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16年03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与马炉结缘的那些文化人(下)
●文/图刘丹影
文章字数:3337
上世纪70年代刘西有带领群众修建的马炉水库
劳模刘西有之墓


  以新闻报道形式把马炉推向全国的编辑、记者
  如果说作家魏钢焰是第一个把马炉介绍给全省的话,那么人民日报著名女记者金凤则是第一个把马炉推向全国的文化人,她的长篇通讯《当代愚公》在《人民日报》一发表,就在全国引起了轰动。
  金凤,原名蒋励君,1928年6月1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解放前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和北平清华大学,1947年入党,1948年去解放区,分配到人民日报当记者。她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记者,是新闻界第一批授予高级记者职称和第一批享受政府有突出贡献津贴的专家,写了几百万字的新闻作品。
  1958年的北京群英会之后,刘西有和马炉名声大震,引起了国内新闻界的关注。1962年春季,金凤从北京辗转来到商洛山中的马炉,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采访。在马炉采访期间,她深入到生产一线,下田间,去地头,走山路,钻山林,与群众同吃同住,与干部促膝交谈。数天下来,她深为马炉的创业精神所打动,尤其是刘西有这个在苦水中泡大的穷汉子,在翻身做主后抱定一颗“听党话、跟党走”的心,带领群众在一穷二白的大山里,凭着12把镢头,一镢一镢地修造梯田,植树造林,让老几代无粮吃、无衣穿、无房住、无钱花的“四无”现象成为历史,一个蒸蒸而上、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兴起。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那个时期,刘西有和他的马炉村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而这个奇迹,一下子感染了金凤阿姨。
  马炉之行的所见所闻,让金凤阿姨激动不已,她似乎悟到了只有苦干实干才能建设美好家园的道理,同时更看到了一个崭新的马炉在崛起,正如她在那篇通讯的结尾所描述的那样:“春天的马炉处处洋溢着山花的芬芳,站在马莲台的高处俯瞰马炉的山山水水,刘西有抱着他的独生儿子,时不时地在儿子脸上亲吻着,满脸的幸福。愿马炉的明天,像他的宝贝儿子那样茁壮成长!”
  金凤阿姨笔下的马莲台高处,叫药树垭,是马炉通往县城的要道。那时,马炉还没通公路,从马炉去县上,要经过药树垭,下小岭子,过甘江塬,翻越寨子沟、黄芩沟、野狐塬,需步行数小时才能到达。她之所以有那样的感慨,那是因为她采访结束后要离开马炉时,刘西有把她送到药树垭告别,只是金凤阿姨并不知道——恐怕至今也不知道,当时刘西有肩膀上坐着的孩子,并非他的亲生儿子。从马炉回到北京不长时间,金凤阿姨采写的长篇通讯《当代愚公》便在《人民日报》发表,为了纪念在马炉采访期间与刘西有结下的友谊,她寄来了和丈夫赵宝桐与孩子的合影,只可惜在后来发生的文革动乱中,那张照片被刘西有烧掉未能保存下来。
  紧随其后来到马炉的是赵谭冰先生。
  赵谭冰,陕西合阳县人,1921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历任陕西日报副总编辑,延安、商洛地委副书记,陕西省文化厅常务副厅长等职。
  1962年秋季,李迢副主编因身体不适离开马炉后,时任《陕西日报》社副主编的赵谭冰先生被派到马炉,作为陕报的一个点常驻马炉。赵谭冰先生的到来,既是对马炉的宣传,又是对刘西有工作的支持和帮助。他被刘西有安排在自己的家里,白天与刘西有一道劳动、开会,晚上在一起交流思想,探讨工作。由于刘西有没有文化,赵谭冰先生就给他念报纸、念文件,一些不懂的地方,还给他作解释,尤其是有关政策上的疑难问题。这样,赵谭冰既是刘西有的老师,又是刘西有的“秘书”,更是刘西有的朋友。一次,赵谭冰受伤寒感冒,连续几天不能痊愈,这除了那时缺医少药外,还有就是生活艰苦、缺乏营养所致。刘西有便叮咛妻子,不能让赵主编去吃派饭,暂时在家里由她给其单独做饭吃,没几天,赵谭冰的感冒就好利索了。除了在生活上关怀外,刘西有从不让他干重活、累活、脏活。短短数月时间,刘西有与赵谭冰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即使他后来被调到地委当副书记、副专员后,也时时关注着马炉的发展,时不时地前往马炉,看望刘西有,指导工作。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后来发生的文革动乱中,刘西有关心、照顾赵谭冰生活的事情,竟成了他分不清敌我的一大罪状,当造反派要刘西有老老实实地交代时,刘西有据理力争,他深信关心革命干部没有错,搞得造反派下不了台。从此,赵谭冰与刘西有、与马炉的感情更深了。
