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6年02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农民喜爱的盛会
刘春荣
文章字数:1457
  高悬灯杆上的大红灯笼沐浴着早春的暖风,在白云蓝天的映衬下摇曳,彰显热烈喜庆吉祥盛世的大红对联在早春暖阳的照耀下,更显得红红火火,活力四射,空气中弥散着浓烈香甜甘醇的包谷烧酒味绵长悠然,浓浓的年味在早春的阳光下依然是那样的令人回味无穷……2月18日,陕西省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在丹凤竹林关举行,笔者采访到了其中一些精彩瞬间。
  推着母亲赶大集
  “我家在寺坪牌路河口,离这儿比较远,今早天还没有亮,我妈就把我从香甜的梦中唤醒。让我做饭,饭做好了,可她匆匆忙忙的刨了两口饭就让我推着她赶路。”说这话的是一个40岁左右的农家妇女,她的母亲也就是60多岁。事情原来是这样的:前天下午,她的母亲听村干部说省上要在竹林关搞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听到这个消息后,身患脑梗行走不便的母亲一定要来赶趟科技大集。原因是2000年国家七部委在商山脚下举办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时,她也赶过那场科技大集,还卖了好些她家的山茱萸树苗呢,说那场面热闹得很。为了看看这场科技大集的大场面,她说啥也要来,为满足母亲的愿望,她就推着轮椅,带着母亲赶今天的科技大集了。“刚才母亲看到省市县,林业部门在那里发宣传材料,硬让我放下她去要材料,这不我也抢了一大捆呢。”她带着满足的微笑,随手打开用绳子系好的一捆宣传材料,里面有核桃、山茱萸、板栗等经济林木的科管资料。
  “好大一个茯苓”
  “老王你看到了吗?前面有一个比竹笼还大的茯苓。”“在哪儿?”“你跟我走。”正抢镜头的我,猛然听到两个操着竹林关当地口音的老年人的对话,就顺着他们来到一个摊位前。老远就看到一个黑色的比一般竹笼还大的疙瘩。“你这个魔芋好大啊!”“嘿,这不是魔芋,是茯苓。”“你这茯苓有多重?”“刚挖出来六十多斤呢,现在干了至少也要三十斤往上呢。”“好大的茯苓啊。”周围的人不断地赞叹着。
  这个茯苓的主人叫王新良,是铁峪铺镇化庙村的药用菌种植大户。据王新良介绍,他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栽种猪苓、天麻等中药材药用菌的,按照由小到大的滚雪球发展思路,目前年栽种药用菌十余万窝。2009年前后,根据市场变化,又尝试栽培茯苓,年栽植茯苓万余亩,收入10余万元。
  致富不忘乡亲,依靠发展药用菌走上致富路上的王新良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致富经验传授给左邻右舍乡邻,带动了周边200余户群众和他一块儿走发展药用菌致富的路子。据了解,这200余户群众年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这本书是我要的”
  “小伙子,你拿着啥书这样高兴?”“好书。”“能让我看看吗?”“先说好这本书是我要的。是我的,你看了要还给我。”“好!好!”当我答应把书还给他时,他才将信将疑的把书给我让我翻看,但一只手仍然紧紧捏住书的另一角,书名是《帮助农民工创业》,我还没有打开书页,那小伙就说你要这书的话,就赶紧去那边要去,去迟了,就没有了。我笑着问小伙子:“这本书好吗?“不好我要吗?我现在在西安搞广告装潢呢。现在咱县不是制定出台了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嘛,我得把这本书带回去好好读读,准备回咱这创业。”撂下这句话后,那小伙儿就匆匆走了。后来听人说这小伙儿姓陈,是从蟒岭深处的庾岭那边骑摩托车赶过来的。
  “你看我今天要了这一大抱子科技致富的材料,有养猪的,还有核桃、板栗、山茱萸科管的书。”“我也一样,除你说的以外,我还要了一些大棵樱桃树苗,户太八号葡萄苗,良种核桃树苗……”听着两个年逾花甲的人的对话,蓦地,我似乎看到了乡亲们坐在自家门口,悠闲自得地读着那一大抱经济林科管的书,似乎看到了果农们站在挂满果实的果园里,脸上绽放出甜美的微笑,看到了果农沾着唾液数钞票时的开心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