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6年05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商南关键环节施策做强脱贫产业
文章字数:821
  本报讯(李治军 丁云平)“1个棚种1万袋,60个棚60万袋。公司以成本价向贫困户提供优质香菇菌袋,全程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回收成品菇。全村91户贫困户已有58户入园,预计户均年增收3万余元。”4月26日,在商南县富水镇黑漆河村食用菌产业园内,富水镇镇长严弟胜介绍。该产业园是商南县第一个村级食用菌产业园,由村上的香源专业合作社与海鑫农业公司合建,规划建设标准大棚120个,目前一期60个不锈钢棚已建成。这是商南县建设产业基地承载、吸纳贫困户迈向脱贫的典型。
  今年,该县计划脱贫6656户23963人,其中,需通过产业脱贫的有4106户14135人。为把产业打造成脱贫最坚实“支柱”,该县着重在产业选择、基地建设等关键环节“做文章”。
  精准选定产业。按照因地制宜、长短结合的思路,立足各镇办、各村的资源优势,围绕商洛“八大件”,优先选择茶叶、散养土鸡、食用菌等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计划新发展无性系茶园4000亩、高山蔬菜1000亩、猕猴桃500亩,发展家养梅花鹿2500只、散养土鸡50万只、肉鸡100万只,栽培食用菌100万袋。
  建设优质基地。发挥丰联工贸、旭初牡丹油等农业企业的技术优势,高质量建设食用菌、肉鸡、油用牡丹等现代农业园区,带动周边贫困户,形成“镇有园区、村有产业、户有项目”的格局。仅海鑫实业在城关街道办石垭子村就建设标准化香菇大棚70个,带动贫困户70户。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整合大学生创业培训、雨露计划等资源,有计划地开展技能培训,确保每户贫困户至少有1人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增强他们的脱贫能力。积极培育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力争在每个贫困村建1个示范合作社和2个家庭农场。
  延伸产业链条。该县茶叶联营、秦林实业等企业在建设产业基地的基础上,积极向产品深加工和旅游服务方面延伸,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贫困户提供更多的增收机会。其中,城关街道办引资建设的歪歪农庄目前已建成5个采摘园和牡丹观光园、葵花园、垂钓园等,打造出一个生态农业观光园,辐射6个村社区种植果树,建小型采摘园,发展庭院经济,带动贫困户521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