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6年02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给乡亲拍张全家福
文/图 记者 王涛
文章字数:3873
  矿工的生活是平静而单调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梦想就此沉睡,在每天周而复始的工作中,杨前学新的梦想已在不经意间萌生。一张全家福,几许温暖,几许艰辛。但是可以相信,多少年以后,这必将是一份最美好的记忆。
  对于王鹏来说,家乡就是一条根,这里有他记忆中的乡愁,有着朴实的乡亲、年迈的父母。看着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此时此刻,最幸福的莫过于照片上质朴的笑容。

  由于春节的到来,陈爱国一家成了全村最热闹的家庭,但真正全家在一起拍全家福的机会少之又少。一年中,他们能在一起团聚的日子,也就春节这么几天。
  转眼间,在外打工10年的陈国平也过了不惑之年。2016年春节,陈国平买了车,在新年前夕回到了家里,看着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期待有一天能回家乡创业。

  你幸福吗?这是央视在2012年里年度终结中提出最质朴温存的问题。其实,幸福来得很简单,她来自一种心态,当然,更包含对亲人的祝福,期待所有人健康快乐。如何让幸福封存下来,留下你心底最难忘的时刻,最好的方式就是拍下幸福时的点滴,或者为全家拍下一张全家福,将幸福延续下去。2016年春节,记者回到商南农村老家,顺便为乡亲们拍摄一张全家福,在这些看似朴实的画面中,最能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留下农村家庭全家团圆时的幸福点滴。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家庭故事。
  小山村里的热闹
  石堰河村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距离商南县城有80公里的路程,驾车不到20分钟就可以到达湖北郧县。全村四面环山,新建的楼房鳞次栉比,在城里人眼里,这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可是,事实上这里平日很难觅到年轻人的身影,因为村子里绝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甚至在漂亮的小区,不少楼房的大门常年都是紧锁的,主人都在城里打拼。
  过年,是这里一年当中最热闹的时刻,一到腊月,客运车辆在这里停留的次数明显增多,三三两两的旅客带着小孩,从车上大包小包地往下搬行李,停在门口迎接他们的往往都是年迈的父母。
  像往年春节一样,2016年的春节,东岳坡也是一年当中最热闹的时候。“来,到家里喝杯水。”这种寒暄也明显比平日多了许多。打工回来的年轻人一下子没事干了,他们相互聚集在一起,窜门子、喝茶、打麻将,纷纷诉说着一年在外的遭遇和经验。年轻人多了,自然欢声笑语也多了,大人们相聚了,孩子们也在一起嬉戏,他们成群结队,叽叽喳喳笑个不停。“路上车多,不能在路上玩。”往往这个时候,大人们的喊叫声也此起彼伏,而孩子们依然自顾自地玩耍,大人们也只好摇摇头。
  过了正月初五,又见客运班车在村子的停留次数增加,过完年的打工者再次拎着大包小包准备出发,虽然客车上已经是人满为患,但是为了早一点上班,拥挤也就变得无所谓了,村子又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一个大家庭的节日
  在赵川镇东岳坡村的移民小区,聚集着50多户人家,这些年来,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去了,平日里,这里显得平静而安宁。由于年关的到来,小村庄一下子热闹了起来,挂着全国各地车牌的小车频频出入山村,打扮时尚的年轻人大包小包地走进村里。尤其是村民陈爱国家里更是热闹。
  陈爱国今年50多岁,育有4个儿女。年轻时,由于经济压力大,他便在商郧路上做清洁工,再加上家里的几亩田地,辛辛苦苦将4个儿女抚养长大成人。如今,几个儿女相继离开了小山村到外面发展,各有各的家庭,他则在家含饴弄孙。每到正月,女儿、女婿、外孙一大家子聚在一起,成为村子里最热闹的家庭。大人们在一块谈理想、说工作,小孩子们则在房间里欢快地看着《爸爸去哪儿》的重播,丝毫没有对山村生活的不适应。
  虽然现在智能手机很普及,可以随时随地拍照,然而,真正全家在一起拍全家福的机会少之又少。正月初三的下午,当记者拿出相机要给他们拍全家福时,他们显得很开心。对于我来说,这只是举手之劳,而对于乡亲们来说,能将一家人的合影凝固在一张相片上,其实机会并不多——一年中,他们能在一起团聚的日子,也就春节这么几天。
  最幸福的时刻
  当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重重山峦,照耀在十里坪镇石灰槽村的时候,这里的人们已经开始为过年忙碌了。
  石灰槽是一条沟,沟深七八公里,由于居住条件恶劣,整条沟里的房屋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土屋,稍微好一点的家庭对房屋进行了石灰搪白。虽然多有破败,但是缝缝补补,大多依然有人居住。随着时代的变迁,多数村民下山进楼,过上了城市化的生活。然而,石灰槽的村民由于地理条件限制,他们至今身居深山,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最为朴素的生活。他们似乎与世隔绝,却与外界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于石灰槽的留守老人来说,最热闹也是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过年期间儿孙回家。在儿女们的帮助下,男人们劈柴、杀鸡、烧火,女人们则在灶台上忙碌着,时间不长,一桌丰盛的饭菜已经做好。一家人在一块吃饭,老人们不停地为儿孙夹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除夕当天,得知两个女儿、女婿要回家,袁汉友老汉早早地起床,到鸡笼里抓了一只鸡杀了。上午10点多,期待已久的儿女们终于开着车到了家门口,接过儿女们买回来的菜,老人显得格外开心。村子已经沉寂了太久,见到袁老汉家里两个女儿回来了,周围的邻居也都热情地围了上来,嘘寒问暖。一时间,袁汉友家里显得格外热闹。吃完团圆饭,拍一张全家福,简单的画面,简单的笑容,却是满满的幸福。
