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6年05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绽放的青春最美丽
本报记者 王涛
文章字数:1615
  若想一览高处的胜景,只有登上险峻的高峰,若要奏响生命美好的乐章,只有始终充满进取的激情。对于商南县金丝峡镇江西沟80后的村官张涛来说,他的青春在农村绽放着,犹如五月的山花,虽然不那么绚丽,但足够温馨、热情。6年的青春岁月,他以真心、热心、恒心来服务村民,感染村民,引领村民,打开了深山农村一片广阔新天地。
  “村官”初到
  江西沟村远离县城40公里,山大沟深,全村6个村民小组、1064人沿着10多公里山沟居住。2010年7月24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使原本就不富裕的村庄雪上加霜,村民房屋被毁、农田被淹。
  这一年10月份,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张涛通过选拔考试,以一个“村官”的身份来到这里。张涛虽说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但是看到自己即将服务的农村满目狼藉,他很迷茫:“自己的未来难道就在这里吗?”刚上任时,干部群众对“大学生村官”这一群体知之甚少,流言纷纷:“他一个学生娃娃,能干些啥子嘛”……流言传到张涛的耳朵里,反而坚定了他干事创业的信心,他要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推翻村民们“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谬论,证明“80后”的大学生村官不是啥都不会的学生娃!
  刚开始,村上的干部们都没有给张涛安排具体的工作,任他“自生自灭”。张涛呢,没事就自己找事做。每天早早地来到村委办公室,打扫卫生,整理文件资料;每次开会,他都早早地布置好场所,并做好每一次的会议工作记录;没人愿意冒着烈日走家串户宣传移民搬迁政策,张涛却认为这是熟悉村里情况的好机会,主动承担了这份工作。于是,江西沟村的村民家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年轻人,每到一户,他都热情地自我介绍,拉着不认识的村民摆龙门阵、认真地用本子记下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久而久之,村干部和群众都发现,村官张涛虽然年轻,却有魄力,有胆识,善于沟通。于是,这位20多岁的村官和村委其他班子成员一起,开始向各方争取资金,援助水灾后的创伤。这一年,他和村干部一块争取项目资金30余万元,解决了128户村民用电问题,修复水毁路2公里,优化了村公共服务中心。与此同时,他和村干部日夜坚守移民小区建设现场,做调解,帮施工。
  一路黄土,一路收获
  转眼到了2015年,江西村“两委”换届。群众信任投票、竞职演讲、党员直选,每个程序都要求竞选者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过硬的自身素质。对江西沟情况了如指掌,得到干部群众认可的张涛顺利通过选举,成为村主任。面对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信任,张涛下定决心,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带领着村上的干部和群众改变江西沟村贫穷落后的旧貌。
  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恶劣是江西沟村的现实,张涛却从中发现了机遇。他认为:江西沟发展养殖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万事开头难,一开始,张涛就像一只无头的苍蝇到处撞,跑部门、找老板,争取资金支持。很多村民知道张涛四处碰壁,都挺心疼他,很理解地劝他放弃。初生牛犊不怕虎,张涛鼓足了劲,发誓一定要争取到资金,为村民们圆梦,更为自己圆梦。于是,他不分上班下班地四处咨询,到处找人探听消息。功夫不负苦心人,终于有人愿意来江西沟投资发展养羊。
  “我一边放羊,一边把庄稼也管了。”养羊大户严正停逢人就说,这多亏了张涛的帮忙。为了降低群众发展产业的成本,张涛又积极联系包扶单位县委农工部,成立了宏达商贸责任有限公司、兴农养殖合作社、富民种植合作社3家专合组织,计划通过3年帮扶,实现全村养羊5000只、户均增收1万元目标。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江西沟实施民居改造12户;发展养羊10户、种植香菇4户、餐饮业1户、车辆营运1户,转移输出劳动力150人;100亩水毁耕地修复、江西沟小学扩建、村级幼儿园建设、小区文化广场基础设施建设等已经完成。现在,整齐划一的移民安置小区、新修的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和田园风光相映成趣。昔日被贫困阴影笼罩的江西沟村,如今正焕发着勃勃生机。
  今年4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商洛调研时,张涛作为商南县唯一的代表受到了刘云山的接见。谈起当村官的这段经历,张涛说:“我要以此为契机,让江西沟村在致富之路上越行越远,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