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6年05月3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搏击青春 创出新业
——访市青年创协优秀创业者
文章字数:4865
  全市青年首届创业论坛上,大家认真听取专家讲座。(杨鑫 摄)
  刘凡在创业大赛上演讲
  下乡观察中华蜂的成长是孙文杰的工作之一

  他们是80、90后,他们是一群敢想敢干的年轻人,凭着一股胆气、一身豪情,在不同的领域里创业,经过一番努力,打拼出了一片天地,他们都是市青年创协的会员。今天,本报对他们中的部分人进行采访,记录他们的创业经历,分享他们的创业感悟,以期给更多的创业者提供些许经验,给予他们鼓励与支持。
  用“互联网+”模式实现理想腾飞
  徐祥勇:镇安县人,现为陕西中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企业主要面对高端客户,在网上和实体店销售“瓦屋印象”腊肉,目前企业内有员工20多人,年销售额达600万元,曾经在网上创造了“7天卖了20万元”的神话。他的目标是,坚持原生态,坚持小而美,将“瓦屋印象”打造成陕西腊肉第一品牌。
  创业理念:坚持原生态,做小而美。
  创业故事:27岁的徐祥勇让人把他和所卖的产品无法对接,他白净阳光,衣着洋气,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仿佛走台的明星,而他从事的职业却是卖地道的镇安县原生态的腊肉。
  大学毕业后,他曾在微软上过班,后来也曾在西安创业,那个时候,他和朋友开了一家培训机构,然而首次创业,14个月没赚到一分钱,现实让这个心怀凌云壮志的年轻人倍受打击,他回到老家镇安修养。
  在老家的那段时间,他除去了一身躁气,他细致深入的观察社会,寻找商机。他发现镇安的腊肉在外界深受人们喜爱,当地人找不到市场,外面人找不到货源,他用互联网实现了这一信息的对接。徐祥勇在经商方面颇具智慧,他为当地的腊肉设计了精美而又古朴的包装,收购一批腊肉,做成包装礼盒,然后通过QQ群、微信等方式,经常性地讲镇安腊肉故事,讲制作过程,晒图片,让消费者对镇安原生态腊肉有了深入的了解,激起大家的购买欲。一切准备就绪,他踌躇满志地等待着2015年4月份产品正式上线。这个时候却出事了,由于他们没有经验,认不清陈腊肉和新腊肉,大量收购的一批腊肉在切割时发现长了虫,有的已经霉变,他当机立断推迟了上线时间,重新收购产品,最终在2015年6月份,产品上线后被客户抢购一空。徐祥勇说,那次他损失了6万元,但因为诚信他赢得了市场,值!
  徐祥勇说,很多企业家都喜欢规模化生产,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不能将传承的东西坚持下去,也就失去了自己的特色,他想做一些具有传承性、细而精的东西,做出自己的特色。目前,他已与镇安县的一些专业合作社合作,企业统一供给猪崽,农户养够16个月,然后由农户屠宰,肉品在农户家中用传统的方式腌制、熏够4个月,他们统一收购,然后委托厂家进行质检,最后包装,每一个环节都认真检查,不容一丝一毫的马虎,因为他要保证,送到客户手中的是纯绿色、原生态的地道的腊肉。
  人品是企业发展之基
  刘凡:来自商洛豆腐干之乡的洛南县洛源镇,现为“陕西大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同时,他还在本镇腰庄村任村支书兼主任,他的公司有员工50多人,年产值达1100万元,目前他已经将生意做到了河南、甘肃等7个省,发展了53个代理商。
  创业理念:传承、创新、自强、厚德。
  创业故事:29岁的刘凡身上颇具洛南人的特点,沉稳、坦诚,做生意的他秉承了这一特点,从而赢得了更多的市场。
  2011年7月份,刘凡毕业回到家乡,其时父亲是洛源镇豆腐干专业合作社创办人之一,他看到家乡家家户户都做豆腐干,政府也在推动这一产业,但却没有企业去承载,产品难以进入超市,产业难以做大。于是,他就萌生了成立公司,实现商超对接的念头。创业初期,最缺的是信任与资金,刚毕业的一个小伙子办公司,银行贷款办不下,大家也不敢借钱给他。他只好经常和自己的一位亲戚交流,谈想法,谈市场情况,看到他精心做的市场调研,诚实厚道的人品,亲戚被打动了,于是为他担保贷出了创业资金。
