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6年04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商鞅封邑
六百里封地的文化灵魂(一)
文/图 记者 吕丽霞
文章字数:1136
  景观漂亮的商鞅大道
  商鞅广场的雕塑成为这个城市的一个文化符号

  巍巍大秦岭,六百里商於之地。从长安东南行,经蓝田、越秦岭、到商州,再沿丹江北岸东南行经武关,进入河南南阳,这条通道人称600里商於古道。商於古道是中国历史上的商业通道,是官员的升贬之路,也是军事战略之道。商洛全市处于古道之中,以商文化为灵魂,衍生出了许多颇具特色的风俗文化、旅游景点。
  如今在商洛,仍流传着商鞅变法的故事。商鞅本名公孙鞅,因辅佐秦孝公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秦孝公封商鞅于商邑,始称商君、商鞅。商鞅变法后,商於之地道不拾遗、夜不闭户,商民效忠朝廷,和睦相处,开创了人类原生文明的先河。在之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商邑之地在商於古道的带动下,经济活跃,人口繁盛。盛唐时期,丹凤一带“午夜有可求之市、鸡鸣有未寝之人”;明代中后期,丹江流域商业运输繁盛一时,龙驹寨成为有名的水旱码头,商贾如云,十里长街店铺林立,兴盛的商贸活动给商邑城带来了无限繁华。
  商於自古诗歌路。六百里商於古道,无数文人墨客穿梭于古道之上,诗词歌咏,名篇传世,成就了诗歌的繁荣,也使整个商邑受到文化的浸润。同时,也使南北文化在此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商”文化。
  如今,风过云迁,几千年前的商鞅封邑演变为现在的商洛市,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商洛已加快发展步伐,悄悄地缩短着与大城市的距离。目前,全市人口发展到240万,2015年实现生产总值620多亿,城乡人均收入分别为26896元和7732元。商洛的核桃产业和中药材产业走在全省前列,引进了比亚迪等大型企业,工业经济稳步上升,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初具现代文明城市的模型。在旅游产业上,开发出了金丝峡、天竺山、牛背梁等自然景观和棣花古镇、闯王寨等人文景观。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孕育出了贾平凹等文化名人,商洛因此而在全国声名大躁,被称为山水园林城市、秦岭里最美的地方。
  在商洛,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旅游景点,处处都能看到商文化的痕迹,显示着人们对商文化的精神上的认同和推崇。在商洛市区的西部,有一个市民休闲娱乐的广场,名曰商鞅广场,广场东边屹立着商鞅的雕像,背后设计的石质“竹简”上,记录着商鞅变法的故事。从商鞅广场到城东的威尼斯国际酒店附近,有一条双向六车道的大道,名曰商鞅大道,大道边高楼林立,门店漂亮,路边绿树红花,绿化整齐。在这条路上,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现代城市的文明和古老文化的有机结合,也使得城市文化更为厚重。丹凤境内,流光溢彩的二郎庙,星星点点的云纹和商字瓦当,矗立在丹江南岸的商山以及古香古色的商山四皓墓,以及312国道上的商鞅封邑的楼牌,无不向人们展示着“商”文化的独特魅力。
  随着旅游产业的深度开发,以及城市进一步发展,商文化将成为商洛的一个品牌,为商洛的旅游产业发展和城市知名度的提高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