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6年05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小山村的美丽嬗变
——山阳“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创建缩影
文章字数:5373
  前店子村村民自发组织的“小江南”艺术团,利用闲暇时间表演漫川大调,自娱自乐。
  前店子村吸引大量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
  法官庙村半月湾的梯田、青山、绿树、白屋形成一幅田园风光图。

  记者手记:2016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近年来,商洛市委、市政府也正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围绕生态优势,整合项目资金,高起点规划建设,着力挖掘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主题。尤其是山阳县紧扣“环境美、经济强、民风好”的目标,以招商引资、部门合建为突破口,划片包干、上下联动,全面推进全县美丽乡村建设,于2015年12月荣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称号,一大批典型的美丽乡村先后涌入人们的视线。该县相比邻的前店子村、法官庙村就是其中一个缩影,这里依托周边的4A级景区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漫川关省级文化旅游名镇的发展,结合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深山小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休闲胜地。
  环境之变:村容村貌大改观
  4月29日,第六届秦岭生态旅游节在山阳县漫川关镇前店子村如期举行,上万名游客蜂拥而来。
  前店子村,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已然成为山阳县乡村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然而,几年前的前店子村,还只是一个贫困村。
  车子驶出山阳县漫川关高速路口,整洁宽敞的道路一眼望不到头,两边的马头墙式路灯一字排开,花草树木交相辉映,层楼叠院、高脊飞檐的徽派民居群映入眼帘,村居环境面貌一新……
  前店子村三面环山,靳家河从村边穿流而过。这里以漫川文化旅游经济区为背景,立足前店子村自身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按照“一户一法、一院一景”的特色,将前店子村的旅游发展空间格局构建为“一核、一带、三区”的总体布局,打造涵盖文化、体验、观光、生态、休闲等系列化、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多层次的旅游服务。目前,漫川人家私家园林、现代农业产业观光园、千亩荷塘田园观光园、旅游商贸步行街、漫川特色小吃街、林果采摘园、靳家河生态线等旅游功能板块均已建成。游客们或在漫川人家——西北最大的私家园林博物馆欣赏盆景和根雕,或骑着自行车穿梭于田园旅道,在山上的万亩林果园里体验采摘乐趣,在山腰的万亩药业观赏园和山下的千亩荷塘观光园欣赏美景,或在生态休闲园,嬉戏于水上乐园,休息于温泉养生馆,或在漫川古镇,品味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或漫步于旅游商贸步行街,观赏徽派仿古建筑……既有山水田园风光元素,能体现农村风貌,又有特色品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要求,这在一个小山村里,还是鲜见的。
  从前店子到一山之隔的秦岭原乡法官庙村,行至山顶,眼前豁然开朗,石砌梯田如链似带,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盘山绕岭,梯田里茶树初长;山脚下的千亩荷塘傍山而建,清水漪漪,宛如一面巨大的明镜镶嵌于青山绿野之中,清一色的秦岭民居掩映在山林间,鳞次栉比。游客们在这里,可以观赏梯田,采摘茶叶、果蔬,欣赏荷田,居住民居,品尝美食。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昔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闲适恬淡的美景,如今正在这秦岭的深处逐渐演变为现实。这里不仅让人感受到美丽乡村的魅力,感受到美丽经济的活力,也感受到百姓富起来以后发自内心的喜悦。
  “原来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房屋改造、景观庭院、绿化工程的实施,现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前店子村党支部书记徐启有介绍,村里先后组织机械人工,清理了村里的草堆、粪堆、垃圾堆的老大难问题,栽植香樟、樱花、白玉兰、红叶石楠、小叶女贞等绿化苗木2000多株,实现了环境净化、亮化、绿化。村里还按照统一规划建起了污水处理厂,铺设了排污管网。
  “才三年没回来,回来时竟半天摸不到家。村里变化太大了,刚回来那会我还以为进错村了呢!”看到村里的变化,在外打工多年,回村开办农家乐的前店子村村民林小华颇有感慨地说。
  林小华说,回来时一进村就惊住了:过去作为“地标”的垃圾山、臭水坑、废电线杆不见了踪影;以前只有3米多宽,会车都困难的村道加宽到了十多米,入村道路和村内道路全部得到硬化。
  我们在前店子村采访,充满幸福感的场景处处皆是:垃圾被群众自觉装进了排列整齐的垃圾箱,街道村巷被收拾得一尘不染,房前院内花团成簇,整个村庄草长莺飞、花红柳绿,春景十分迷人。“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现在的农村真是变美了。”路边的一位农家老伯看到我们拍照,欣喜热情地与我们打招呼。
  法官庙村村口机器轰鸣。村主任丁柏安给我们介绍,村上正在按规划拓宽入村道路。“美丽乡村建设,使村里大变样了!”丁柏安的话,引起了旁边几名村民的连声附和。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村里的变化,“早些年谁能想到,村里建的这么好,路宽了,灯亮了,来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不,前些天还有人来考察了呢!”