  创业5年,经历了风风雨雨,他始终坚信,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都是长期经验的积累,自己一定要在创新中继承下去,而企业要发展,就要学习父辈们自强自立的品质,依靠厚道的人品做大市场。豆腐干市场有淡旺季,淡季销售弱一些,但每到春节前,市场销售量巨大,许多散户就找到他要批发产品,他在这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总是优先保护代理方的利益,保证他们货源足,在产品富余的情况下再批发给散户。他的这种行为也深深感动了代理商,关键时刻,代理商都愿意伸出手来与他协作。
  企业发展的好,刘凡也成了村里的带头人,刘凡说,那是因为他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大家才信任他。下一步,他还准备依托电子商务带动当地豆制品产业和种植业的发展,从而实现家乡经济繁荣。他的目标是,实现农民不用出村就能有工作,有钱赚。
  有梦想就有希望
  孙文杰:丹凤县蔡川镇人,34岁,从学校毕业后一直在外创业,曾做过导演、策划师、设计师,2015年和朋友成立“商洛龙飞秦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企业主要是对秦岭山区的土蜂蜜和食用菌进行包装、销售,企业拥有商洛唯一的蜂蜜灌装生产线,年灌装能力500吨,现有员工10多人,从建厂到现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创业理念:做产品就是做人品,好人品决定好产品。
  创业故事:可能与自己所学的广告设计专业有关,从孙文杰的身上,能感受到的是时尚与文化混合的气质,使这个朝气蓬勃的男子更有特色。毕业后,孙文杰一直从事与广告相关的工作,设计、策划。他策划了我市几次大的活动,都很成功。然而,这与他的创业梦想还有一定的差距。用孙文杰的话说,“创业之初,都是一腔热血,但现实是残酷的。”一次次经历挫折,身心疲惫时,他总是鼓励自己:“有梦想,就有希望,今天就是明天成功的基石,一定要坚持下去!”后来,他自己也在网上做设计、策划,卖些农副产品,后来一些朋友让他帮忙卖蜂蜜,他想:“自己家处深山,从小就和蜜蜂打交道,要是能成立一个公司,把家乡的蜂蜜统一包装后卖出去,既能打出品牌,也能致富一方。”于是他和朋友一起成立了公司,他任公司副总经理兼厂长。创业初期,为了收到正宗土蜂蜜,他和员工跑到深山中车不能到的地方,一走就是十几里路,一桶蜂蜜80公斤,他们和村民一起抬下山;还有一次,接到一个3000瓶土蜂蜜的大单子,他们走村串乡找了一个星期,却只收了几百斤,找不到好的土蜂蜜原料,不得不向对方说明原因放弃了单子。因为他相信,做产品就是做人品,好人品决定好产品,自己诚信待人,定能得到对方的理解与支持。在前不久召开的西洽会上,他展出的土蜂蜜深受消费者喜爱,销售额达50多万元。市上领导也到展位听他介绍情况,鼓励他坚持自己的品质,进一步把企业做大做强。
  学习和实践创造新“我”
  李兰兰:40岁的城市女白领,商州区城关街办人,国家二级培训师,2015年创立“商洛知行企业培训有限公司”,专门根据企业的需求制定培训课程,培训内容包含商务礼仪、沟通技巧、团队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致力于为企业精神文化的塑造和包装。公司现有员工6人,她既是公司领导者,又是培训师。
  创业理念:学思践悟,知行合一。
  创业故事:如果说有一种人自身就带光芒,那么李兰兰一定就是这种人,从容、知性是她给人的直观印象,一番交谈后,她浑身散发出的活力和向上的力量让人深受感染。从一个打工者到上讲台做培训师,20年的光阴里,只有她自己清楚是怎么一步一步创造出如今的成绩。
  1995年,李兰兰在市区一酒店从事行政人事工作,只是简单地为员工核发工资、记录考勤等。10年后,她跳槽到人力资源市场,做起了真正与人力资源有关的工作,在这期间,人力资源中的员工培训勾起了她的兴趣,她便尝试着做员工培训。为了考取专业的培训师证书,她平时上班,周末到西安上课,整整3个月都没有休息过,下班后的时间也全部用来看视频、听讲座。在她的不懈努力下,2012年,她考取了国家二级培训师证书,自此梦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李兰兰成了有名的培训师,经常出去培训、做讲座。
  李兰兰说,开始时,她很注重自己的培训方法和培训内容,力求做到完美,但是培训的效果往往并不如人意。直到在后来的专业学习中,她找到了培训效果不佳的原因。原来,自己之前只注重培训,没有后期实践和监督,知行不一。李兰兰给自己定下了“学思践悟,知行合一”的信条,把这一理念运用到了工作和创业中。她在为企业培训结束后,制定相应的考核内容,从考核结果中找出存在问题,在下次培训中针对性的进行课程制定,并确保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贴合。这种理念的实施,培训效果大大增强。“人生就是不断学习、实践、提升的过程,只要能做到知行合一,那么我相信成功将离你不远。”李兰兰说。
