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6年05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后沟
王卫民
文章字数:2225
  在晋中平原,后沟是一处以土窑洞为民居的地方。现在办成了民俗风情旅游区,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窑洞民居这一将被历史淹没淡忘、消失的文化与人文风情。景区内有相关抗日战争的窑洞,村头古树以及树上的大钟,极具文物价值的同时,更为这一名不见经传的土沟,成为去晋中必不可少的行程内容。
  丙申四月,晋中大地,春暖花开,原野一片欣欣向荣。出了晋中市东行约不到一个小时,拐进一条宽敞的水泥路铺就的土峡谷,参差的土岩相夹,峡谷底部不宽的河道,一股溪流显得孱弱无力。荒芜着河岸的坎田没有庄稼是自不必说,就连野草在山风里也漫不经心的样子。晋西北是半干旱地带,今年春天更是没雨。这里和所有旅游景点一样不论档次高低,门票是唯一追求。如此山野之地亦不能免。
  后沟,是这条峡谷的底部,这里早在明清或更远的时候就有原住民。说土山也行,土塬也行,所有民居都是依山而建。偌大的低谷,缓缓的土山坡,由低往高次第而往,峡谷顶端竟然是一马平川的梨园、桃园,还有未落尽的花儿残红,把刚春播过的灰黄色沃野点缀得生机盎然。这种地理、地貌和秦地关中北部相似。站在这里远眺晋中市,暮霭沉沉,城市高楼、如蚁的人流、车流、显得猥琐而微不足道。
  这里,应该曾经是一个标准的小山村。这个小村从其之初的选定安居,有怎样的风水不好谈,却颇具地理脉象。村头平缓处是一株古槐,虬髯般的枯枝,悬一口锈迹斑斑的大铁钟。在我看到第一眼时就想起了《地道战》中的镜头,或许当年电影就是在这里拍的。古槐粗有三围以上,主树干已成空心,枯枝梢头的绿叶显得有些挣扎和勉强。问起一个中年人,谈这棵树的年龄,回答说,他爷爷活着时说记得就是这个样。可见古槐经岁月沧桑,看世道变迁,应是满腹经纶了。古槐身后是依山坡之势而掘土为窟的窑洞。错落有致,院落式单户居住,一户一个院门。大部分院门落锁,隔门缝儿望进去,其凌乱破败之象,令人心寒。拱形窑门不是散了,就是掉扇。杂草把昔日宁静、温馨、其乐融融的小石桌、小石墩淹没。主人曾精心栽抚的那几株刺玫瑰,在杂草从中努力绽放,倒也鲜艳,却不能为小院换回昨日的繁荣。为数不多还有人居住的窑洞则是另一番景象。窑洞粉得四壁雪白,窑门洞上方天窗为玻璃,并贴着窗花。灶房设在窑外,不再是烟熏火燎的土锅台、土风箱、柴火灶,而是架着电磁炉、煤气罐。小院支起了高大宽敞的透明彩板,几张饭桌、摆上酒壶,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看似热闹,实则完全失去了这里原有的那份安宁与平静的生存本象,把古老的文明用商业铜绿加以粉饰。
  弯弯的村道是用板石、卵石所铺,白、青、灰、黄,各种颜色把脚下渲染得有些五彩缤纷。从光滑的程度看,这个村道应该有些年代了。路的两边依着土坎,土坎上面是人家。挨土坎的一边有排水系统,这一系统有用石块切垒,也有用陶制管子贯穿,其作用是排雨,也有排污水,并留有清理口,十分科学。据勒石所记,纵横3000余米后沟古水道,是一项科学、实用、坚固且涉及家家户户的系统工程,历经数百年沧桑轮回,仍沿用至今,足见先祖之聪慧。遍及全村各个角落的古排水系统上至极顶,下至河床出口,参差错落,主干相连,既有涝年防御之用,又合“明走暗泄”之民俗讲究。村子有两个方向的沟岔,小土路在两个沟岔相互交错,也许小土路下面就是邻居的窑洞,不经意,一棵枣树挂着红红的枣儿伸在路旁,而枣树就是从院子长上来的红枣。梨是这里主要的物产。秋天,红枣、野白梨把小山村装扮。如若采收不及,霜降过后地上会落上厚厚的一层。于是凡有意到此一游的人,不妨选在秋天,分文不取,任意采摘。据说这里的野白梨个儿不大,脆而甜、无核。走在小路上,忽见地上有炊烟升起,在脚下窜儿。那一定是窑洞人家的烟囱。这种十分具有生活、生存、生命的环境气氛,不论今天还是明天,皆是独有的文明。
  我与这里的老乡攀谈,他们最多的是叹息。不用说,这是一个共同的话题。终有一天,他们这一代要入黄土,这个村子交给谁是最大的心结。游客一拨又一拨,走马灯似的,可谁为这块黄土上的古老文明即将逝去或消失做过考虑。有人在这里用偌大的窑洞作了民俗博物馆,不过是将年轻人和都市人不认识的农具摆设在那里而已,真正传承与劳动中孕育的品性、人格以及价值趋向,不是一个博物馆能够解决的。
  后沟,今天确实热闹非凡,车水马龙,与后沟曾经经历苦难分不开。侵略者的铁蹄曾践踏过,屠刀的寒光在窑洞前被乡亲们殷红的鲜血浸润过。在一面土墙上就有“军民合作驱除日本侵略者”大幅白灰刷就的字样。确实,我去了一个特别的窑洞,正是那个烽火连天岁月的见证。窑洞的主人不知何在。见院门洞开,两孔窑洞都十分衰败的样儿,旧木质家具,少胳膊没腿躲在角落。其中有一孔窑洞超过了平常住家的深度。再往里走越来越狭窄,到尽头有一小洞口,竟在全村子最高的土岩中腰,上有枣刺杂草,下是万丈土壕,十分隐蔽。从洞口望去,远远可看到几公里外的大道,近可见村子的角角落落,据这里的人讲,当年这是为防日本人而专门打的一个洞,用来观察情况,躲避灾难。
  日当正午,土壑沟壕有了偏斜的影子。游人把后沟村闹腾得有点儿喧嚣,红男绿女的嬉戏、导游小姐刺耳的电喇叭不时地在每孔窑洞前聒噪,音色声调各异,此起彼伏。村子一时有些慌乱,村民们趁机把红枣儿、山核桃当珍珠卖,游人过后地上一片狼藉。
  离开后沟很久了,我还探出头向那山沟望去。尽可能多看一眼,多留印象,渐渐只能望见一洼树影。当后沟彻底消失在视野时,难禁心头怅然。像后沟这样的乡土民居,还能保持多久?都市生活、数字时代、飞船仓里……还有多少先辈们在农耕中创造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