  “美丽乡村”是“人的美丽乡村”,村容整洁了,环境变美了,村民们居住也舒心了。通过不断深化村庄环境整治,以配套功能的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的快速延伸打造美丽村容,前店子村、法官庙村的村民们切身感受到“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带来的幸福。
  生活之变:群众家门口就业创业
  在前店子村的鼎盛源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高伟华正在给花卉浇水,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变身为按月拿工资的企业员工,今年53岁的他显得很是自豪。“早些年的苦日子让人不敢回想,家里几亩薄地收成低,有吃的、没换零花钱的,孩子们还要上学,自己只好跟着别人出门搞副业,一年到头落不下几个钱。”高伟华说,自从鼎盛源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落户村上以后,他将土地流转给了生态观光园,自己成了这里的产业工人,妻子也在落户村里的“漫川人家”私家园林做环卫工人,“现在我们夫妻俩都有工资拿,自家的耕地、菜地也有持续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村里大部分的土地,都流转给了企业、或产业大户,用于发展休闲旅游等产业,大部分村民由农民转变成了产业工人,在家门口围绕乡村旅游实现了就业。”前店子村村委会副主任蔡绍芳说。
  发展环境好了,村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前往大城市寻找机会,而是在家乡就业、创业,大展拳脚,发家致富。
  走进飘香人家农家乐,老板林小华正在招呼客人,不小的店里坐满了人,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农家菜被端上饭桌。看到店里热火朝天的景象,朴实的林小华感到非常满意。然而,就在几年前,林小华怎么都想象不到,自己有一天能在家门口当上老板。林小华告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源自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旅游大发展。
  32岁的林小华,之前和妻子一直在青海西宁打工,看到家乡建设的越来越美,游客越来越多,去年10月份回到村里,投入13万元办起了现在的农家乐,一个月能收入上万元。“虽然不比外地挣得多,但现在能时时刻刻陪在孩子和老人的身边。”林小华说:“以前都是年头出门年尾回,孩子都7岁了,但与我们在一起的次数都数的过来,更是谈不上照顾老人,现在在家就能挣钱,何乐而不为呢?”
  前店子村动员和组织农民以自家小院为中心,组建农家乐旅游接待一条街,统一制定标识,统一卫生及收费标准。“这样改变了农民独门独户的经营方式,将他们组织集中起来,促进了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徐启有说,现在,村上发挥地理和资源优势,成立了“旅游专业合作社”。促进了农产品加工、运销、服务业的发展,使农民能够分享流通、加工环节的利益,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已有20多户农户具备农家乐接待能力,村里外出打工人员逐渐回流,并逐步改善农家乐接待设施,可带动周边100多名农民就业。”
  产业之变:旅游休闲成脱贫致富的美丽产业
  在前店子村李家湾商贸步行街,伍礼芳正在收拾包间。她笑着给我们介绍,家盖了两层房,日子过得紧巴。今年以来,她看到前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在包扶干部的帮助下,申请贴息贷款,办起了农家乐。“多亏了党的好政策,所以我这农家乐是以爱党爱国为主题。”我们现场看到,农家乐包间的名字分别为“心向家”“心向国”“心向党”,房屋装修也以爱党、爱国为主要内容。
  “生意还可以,这几天游客挺多的,很多人品尝以后,都对我们山阳茶赞不绝口。”村民李德顺的妹妹说,她从小是在前店子村长大的,后来嫁到了该县延平镇,没想到这两年村子的变化这么大。她家在延坪镇有一座茶山,在看到前店子村的发展前景后,便和丈夫商量,租用哥哥李德顺的房屋开了这家茶叶体验专卖店。
  瑞君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传慧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山阳人,以前和朋友在西安合伙做生意,后来看到法官庙村的生态环境和美丽乡村的发展潜力,便将公司落户到这里,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1050亩,用于发展高山茶叶、特色莲藕、观光旅游。“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我们对闲置农田、荒山、农舍、人力等资源进行全面盘活。”李传慧说:“贫困户可从土地流转、林地流转、建设施工、公司岗位、农产品销售等方面获得收益。”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饮食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还拓宽了特色农副产品的销售空间,香油坊、根雕奇石……在前店子村李家湾商贸步行街,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风情。
