后,家里更兴旺、更热闹。他知道,这也是父亲的心愿。
  新媳妇的异地年
  今年的春节对于商南县赵川镇的李奎来说,无疑是最高兴的一年,他终于不再“被催婚”了。就在过年的前两天,他完成了人生的一件大事,把媳妇娶回了家。
  丁樊和李奎是大学同学,经过4年的爱情长跑,二人组建了新的家庭,按照当地习俗,新媳妇第一个春节是要在婆家过,第一次在异乡过年,对丁樊来说有些不太习惯,想家就是她要过的一道坎。“我俩结婚时间也不长,而且我爸妈就我一个女儿,我在这过年挺想家的,想爸爸妈妈,我觉得我不在家他们也挺孤单。”丁樊说。离开原来的家庭,与新家庭成员建立起联系,从精神到物质,这是每个新媳妇的必修课。新的家庭很有爱,家人体贴而包容,为了欢迎丁樊的到来,公公婆婆给儿子的卧室换上了新家具、床、热水器和窗帘。出嫁前,妈妈也特意叮嘱丁樊:到了夫家不要像在自己家任性,对公婆要绝对尊重,要守规矩。“最后一点妈妈多虑了,公婆很疼我,一点也不觉得拘束。”丁樊笑言,因为地域不同,饮食口味有差异,婆家的菜口味偏重,煎炸食品多,知道她不喜欢,婆婆特意下面条,照顾口味偏淡的她。
  往年的年夜饭,都是婆婆杨秀荣一个人在厨房忙活,今年有了新帮手,速度就快多了,不过她也疼儿媳,也不让丁樊干太多。吃过年夜饭,和好面调好馅,开始包饺子,丁樊硬要学一学,拿起个面皮包了半天,一个怪模怪样的饺子终于出世了,她沮丧的表情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最后,在婆婆的悉心指导下,也逐渐进入了角色。“一家人坐在一起包饺子让我有种参与感,觉得很快乐,从不熟悉到熟悉,感情就是这样慢慢融洽加深的。”不一样的年俗,一样的是浓浓的年味,第一次异地过年,收获的还是幸福,丁樊告诉记者。
  陪爱人回家
  今年春节,家在商州的刘青和女儿陪老公回湖北黄石过春节。女儿小的时候,坐长途车不方便,稍微大一点儿了,老公却年年春节值班。所以,女儿已经快五岁了,他们还是第一次回湖北过年。
  到黄石市花湖站,婆婆和公公早就等候在那里。捕捉到她和老公的身影,急忙在他们身旁找寻孙女,小叶子刚下电梯,就被奶奶一把搂进怀里,在脸蛋上亲了又亲。公公将小叶子看了又看,直叹孩子个子高。他将小叶子抱起来,说:“赶紧回家,我给你们准备了一桌子湖北菜,让你们尝尝。”
  回到家,公公一头扎进厨房,婆婆则忙前忙后地取水果、干果等,催促他们多吃点儿,说这是专门给他们准备的。十来分钟后,餐桌上就摆满了鱼糕、粉蒸排骨、武昌鱼、菜台子、豌豆青菜等湖北菜。还没来得及动筷子,只听见敲门声,婆婆打开门,瞬间涌进来一屋子的人,婆婆一一给她介绍,有姑奶奶、姨奶奶、舅妈、姑姑、表叔、姨妈,他们将刘青和丈夫围到了中间,七嘴八舌地询问路上的情况,每人给小叶子塞了一个大大的红包。婆婆说:“亲戚们听说你们回来了,专程来看小叶子的,我们湖北人讲究第一次见晚辈是要给大红包的,你们帮孩子收着。”人多了,屋子里显得格外热闹。在这喧闹的气氛中,老公也一改过去沉默的形象,和几位老人聊得开怀大笑。她和老公请各位长辈落座,一一敬酒,大家边吃边聊,好不热闹。
  第二天,他们一家人来到市中心采购年货,黄石不愧是湖北继武汉之后的第二大城市,这里人流如潮、车水马龙。磁湖宛若一颗明珠镶嵌在黄石市区,湖中碧波荡漾,澄月岛上庭台楼阁,古色古香。看到美丽的景观,刘青和女儿不住地惊叹。老公笑着说,“我刚到商洛时,觉得商洛经济落后,根本没法和黄石比,近些年也看到商洛巨大变化,觉得现在商洛与黄石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了。商洛现在是我的第二个家,我也越来越喜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