  携妻带子在外拼搏
  为了早日奔向梦中的小康,很多年前,陈国平就离开家去了梦想中的城市——上海。
  陈国平的老家在商南县赵川镇石堰河村东岳坡组,像大多数农村青年一样,他早早的辍学,娶妻生子、打工挣钱。2005年,在移民搬迁的优惠政策下,在老家,他率先盖起了两层楼,有了自己的第一份产业。虽然贷款不多,但是看着儿女一天天长大,他心里知道,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很多,留在老家,肯定没有大的作为。这一年,眼看春节将近,他毅然决定去梦想已久的城市上海闯荡一下。
  和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一样,陈国平希望在上海,凭着自已的辛勤与任劳任怨,可以挣到比每天的支出多一点儿的收入。他的要求也不高,除了能吃饱之外,还应该能为他提供一点儿发展的机会。哪怕从扫地工变成洗碗工,无证摊贩变成有证摊主,黑领变成蓝领甚至灰领。
  凭借着勤劳能干,在一家机械加工厂,陈国平站住了脚。从最初的打杂开始,陈国平学会了钳工、焊工,在这家工厂,他一待就是十年,现在也已成了业务主干,深受老板器重。十年间,陈国平只是在一年的秋天回了一次老家,接妻儿过去。在上海,两口子都在工厂上班,一个月收入近万元,他们算着这要比在农村老家种地强得多。虽然如此,一家人平日里依旧省吃俭用,只为能多攒一些钱。
  转眼间,十年将近,陈国平也过了不惑之年。2016年春节,在外多年打拼的他终于购买了自己的新车,在新年前夕回到了家里,和乡亲们一起过年,看着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他感觉很欣慰,期待着有一天会能回家乡创业。
  “80后”的奋斗
  “一个人,一个包,一个城市。走东往西漫天涯,吞风沐雨葬落日,安静如一的小镇,汹涌澎湃的大海,或许都不是归宿。”这是“80后”打工者王鹏的空间日记。正月初六,当老家还沉浸在过年的喜悦当中,王鹏开着多年在外奋斗买来的车再次告别家乡,启程开往上海。在他的记忆里,已经不知道这是第几次离家,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到底在哪。
  王鹏的老家在农村,虽然是一位“80后”,但是打工生涯已经有10年了。2006年,王鹏开始出外打工。“那几年流行打工,村里很多小孩初中没毕业就出去了,过年时间看着他们意气风发地回来了,很是羡慕。”回忆最初打工的原因,王鹏这样告诉记者。
  王鹏知道,没有一技之长出去打工,肯定是不行。所以,一开始王鹏并没有像同村的其他年轻人一样两手空空就出去,初中毕业后,他选择在技校学习了两年。2006年,技校毕业,他跟随班里的其他同学来到了上海一家工厂。
  外出以后,他终于知道了打工的艰辛、孤独、想家、辛苦,这些都困扰着这位年轻小伙子。但是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房子梦”“车子梦”,他默默地坚持了下来。在工厂,眼看着年龄一天天长大,可是由于圈子狭窄,女朋友也没有着落,再加上自己的不安分,王鹏离开了工厂,出去跑销售,每天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他觉得很有意思。在自己的努力下,去年王鹏在上海买了车,过年的时候他在微信圈里约了几个同是老乡的打工者,一块拼车回了老家。
  在王鹏看来,去上海打工只是权宜之计。有一天机会成熟了肯定还是要回家乡发展,毕竟这里是生育自己的土地,还有年迈体弱的父母需要照顾。阳光灿烂的午后,记者拿起相机,看着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此时此刻,最幸福的莫过于照片上灿烂的笑容和孩子们的天真。
  梦想就是“金矿”
  青春是追梦的季节,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编织一个美丽的梦境,杨前学也是追梦大军中极为普通的一员。在矿山这片混合着汗水与智慧的黑色土地上,杨前学的梦想就始终犹如一枝初放的玫瑰,愈开愈艳。
  杨前学的老家在幺岭村,这也是一个偏僻的山村,从年轻的时候开始,他就成了一名矿工,先后下过煤矿,挖过金矿。杨前学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天生一副好身体,像大多数农村青年一样,结婚成家之后,杨前学就一个人去了平顶山煤矿打拼。多年的挖煤工作锻炼了他吃苦耐劳的个性。因此,他一度拥有了自己的矿洞和工人,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可当他再次扩大规模时,承包的矿洞没有挖出好的煤,加上接二连三的事故,一夜之间,他又回到了原点。但是,他没有放弃,又和其他矿工一起下了金矿。虽然辛苦些,但是在自己的努力下,如今在老家也盖起了新房,3个儿女也逐渐长大。
  矿工的生活是平静而单调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梦想就此沉睡,在每天周而复始的工作中,杨前学新的梦想已在不经意间萌生。因为他深信,青春不是只有在天空中才能闪烁耀眼,在矿洞中更能绽放光彩。一张全家福,几许温暖,几许艰辛。但是可以相信,多少年以后,这必将是一份最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