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6年06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让诚信成为你的第二身份证
张勤学
文章字数:1068
  最近,一份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引人注目,因其内容仅一页A4纸,文后却盖有国家发改委、最高法、中国人民银行等44个国家部委、中央机关的大红印章,在网上网下受到高度关注。这份厚重的文件背后折射出我国加快诚信社会建设的强劲信号和打造诚信社会的坚强决心。无独有偶,在全国第二届“北大培文杯”写作大赛中,江苏高三学生王某获一等奖,后因涉嫌抄袭被取消奖项,同时清华大学也取消其预录资格,王同学为自己不诚信付出了沉重代价。
  诚信是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是诚实和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诺千金。诚信作为一道社会底线,一种道德品质,一份做人答卷,在当今社会,可以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以诚立身,就会守法守信,就能取信于人,就可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认为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的确,诚信不仅是衡量个人品行优劣的道德标准之一,而且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塑造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国家和我省近年陆续推出的道德模范,诚实守信构成了这些道德群体的主色调,让无数人为之感动。洛南县信诚餐馆老板周新成十多年来一直打的“无人收钱”的诚信招牌,把诚信作为立店之本,让顾客自己付钱,不仅没有赔本,而且生意越做越大。难道这不正是诚信的的力量吗?
  中华民族古老文明源远流长,诚实守信一直是中华文明的浓厚底色,滋养着中华民族繁衍生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依靠传统道德支撑的诚信地位已渐渐受到了挑战,“老实人吃亏”的情况时有发生,“扶与不扶”的尴尬无时不敲打人们敏感的神经,很大程度上纵容了失信行为。因此,要全面加强诚信社会建设,个人诚信的构建刻不容缓,这就需要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国家首先对民商领域失信被执行人中的“老赖”予以惩戒,在开公司、坐飞机、乘高铁、高消费等55个方面受到严格限制,让他们为自己不诚信埋单。目前,上海、深圳等地将驾驶员违法停车、行人闯红灯,以及不文明旅游、地铁逃票、打车爽约、拖欠贷款、欺诈征友等道德层面的信息纳入个人诚信记录,开创了打造个人征信系统的先河,用这种有形的手段,引导人们珍惜自己的信用身份,实现自身的信用价值,激励守信,约束失信,弘扬社会正能量。
  诚信是社会的价值走向。生活在社会的每一个人,如果做到了诚信,也就达到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会受到社会的接纳和尊重,也就拿到了立足社会的通行证。让我们在诚信社会建设中,主动作为,积极参与,使我们每个公民都拥有响当当的第二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