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6年03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香沟方言
●程念焕王墨
文章字数:2246
  缘于一座大山的滋养,一群在石坷垃点种包谷、小麦、苦荞的“南山背后人”,操着一种被称为“蛮子话”的方言,走南闯北。不管是在异地他乡,不管是否相识,只要他们一搭腔,那种独特的声调从一张张嘴里涌出,双方便会眼睛一亮,“哦,这是我的故乡人!”因此,他们的交流沟通便越过重重障碍,心和心便紧紧贴在一起。记得有一年我出差上海,忽然在大街上听到有个人说了句山阳话,寂寞孤独的我竟猛然心里腾起一阵喜悦,不由凑上去主动打招呼。说了一阵地方方言后,心情马上好转,孤独寂寞也得到排解。
  香沟本是个移民“部落”,数百年前,人们从四面八方迁居到一起,他们中有来自江浙湖广的,也有山西河南的。试想,当初的香沟人一定是操着各自方言来到这块深山沃土的。因为生活的需要,他们必须要互相交流了解,慢慢的,大家都知道了张三说的“困醒”就是李四说的“睡觉”,也就是王麻子说的“寐醒”;李四说的“饥吝”就是张三说的“涩皮”,也就是王麻子说的“吝啬”。单就一个“吃饭”,有叫“乞饭”(qifan)的,有叫“咭(qiafan)饭”的,更还有叫“赏饭”(chángfān)的。骂人时则有“攒饭”“叨衣禄”“嚼衣禄”等各种说法。不管叫法有多大的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语速比普通话快,语音比普通话更绵软、婉转,其中有很多词语还保留着古语的成分。
  别看香沟在一个县,一个省不过只有巴掌大一块地方,但他的方言也有自成一统的独有的“语言体系”。在而今的香沟方言中,不管是来自吴语、闽语,还是赣语、客家话,他们都各自保留着一定的自我因素,比如香沟汪家人把父亲叫爷(yá),把祖父叫爹(diá),把母亲叫妈(má),把伯母叫皇妈(huàngmá);王家人则把父亲叫大(dà),把祖父叫爹(diè),把母亲叫妈(mà),伯母则根据排行顺次叫大妈、二妈(dàmà、ērmà);傅家人则把父亲叫爸(bǎ),把祖父叫公(gèng),把母亲叫娘(niàng),把小婶叫细娘(séiniàng),把外祖父、外祖母分别叫“家公(gàgēng)”“家婆(gàpó)”,把舅舅叫“母舅(mǔqiū)”,把舅母叫“舅娘(qiūniāng)”……
  方言的互相影响,互相融汇贯通,又形成了香沟方言的共性,主要表现在发音方式方法上有着共同特点。从音调上看,香沟方言比普通话要轻、软、婉转,调值较低,这里不作专业分析,只试举例主要说说香沟方言在发音声母韵母变化上与普通话的区别。比如香沟方言中,常将普通话韵母“e”换做“uo”,“喝水”读作“huòshuī“,“大河”读作“dàhuō”,“合作”读作“huózuò”,“口渴”读“kōukuò”,把“上课”读作“shángkuǒ”,“可是”读作“kuōshī”。把普通话韵母“eng”往往简化为“en”,比如“县城”他们读作(xianchēn),“县”字一带而过,似乎是轻声;生娃他们读作(sènwá)。常把声母“zh”“sh”发音作“z”“s”,如“争”“挣”“站”分别读作“zèn”“zěn”“zàn”;“山坡”说成“sànpò”,“渗水”读作“sěnshuī”,“啥”读作“sǎ”。声母“x”常常改变为“h”,比如“瞎子”“下楼”“巷道”分别读作“hàzi”“hālóu”“hàngdǎo”。香沟方言和普通话比较,词语读音的声母、韵母发生改变比比皆是,难以尽述。
  香沟方言中还有些词语的读音是普通话中根本就没有的,无法用拼音来标注。比如他们读“女”字,发音是舌尖使劲后卷顶住后颚,用后颚发“nǖ”的音,而不是普通话里的舌尖顶住上齿嘬口发音;“你”字的发音方式则是舌尖顶住上颚发后鼻音,类似于“恩”(ēn),但又有不同,是舌尖卷起顶住上颚发涩音。香沟方言中常把韵母u的字词发音作后卷舌音,因从舌两侧涩出,类似“ǖ”;把韵母“v”更换为“i”,比如“下雨”读作“哈女”(hanrv)、“出去”发音作(chvqi)。这本来拼音无法标注的方言语音,这里硬要用拼音标注,也许一开始就是蹩脚、弄巧成拙的笑话。
  在香沟方言中,古语成分较浓。他们把父亲叫“爷”(yà),这在《木兰辞》里就有,把吃饭叫“赏饭”(chángfān),应该是源于上古人们对劳动果实的尊敬的一种说法。香沟人还把厕所叫茅厕,把饺子叫扁食,把受批评叫挨头子,把说不定叫模腔首,把困难叫靶作,把艰难叫难场,把打扰叫络连,把小偷叫遛娃子,把打招呼叫言传,把相当叫相仿,把坏话叫哈话,把锄草叫薅草,把猪食叫猪潲,把路费叫盘缠,把下午叫下昼,把丈夫叫外头人,把妻子叫屋里人,把不舒服叫不自在等等,他们的这些说法在《诗经》《广韵》《西厢记》《红楼梦》等古书中会常常见到。在我的记忆中,生于光绪二十二年的祖父王先隆说的香沟方言更为“古典”,比如招呼“外祖父到客厅来吃饭”,他会这样说:“家公啊,到堂前赏饭来”(gàgēnga,dāotángqiánchǎngfānlai),语音婉转动听。同样的话,生于民国二十三年的我父亲则说:“家公,到堂屋乞饭来”(gàgēngdāotángwuqīfānlai)。不仅语音腔调有了变化,就是词语也有了明显变化。至今,我还能记起祖父当日教我背《百家姓》《甲子》的情景,那种用故乡方言的诵读真是韵味无穷。
  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一些方言词语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淘汰,被融合形成了新的方言语,但是基本元素无改。虽然,现今的香沟人为了生计,奔走天涯,在大众场合他们也许会说普通话、河南话、上海话,但故乡的方言韵律已经注入他们的灵魂,无意中总会在言语中流露出香沟人的方言影子。也就是这个影子,让互不相识的你我他心领神会,眼睛一亮,成了今天异地他乡互相沟通的心灵密码。
  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普通话的广泛推广,随着城镇建设、移民搬迁、进城务工步伐的加快,作为一个被发展边缘的深山村,香沟的山民们今天纷纷齐聚城市,他们的子孙也许不再会有多少人说香沟方言了,香沟,在日复一日的凋敝、荒芜,甚至云没。作为一个香沟人,我从心里期望故乡方言能够代代相传。
  但愿我的这篇文章,不是写给香沟方言的最后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