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6年05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为何优势资源难成致富财源
——洛南县石坡镇王窑村连翘产业发展调查
文章字数:2755
  4月9日,记者慕名来到洛南县石坡镇西峪河川的王窑村采访。四月的洛南山花烂漫,春色无限,踏着枯叶和落花铺满的山路蜿蜒前行,就来到了王窑村李家沟山梁上的千亩野生连翘保护示范基地,眼前一朵朵金灿灿的连翘花相继绽放,远眺一片片金黄色的花海无边无际。
  王窑村位于秦岭南坡浅山区,是野生连翘的优生区,资源特别丰富。每到春季,王窑村七沟八岭上,万余亩野生连翘就会蓬勃生长,金黄色的花汇聚成一道美丽的风景。但是这些丰富的野生连翘资源,并没有真正让群众富起来。为何王窑村群众守着的万亩连翘资源,却不能成为群众致富的财源呢?
  市场行情一直看好
  连翘属木樨科落叶灌木,是临床应用极其广泛的清热解毒中药材。连翘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怕涝,不择土壤,抗病虫害能力强。因根系发达,也可作花篱或护堤树栽植。连翘嫩芽可以加工成茶叶,具有保健功能。
  据介绍,发展连翘产业,不仅可以满足医药、食品及日化用品市场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还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推动生态农业发展,是一项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俱佳的绿色产业,如果进行深加工,经济效益还会倍增。
  56岁的村民党银生说,近十年来,连翘销路一直很好,价格稳中有升,去年已达到每公斤50元左右。每年到连翘收获季节,附近群众就拿上蛇皮袋子上山采摘,一下山就卖给收购的药贩子,转手就可赚三四百元,这种情况可以持续20天左右。
  王窑村村支书兼村主任王建民告诉记者,王窑村土地资源较少,立地条件较差,没有特色产业,野生资源连翘是村上的一大优势产业。多少年来,周围群众一直是“靠山吃山”,不栽不种,不管不护,也不分你我采收。每到收获季节,除了本村村民,就是临近村的群众不管成熟与否,都上山采摘。村上户均依靠采摘连翘收入都在四五千元。
  谋求发展开拓富路
  人们曾这样描述王窑村:“进了梁头塬,叫人心胆寒。到了王窑村,走一走望一望,到处都是草窝石头浪,面貌没有大变样!”王窑村是原梁头塬乡所辖地,距县城80公里,离镇上20公里,地处偏避,相对落后,是脱贫攻坚的贫困村。
  为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走出一条集约化、产业化发展路子,带动本村村民发家致富,摆脱贫困,2010年初,时任村干部的王建民、刘云山等曾采纳本村在外工作的干部建议,决定对本村范围内的数万亩野生连翘资源加以保护利用。
  当时,村上成立了组织,制定了具体保护措施,分片划分了保护区,落实了管护责任人。此举受到了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主管部门洛南县科技局的充分肯定,并拨给一定资金作为保护经费。但是,由于村上没有固定收入来源,没有专项经费,要长期大面积保护开发连翘,资金就显得捉襟见肘,由此减弱了村干部和群众的参与热情。
  后来,村干部聚到一齐,通过分析认为,大伙热情不高是因为没有见到实实在在的效益。为了让群众看到希望,积极参与,村上的部分党员干部决定给大家作表率,先尝先试,带头先建一片示范区。于是,6位村干部每人投资数万元,发展一批社员入股,登记注册成立了“洛南县茂源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这几年,合作社除引导社员种植苦参、红参、沙参、猪苓、天麻等中药材外,几乎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发展连翘产业上。
  近年来,在县上、镇上的大力支持下,在陕西中医药大学、洛南县科技局的技术、资金支持下,李家沟建成了“千亩野生连翘保护示范基地”。2011年,当时的陕西中医学院把示范基地确定为该校的“教学实验基地”后,校领导非常重视,白吉庆副教授不辞劳苦,经常带人前去现场指导。2013年,省科技厅又把王窑村的连翘基地列为中药材发展重点扶持项目。
  资金少管理难度大
  经过干部群众的努力,王窑村的野生连翘资源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当地和周围群众的增收致富发挥了很大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对于经营者而言,收入并不可观,具体负责实施的合作社社员们甚至打起了“退堂鼓”。
  野生连翘资源丰富,如果继续坚持培植科管,是“一本万利”的事,为啥又让经营者却步呢?
  “管理难度大,管理费用不足,管理措施跟不上是主要原因。”王建民说,以李家沟“千亩野生连翘保护示范基地”为例,从2013年至今,省上相关扶持资金和茂源合作社投入大量资金,雇请村民立界桩、拉铁丝网、清理有害植物、矮化修枝科管,补植栽植,使基地范围内的连翘布局合理、长势喜人、挂果率很高,果实更大也更饱满,产量较高。但是,由于边境线太长,四周树林茂密,看护人员太少,所以管理难度特别大。
  王建民介绍说,部分群众受眼前利益驱使,每年都不顾劝阻采摘青翘出售,虽然青连翘药用价值极低,但是每公斤也能卖七八元,采摘者每日卖连翘收入300多元很平常。成熟后连翘药用价值高,一公斤可卖到50元左右,但是此时连翘已经几乎被采摘得所剩无几。这几年,村上每年都会对本村村民进行教育,防止村民随意采摘。但是,由于连翘面积大,管护难,附近其他村的村民却无法管理,使得合作社社员们感到无奈,由于随意采摘青连翘,每年造成的损失至少在100万元。
  王建民说,为了方便生产,方便经营管理,茂源合作社花费10多万元修了一条通往基地的产业路,但由于公路建设资金有限,只将路修到了半山腰,合作社工人来去爬山,生产、生活资料全部得靠肩扛手提,运输管理成本很大,这也加大了产业发展的难度。
  期盼共同保护开发
  以前,王窑村是砂石路,道路坑洼不平。2015年6月,村上6公里的水泥路修通后,一条平坦的公路才把王窑村与外界便捷、快速地连接起来。同时,从春天花开,王窑村就成了方圆几十里内最抢眼的地方。春天,观光客们前来观赏鲜花;入夏,果实刚形成,周围几十里的一些群众蜂拥而至,采摘青翘;秋冬时节,前来采摘的人络绎不绝,与看护人员打起了“游击战”。
  据估算,村上上万亩野生连翘产业价值在500万元左右,如果都加以矮化、修枝、科管,进行补植、栽植等,每亩可提高千元的价值。如果大力发展,这一产业就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但由于部分群众受眼前利益驱使,常常采取“杀鸡取卵”的方式采摘青翘,由此造成的损失难以估算。
  村民党银生说,王窑村的野生连翘资源相当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仅从碾子沟到石板沟这10多里的主山脊上,就可以建设一个万亩连翘保护区。山脊周围森林茂密,风景优美,如果政府能从王窑村脱贫攻坚的长远角度出发,整体规划,投入一定资金,修通上山公路,沿山脊向南北延伸建设,形成“十里林廊、万亩花海”,那这里发展的不仅是中药产业,更重要的是旅游产业。
  王建民说,多少年来,群众一直是“靠山吃山”,随意采果摘叶,万亩连翘经济效益大打折扣,每年损失至少100万元。建议有关部门能够把王窑村的连翘产业作为村民增收致富的脱贫产业和“一村一品”给予支持,重点在技术培训、资金扶持、科学管护、产业道路修建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加大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共同保护连翘,科学开发连翘,有序把连翘产业做大做强,让这一当地的优势资源实实在在地变为群众致富的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