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6年05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小白兔撑起脱贫大产业
记者 王涛 通讯员 洪亮
文章字数:1244
  4月28日,洛南县保安镇杨庄村养兔专业合作社成立。

  “作为合作社理事长,我身负重任,责任重大。我将严格按照合作社章程制度办事,全面实行计划、财务、管理三公开,实施年终决算分红,以大户带小户、以小户带多户,使养兔业在杨庄村遍地开花。”4月28日,洛南县保安镇杨庄村养兔专业合作社举行成立揭牌仪式,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理事长周铁牢向合作社成员和全体村民做出了庄严承诺。本不养兔的杨庄村而今成为全市肉兔养殖的示范村,500万只肉兔产业扶贫项目从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杨庄村辖8个村民小组,308户、1129口人,人均耕地不足5分,一直没有有效的增收产业,贫困户达到112户,是我市典型的山区贫困村。如何确定脱贫致富产业,如何建立长效增收机制,让杨庄村实现脱贫摘帽,成为摆在市畜牧中心包扶工作队面前的一个难题。今年以来,畜牧中心干部通过调研,结合村情民意,向保安镇政府和杨庄村两委会提出发展肉兔养殖,得到村镇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3月21日,产业扶贫动员会后,40多户贫困户进行了报名登记。
  为此,市畜牧中心驻村第一书记梁斌提出要组建养兔合作社,并主笔制定合作社章程,逐条向群众讲解,建起一个“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经济实体。结合实际为群众设计出投资8000元、存栏200只、年出栏商品兔2000只、实现收入1万元的“2210商品育肥模式”和投资1.8万元、存栏父母代种兔40只,年出栏商品兔2000只,实现收入1.5万元的“4215”自繁自育模式,并多次与当地兔业公司磋商,签订定单保底销售协议,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脱贫模式。为了坚定群众养殖信心,拓宽肉兔销路,市畜牧中心干部带领兔企和镇村干部远赴河南考察谈合作,成功签订了100万只肉兔保底回收协议。市畜牧中心还组建技术服务工作队,并为合作社捐赠现金15万元,作为社员交易风险担保金,给养兔群众吃上了“定心丸”。
  “有了政府担保、合作社指导、保底价回收,我相信一定能通过养兔实现致富。”合作社成立当天,养殖户王双套信心满满的做了表态发言。王双套今年40多岁,有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全靠两口在外打零工维持家庭日常开销,日子过的相当紧巴,他听说市畜牧中心要在杨庄村扶持发展养兔的事情后,便立即报名,申请扶贫贷款5万元,建起500只规模的养殖圈舍,并被群众选为合作社理事。按照合作社与兔企的合作协议,农户饲养育肥兔每年可以出栏10茬,以保底价7元/斤计算,出栏每只兔可净赚5元。
  如何让困难群众实现长久增收?市畜牧中心主任王应武对此有着深切的思考:“贫困户之所以难以致富,不是他们不勤劳,而是受制于市场的不稳定、信息闭塞、技术和资金的短缺。为此,我们帮扶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帮助他们坚定信心,做好技术服务,准确提供信息,帮助拓展销路,推进他们抱团发展,实体运作,共同富裕。”他表示,下一步,市畜牧中心将充分挖掘杨庄村资源优势,着力做大核桃产业,做强肉兔产业,按照“核桃科管、林下种草、种草养兔、兔粪还田、果畜配套、生态循环”的发展思路,努力把杨庄村建设为全市脱贫攻坚产业扶贫示范村,秦岭生态农业发展示范村,实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