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6年02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水源村的那些新鲜事
记者 马泽平
文章字数:1523
  镇安县回龙镇水源村是爱人的老家,每逢过年我们都要在这里住一段时间。在我的印象中,位于城乡交界的水源村既承袭着传统的农耕文化,也有城市商业意识的影子。曾经听当地人感叹:水源别墅洋楼越建越多,日子越来越好,民风却不如以前了。
  然而,今年春节返乡期间,耳闻目睹的一些事,让我看到了淳朴民风的回归,一些新风尚正在生根。
  富裕户的反哺情
  水源紧邻镇安县城,更加便捷的地理优势和更加快速的信息渠道,让这里一大部分人抓住了商机,先富了起来。村民张吉华、张吉涛、张吉有三兄弟便是其中之一。在农村,腊月底总是一年最忙碌的时节,而张氏三兄弟将购买年货的事大多交给子女们去办,他们忙着做更有意义的事,带上水果、补品以及300元红包,走村串户给村里每一个80岁以上的老人拜年。
  在张氏三兄弟看来,最遗憾的是在他们创业时期,自己的父母亲过世较早,没过上几天好日子。现在生活好了,村里人嫌弃老人的事仍时有发生,这让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几年前,已过上小康日子的三兄弟一起凑钱每年给村里老人拜年,希望用自己的行动来唤醒逐渐消失的孝老敬老之风。“3年前村里80岁以上老人还有20多个,现在只剩下15个了,多孝敬他们,就是在尽可能地保存一些精神财富。”张吉涛说。
  村民徐纯芝老人已经连续3年接到张氏三兄弟的拜年礼物和红包。去年,听说做记者的我回水源后,便上门来和我聊天,希望报道村里孝敬老人的好事。85岁的徐老说:“这3个孩子,只要在路上遇到村里的老人都要让老人搭顺路车回家。受他们的影响,村里那些儿女不孝顺的事少了。”
  远亲不如近邻
  去年习忠有要盖房,叶正富想到这是邻居千百年的好事,把平地空着免费让习家用,习家想出点场地费,说什么叶家也不要。叶正富家的房檐水没法留,习忠有就把水引到自家新修的屋檐下水道里。这样一来二去,邻里之间相敬如宾。去年习忠有没有喂年猪,叶正富过年杀肥猪了就挑选最好的一块肉送给了邻居。而习忠有过年请亲朋好友吃饭,总是要把邻居叶正富请为上座。
  用叶正富的话说,几年前,人们忙着挣钱,忘了交情,村里人盖了楼房,修了水泥路,邻里之间的和睦丢掉了,别扭多了。“现在,新农村最欠缺的淳朴民风正在慢慢回来,大家的幸福感就上来了。”叶正富爽朗地笑说道。
  环保健康过节
  曾几何时,在水源过年,放鞭炮曾有攀比风,对门住着的两户人家,放鞭炮时一家非要比另一家长,正月初一的炮声响个不停。正月里,今日你摆席明日我设宴,劝酒声一浪高过一浪,麻将声此起彼伏。而今年的传统春节的绿色“新年味”在水源更浓了。
  不到30岁的村民叶兴平还记得,过去每年过年,各种鞭炮、烟花林林总总要花去上千元。今年正月初一一大早,叶兴平放了不到百元的环保型鞭炮,就回厨房里帮媳妇包起了饺子。“去年腊月,无论是在县城还是在镇上的街道,卖烟花爆竹的摊子少了,大家的环保意识强了,我也就象征性地买了几挂鞭炮。”叶兴平说。春节期间,记者实地看到,水源村许多住户家道场上的炮皮纸屑比以往相比少了许多,除了除夕夜,也鲜少听到鞭炮声。
  60多岁的退休教师李宗满,是当地有名的“酒坛子”,每年他买的最多的是烟酒。2月9日,正月初二,记者上门采访时,他正在和几个年轻人打羽毛球。“以前过年待客,总要炒几个好菜,把客人灌得‘钻桌子底’,才能显示主人的热情。”李大爷介绍,现在农村人也讲究健康生活,大家明白了高血压、高血脂等许多常见病都是饮食不当引起的,转变观念,喝酒适可而止,饮食向清淡转变。
  以前节日农闲,打扑克、搓麻将的几乎是老少皆做的事,有时还出现一家人齐上阵的现象。而如今在水源的这个春节,记者看到,村民趁天气不错忙起了农活。正月初三上午,三组习良文正在自家的核桃林捡拾修剪下来的核桃树枝。“如今日子好了,吃的好了,干活也是一种健身锻炼的方式,这也叫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