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6年05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精神扶贫”是不可或缺的内生力
李江龙
文章字数:1335
  在全省上下大打精准扶贫攻坚战之际,作为扶贫工作队员,在调查走访了古城镇古城街社区67户贫困户之后,笔者发现许多贫困户存在人穷志短的思想,极大地影响了精准扶贫工作进度和成效。在村里我见过一些贫困户,有的本来自己可以办的事情却不办,等着政府和社会的救济和赞助;有的缺乏过紧日子的思想,领到扶贫款后不是用来发展生产,而是用于吃喝玩乐……在扶贫工作中,干部帮扶是外因,贫困户自身奋斗是内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贫困户致贫的原因除外部条件制约外,内源动力不足是主要原因。这些思想问题的存在,就为党员干部扶贫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扶贫先扶志。因此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必须突出精神脱贫的重要地位,坚持物质脱贫、精神脱贫协同推进。把物质上“授之以鱼”与精神上“授之以渔”相结合,激励贫困群众树立起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营造舆论氛围,帮贫困人群树立奋力脱贫的积极思想。要让贫困人群明白“人穷最怕志短,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一是树立一种感恩、包容、互助、奋进的脱贫文化。通过拉标语、挂横幅、群众会等多元化的传播方式,破除部分村民“人穷志短”和“等靠要”的传统思想,树立“我要过上好日子”“苦干实干必定脱贫”“人心齐、脱贫易”等理念,让摆脱贫困的气魄与力量成为贫困群众最大的财富;二是突出“扶勤不扶懒”的政策导向。对于脱贫愿望强烈、思想觉悟高、勤劳肯干的村民,给以大力度的项目和政策倾斜。而针对少数不思进取、思想老旧、有赌博等不良习气的村民,采取思想教育的形式,培养树立勤劳、开放、进取的思想,增强其脱贫致富的意愿和主动性,然后对思想进步者给以项目和政策扶助。
  入户精准宣传,牢固树立奋力脱贫的思想理念。包扶干部应将脱贫宣传摆在重要位置,因户施教,注重实效。一是落实结对干部入户宣传。将入户走访、宣传作为一项长期硬性工作来抓,深入为贫困户讲解种养殖政策奖励、补贴、农村医疗保险等优惠政策,让扶贫户成为“政策明白人”,进而在思想和行动上的配合扶贫工作推进;二是建立村规民约。将“扶贫不扶懒”写入村规民约,让村民日常生活习惯有据可循,鼓励村民摒弃“等、靠、要”思想,改变以往较为随意和落后的生活方式,以此间接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最终达到“扶贫扶志”的效果。
  树立示范带动,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深挖打造一批扶贫脱贫的典型,这些典型事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容易被群众所接受和认同,对他们进行深入的挖掘宣传,可以产生示范带动作用,形成点带面的效果。一是突出扶贫典型。在各地扶贫工作中,都涌现出不少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党员干部,对他们的突出事迹进行挖掘、报道,有利于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动能,形成见贤思齐、你追我赶的良好格局;二是树立脱贫典型。脱贫典型的特征往往是有想法、有方法、有行动,他们身上往往闪耀着勤劳智慧的光芒。事实表明,典型事迹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示范效应是十分巨大的,树立和挖掘好当地的典型事迹,对激发当地群众干事创业、脱贫致富具有意义重大。
  总之,要打赢扶贫攻坚战,需要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相结合,将“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相结合,让群众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勤奋的双手才能摘掉贫困帽子,这样扶起来的“贫”才不会再轻易倒下去,这样的扶贫才是长久的扶贫,真正的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