  自强不息追逐梦想
  彭阮民:丹凤县铁峪铺人,大学毕业后到南方企业做品质管理,2013年回西安投资20余万元创立互联网公司,做网站开发、互联网建设工作,2015年创办“商洛大鹏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基础的互联网技术上做互联网运营和互联网营销广告,现有员工5人,去年创收11万元。目前公司采用远程化管理,上线了OA信息化办公系统,实现高级人才在线兼职办公,本地专职人员加强培训补充的双向人才战略。
  创业理念:以信息创造价值,以信息便利大众。
  创业故事:这个30岁的小伙子,身材瘦弱,内敛、沉着是他典型理工男的标志。大学毕业后,应聘到南方一家企业从事品质管理工作,高薪而又专业对口,并没有让彭阮民知足。6年后,他毅然决然地回到西安创立起互联网公司,然而并不顺利。公司运营一年后,陷入低迷,找不到合作项目、没客户资源、同行竞争大,历经裁员、公司面临倒闭。他开始考虑公司转型,给公司明确定位,提升公司的品牌,他找到了和别家互联网公司不一样的创新之路,做互联网营销广告。2015年9月,他新注册“商洛大鹏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他是公司法人,负责技术及营销策划。“要做就要做与别人不一样的,让信息为大众带来更多便利是公司转型后的新使命。”彭阮民说,让信息最大化,以最低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宣传效果,是他们团队的目标。公司成立后,成功建起商洛信息港网,上线3个月以来,平均日流量1000PV,打造出覆盖商洛六县一区200万人群实现信息互通、便捷高效、资源共享的网络信息平台。让彭阮民有成就感的是,在本次市首届青年创业论坛活动策划中,他的公司承接了活动的网络投票活动,仅在48小时内参与人数就达到1万人次以上。“这就是互联网的魅力,也就是信息传播的平台,快速传播并吸引公众参与。”对于创业的未来,彭阮民表示,现在只是个开头,以后的创业路只要脚踏实地去走,不断奋斗,他相信一定会有好结果。
  永不言弃终能成功
  刘粉利:商州区夜村镇吕涧村人,39岁。经过多年打拼,从一个打工者变身拥有3个分公司的企业老板。她先后从事过营业员、化妆品销售员、美容师等,直到2006年和丈夫携手创办了“陕西中盛宝盾门控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智能门控产品技术开发、生产销售、设计安装及维修保养,现有员工30余人,年收入达五六百万元。
  创业理念:坚持到底不放弃,诚信务实勇创新。
  创业故事:“本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我也不知道哪来那么大的胆子,一心想往前冲,说干就干了。”说起创业初衷,刘粉利把它归结于胆子大和不服输。从学校毕业正是如花的年纪,就想从事和美丽有关的工作,在打了几年零工后她从事化妆品销售和美容,干得顺风顺水,直到2004年接触到直销,她的直销经历并不顺利,被人怀疑、被骂作骗子,让她创业的信心受到了重挫。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和老公将目光投向了建材业,于是两人大胆决定放弃“美丽”的化妆品事业,改做建材业。向亲朋好友筹集资金、考察市场、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做好,2006年他们的公司诞生了。公司初期招聘了三四个人,她既是领导又是员工,内勤、记账、接待客户都是她干的活。“那个时候充满了激情,什么都和员工抢着干,也对未来充满了期望。”一步步,公司逐渐步入正轨,她才意识到自己必须懂管理,她自己购买书籍学习,向别人学习经验。由于公司是集技术开发、生产销售、设计安装及维修保养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对各个环节要求都比较高,流程也比较复杂,“最担心的就是中间资金链跟不上、技术人员流失。”刘粉利说,面对公司的困难,他和丈夫一直坚信:只要不放弃,咬紧牙关总能挺过去。现今成为管理3个分公司的总经理,经历了非一般的磨难,她笑着说:“创业的路总是充满艰辛的,有胆子就去闯一闯、试一试,只要有不放弃、坚持到底的决心,任何困难都能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