  用旅游推动特色农业发展,形成美丽产业,是前店子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建设思路。为此村上制定了党员认领“美丽责任”,干部包抓“美丽产业”。“美丽责任”就是将游客中心、生态停车场、中心路等划分成7个责任区,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分别担任区长,每片责任区3名责任党员,主要是宣传教育引导,提高村民素质,规范游客行为,建设文明景区;环境保障,安全巡防,消除隐患。“美丽产业”则是指发展农家乐30户、特色商铺30户、旅游车10辆、特色小吃20家、导游服务20人,包抓的任务和具体措施到人到事。
  “为了丰富商贸步行街的商业业态,我们根据群众的意愿和技能,引导他们围绕地方特色做文章,真正让农民的创业“点子”得到收益,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商业业态同质化。”漫川关镇党委书记冯锐说,除了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外,前店子村将继续与周边村形成联动效应,打造生态乡村旅游标杆,筑乡村旅游品牌之巢,引山区特色产业之凤,形成旅游全产业链综合服务模式,帮助更多村民脱贫致富。”
  观念之变:让“等靠”成“自强”
  在法官庙村村委会活动室旁边,古庙维修正在进行。不远处的梯田里,人们正来回奔忙,曾经的荒地被梳理出优美的线条,集中调形后的土地让小山村充满诗情画意。
  近年来,各级政府优先解决乡村旅游交通瓶颈问题,打通了四面通往法官庙村的通水村水泥路。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新村扶贫、民生扶贫等一系列扶贫措施的相继实施,不仅令法官庙村脱胎换骨,更是让村民的精神面貌得到极大地改观。
  “村里最大、最主要的变化,还是人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前村民都是混日子,聚在一起打牌、闲聊、吵架,无所事事,但现在大家看到了希望,生活有了奔头,都在想着怎么挣钱,怎么把村子发展好。”丁柏安说,这是他这几年最切身的体会。
  黄严华正在香油作坊内忙碌着:撒芝麻,推磨,刚进来几名游客在围观。来自武汉的游客王锋挽起袖子推起了石磨,身旁的家人拿起手机狂拍不止。“这芝麻油闻着香的很,像小时候奶奶做的芝麻油的味道。”王锋说。
  黄严华从小在农村长大,他看到来村里旅游的人越来越,便琢磨游客会不会对当地传统的香油压榨工艺感兴趣。“我专门学习了这门传统工艺,从亲友那借钱开办了这家石磨香油作坊。”黄严华说,美丽乡村建设,让他看到了机遇,找到了商机。
  不到30岁的黄新华,与身患残疾的妻子朱成艳,在前店子村经营一家根雕奇石馆。他们之所以在这里开店,不仅是有利的条件,最重要的还是他观念的转变,他要从政府救助的日子走出来,凭借自己的双手干出一番事情,变“等靠”为“自强”。
  刚从池塘回来的赵贻林,向我们说起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给他家带来的变化。今年51岁的赵贻林,左眼残疾,前几年给孩子治病,导致家庭贫困,欠下十多万元外债。2014年,在政府帮助下,他开始流转荷田十多亩,种植莲藕,养殖鱼苗,发展莲鱼立体生态经济,现在基本还完了外债,今年还加盖了二层楼。“有政府的帮助,我们自己也要努力啊,不努力也富不起来。”赵贻林说,他要借建设美丽乡村的机遇,在村里办第一家农家乐。“现在正在筹备,硬件基本都已到位,旅游局的工作人员来给指导了好几次,因前段时间身体不好耽误了,争取在“十一”长假前开张。”赵贻林满怀信心的说。
  “以往扶贫,农业、交通、水利等部门各干各的。如今实施整村推进,打破部门各自为政的弊端,将扶贫资金捆绑使用,避免重复投入和资源浪费,发挥扶贫资金的最大效益。”法官镇党委书记申国华总结道,这些掌握重要资源与资金的部门,共享资源的优势在整村推进扶贫上得以充分施展,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
  梯田观光茶园,千亩荷塘,坡地核桃建园,林下种植中药材……一个综合示范村和现代农业观光园正在法官庙村形成,把旅游产业和生态农业结合在一起,按照特色示范村和田园观光示范村的定位和A级景区建设标准,坚持富村与富民、开发建设与保护环境、帮助救扶与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相结合,集中投入,合力推进,力争3—5年的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奇山秀水、连田叠翠、食藕品茗、养生怡情”的秦岭原乡旅游样板村,是法官庙村脱贫攻坚的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