  除了副主编常驻马炉外,陕西日报社还先后派出了得力记者刘承祖、康增辉、沈庆云等人,虽然他们的身份是驻商洛记者站的站长,但经常都奔波在马炉的山山岭岭、沟沟岔岔,捕捉着一条条信息,刘西有和马炉的名字时不时就会出现在《陕西日报》上。
  刘承祖(程走),陕西渭南人,1947年在商县(今商州)中学任教时期,就是我党地下工作者,为商洛培养出了许多革命干部,曾任商洛地委宣传部部长的鱼安治先生就是他的学生。刘承祖任陕报驻商洛记者站站长后,多次深入马炉采访,写出了许多宣传马炉的稿件,与刘西有成了至交。后来调回报社后,他还频频与刘西有通信。一次,养父利用去西安开会的机会,把我带到西安治病,寻找好居住的地方后,却不能解决燃料问题。那时西安的蜂窝煤十分紧张,只有西安市的人才能凭票供应,无奈之下,养父便找到了刘承祖先生,他二话没说就将自家的煤票让给了我们,让我和养父感动不已。
  康增辉是韩城人,笔名冯翊人,解放后曾任县宣传部部长,后在陕西农民报编文艺副刊,和我的生父屈超耘是好朋友,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陕报商洛记者站站长。在此期间,他常常往返在马炉与商县的山道上,不但写出了许多宣传马炉的新闻报道,而且与刘西有成为真挚的朋友,虽然后来因工作需要离开了商洛记者站,但与刘西有和马炉的情谊从未间断,直到刘西有病故后,他还多次打听马炉的发展情况。
  相比起来,沈庆云先生尽管年轻,却在马炉待的时间比较长,与刘西有和马炉的感情也深得多。因为,他是商洛人。
  沈庆云,1938年4月出生于商南县龙门纸坊沟村。那里山色葱郁,丹水环绕,钟山高耸,龙门深藏,景色宜人。可在旧社会,他家生活艰难,日子苦焦,已临近乞讨度日的境地。解放后,他的父亲虽然在乡上当书记,但收入低微,再加上弟兄们多,日子仍然十分艰难,他读完小学后,靠人民政府的帮助才读完了初中和师范。在商师读书期间,他就和京夫、田涧菁号称“三英青年”。1960年7月,沈庆云从商师毕业后,被选调到新华社商洛支社(陕西日报商洛记者站)当了记者。从1960年到1998年退休,他在新闻行业一干就是38个春秋,从一个普通的记者干起,任过驻站站长,最后到高级记者、政法部主任。
  无论是当记者还是当主任,沈庆云都多次来马炉采访,其足迹遍及马炉的村村寨寨、沟沟岔岔,他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了马炉创业与发展的点点滴滴,与刘西有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农村土地承包工作刚刚开始,刘西有对这一做法,思想上一时转不过弯。辛辛苦苦经营的农村集体经济,一下子就要划归个人,他怎么也想不通,就找到了在商洛驻站的沈庆云,将自己的想法和顾虑全盘道给了他。沈庆云听完后,帮助他分析形势,从思想上开导他,让他解放思想,打消顾虑,轻装上阵。沈庆云的话,为刘西有拨开了迷雾,让他一下子豁然开朗,很快就投入到了农村体制改革的洪流当中。
  1981年春季,刘西有因积劳成疾住院后,沈庆云多次来医院探望、安慰。刘西有病故后,他不顾自己工作的繁忙,不惧路途遥远,专程赴马炉看望刘西有的家属,了解马炉的生产生活情况,时刻牵挂着马炉的发展。
  写完了上面这些文字,我的思绪仍停留在过去那段历史里。马炉,共和国版图上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乡村,却吸引了那么多的作家、诗人、记者等文化人的青睐;刘西有,中共千千万万个党员中一个最普通的农民党员,却成为中共九、十、十一大代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虽然,在今天看来,马炉的光环在渐渐褪去,但我们在看待一个地方或者一个人物时,不能抛开当时的历史条件,更不能抛开当时的历史背景。站在今天看昨天,马炉的艰苦奋斗精神并没有过时,也永远不会过时。我之所以今天要拿起手中的笔,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父亲的讲解,把那段历史真实地记录下来,让我们的后人铭记历史,并不仅仅因为我是刘西有的养子,而是因为我深感那些与马炉结缘的文化人,当年都为马炉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现在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早已作古,健在的人都已进入晚年,我作为马炉的后代、刘西有的后人,有责任对他们的奉献精神进行宣传。为此,我不仅要祝福那些早已作古的伯伯叔叔们在天之灵安息,更要祝福那些健在并已进入晚年的伯伯叔叔阿姨们健康长寿,晚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