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6年04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爱洒敬老院
记者 杨森 通讯员 周银祥 张 瑜
文章字数:1521
李富贵陪五保老人李世民聊天

  阳春三月,天气逐渐回暖。我们走进了城关街道办三角池敬老院,目睹了老人们三三两两舒适而惬意地在院里晒着太阳,话着家常,一片温暖祥和。而这一切美好源于时任商南县城关街道办三角池敬老院院长,现任商南县富水区域敬老院院长李富贵的精心管理和悉心照料。
  “敬老院里干的是良心活”
  2008年秋天,他从三角池村村支书位上退休后,凭着满腔热血和一股子干劲儿,被聘为城关镇三角池敬老院院长。期时的敬老院只有18个五保老人,而曾经在商南县城妇孺皆知的流浪汉“老炳子”就是其中一员。“老炳子”原名陈兴炳,2005年来到敬老院,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看起来依然健朗,然而在去年的7月份,“老炳子”经历了生死惊险的一幕。
  陈兴炳在未到敬老院时一直有胃病,加上没有及时治疗从小毛病变为“老大难”。病情复发,三天粒米未进,病痛一下子把他折磨得卧病在床。心急如焚的李富贵辗转几次找到了他的监护人,监护人也束手无策。李富贵便私下里到处寻医问药,悉心照料,经过半个多月的治疗,病情奇迹般好转了,接下来的半个月,李富贵坚持给“老炳子”喂饭喂药,直到他生活能自理之后,李富贵才长舒一口气。
  “敬老院干的都是良心活,有时候连监护人都放弃了,但我不想放弃,我觉得生死由命更由人。”李富贵意味深长地说。
  “院民就是我的亲人”
  2011年2月,曹营村草坡组50多岁的李世民老人,拄着拐杖来到这个大家庭里,原本就患有高血压的他在以前没有好好医治,最终卧床不起。李富贵不遗余力地找赤脚医生给扎针,找医院医生给打吊瓶、吃药等各种方法都尝试遍了,还是没法再站起来,这一躺就是4年,这期间医药费就花了6000多元。李世民拉着他的手说:“院长,我知道你尽力了,可我这身子骨实在是不中用啦。”李富贵觉得心里不是滋味,只要有时间就陪着他说话宽心,为他擦洗身子,端屎端尿。在他的影响带动下,院里一些老人也自发组成了帮扶小队,时常活跃在需要帮助的老人面前,院里的笑声越来越多了。
  2015年2月李富贵到富水就任商南县富水区域敬老院院长,全院登记造册108位五保老人,李富贵作为家长融入其中,用心经管着这个新的大家庭。
  李富贵告诉记者,他把院里的每位老人都当做自己的亲人,在他当院长的8年时间里,有20多个老人离世,他亲手安葬。送走的老人多了,他常常心神不宁,最担心的就是哪位老人身体又出状况。
  敬老院里的老人由于长期的孤寡生活,没有亲人的抚慰,心理大多很偏激,吵嘴、打架、闹矛盾的事情时常发生。如何让这些老人像家人一样和谐相处?精神上不空虚呢?为此,敬老院组织了锣鼓队、养猪队、种地队等,老人们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越活越年轻,越活越有奔头。“知道我们闲不住,院长租了7亩地,我们平日里种菜、种包谷、点洋芋,栽葱栽蒜。”57岁的陈世福告诉记者。
  目前,全院的蔬菜和猪肉能够自给自足,生活也是顿顿有荤有素,老人们吃饱喝足之余敲着锣鼓,打着小牌,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敬老院就是我的家”
  “我除了平时到城里办事儿,其余时间都待在院里,敬老院就是我的家,每年春节我都是在这里过得。”管理敬老院,像部队全封闭管理,院民外出专人陪护;像医院,每天定时查房;像幼儿班,设置班组长、室长,一对一帮扶、照顾。
  在院长和我们说话期间,院门口站着李文英老人不时往外张望,显得很焦急。李文英对院长说她女儿要来看她,她想请假出去接,李富贵让她先别急,当即拨通了李文英女儿的电话,得知她女儿还在河南南阳,就劝李文英在院里安心等待,等女儿到后他到车站去接。就是这一幕,让我们得知李院长抓安全精细化管理的程度。
  敬老院里的人最小的是30来岁的有病之躯,最大的有80余岁的耄耋老人,李富贵和他们既有手足之情,也有父母之爱,正是这种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人间大爱,李富贵收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和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