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6年05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李双民的魔芋情缘
记者 肖云 余婷
文章字数:1140
  51岁的年纪,对商州区麻街镇肖塬村的李双民来说,该是个守着一亩三分地好好享清福的年纪了,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他却与魔芋较上了劲,从种植魔芋到加工魔芋豆腐、魔芋皮、培育魔芋花,是越干越起劲。
  以前,肖塬村并没有种植魔芋的历史,村民们守着房前屋后的坡地,世代以种植玉米、土豆等粮食作物为生。有一次,李双民在丹凤第一次看到了魔芋,“听说这种作物产量非常高,种下之后也不用费劲管理,我就来了兴趣。”李双民说,出于好奇,他特意带回几个魔芋种子,种在屋后的坡地里,原本没当回事,谁知长大的魔芋却给他带来了意外的惊喜。此后,李双民就翻腾出1亩多地,专门种起魔芋。因为没有种植经验,天冷时不知道怎么储存魔芋种子,一到冬天,他干脆就将种子埋在地里不管,结果种子都被冻坏了。这让李双民知道了一个道理:魔芋虽然好种,却也不能大意。后来,他摸索出一个办法,把魔芋种子用筐子装起来,利用家中烧的土坑起到保温防潮的作用,以后种子再也没有冻过。
  随着魔芋种植在村里及周边的推广,李双民对魔芋的发展前景充满希望。有一次,他无意中看到一本关于魔芋加工的书,说魔芋是一种碱性食品,可以加工成精粉、豆腐、粉丝、面条等,用途十分广泛。李双民便试着按书中的操作步骤,手工制作魔芋豆腐,再拉到市里去卖。“当时商州城里几乎没人卖这种东西,很多人都没见到过,更不会吃,根本卖不出去。”李双民只得一边吆喝,一边向市民讲解怎样把魔芋豆腐做成美味的菜肴。魔芋豆腐逐渐被市民接受后,2014年,李双民买来加工魔芋豆腐的机器,开始大批量的生产加工,“产量提高了,效益自然就上去了,生意好时一天能卖掉1000多斤,收入2000多元钱。”李双民说,现在,他的魔芋豆腐是批发和零卖相结合,不仅受到市民的喜爱,还热销到城内的各大酒店、农家乐,往往是送到城里一会儿就一销而光了。“前年,一位在宝鸡开饭店的老板买了几斤我做的魔芋豆腐,说是拿回去尝尝,没想到去年,他又在街上找到我,一次性买了50斤。说是吃了很多魔芋豆腐都没有这个好吃,这次是专门从宝鸡开车过来买的。”
  在加工魔芋豆腐、魔芋皮的空隙,李双民还在自家院里种了很多魔芋盆景。“一开始,我只是觉得魔芋花好看,把它当装饰。”李双民说,后来,有一个朋友来家里玩,看到这些盆景,觉得很新奇,建议他大量种植,再拉到城里去卖。李双民一拍脑袋说,“是啊,城里有卖这花那花的,那咱的魔芋花肯定也能卖!”果不其然,李双民在去城里卖豆腐时,顺带拉了几盆魔芋花,结果一盆20元,很快就卖完了。
  “前几年娃小,家里负担重,我做梦都想着怎么挣钱。”李双民笑着说,没想到小小的魔芋竟帮他解除了困境,现在,魔芋在肖塬、湖新村得到了大范围的种植。李双民告诉记者,他希望寻到有意向的合作伙伴,将家乡天然、优质的魔芋加工成各种各样的产品,推向更多人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