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6年07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让失地农民在家门口上班
文章字数:893
  本报讯 (特约记者 孙传卿 通讯员 殷 玲)商南县富水镇王家楼村四组贫困户刘善军,在县人大主任白桦的包扶和引导下,把2.4亩平地全部流转给园区企业,年收入流转费2400元,0.8亩的茶园也流转给一个茶老板,年收入流转费1300元。采茶时节,他去茶园采茶挣劳务费,春季他到茶叶基地帮助扦插无性系茶苗,再挣务工费。白桦又协调镇扶贫部门为他的大儿子补助了4年1.2万元的大学学费。
  王家楼村共7个村民小组320户1022人,616亩耕地。年初经过精准识别,确定省定贫困标准线以下有77户229人。县人大机关27名领导和一般干部包扶其中的41户贫困户。脱贫攻坚仗打响后,县人大机关抽调5名经验丰富的科级干部长期驻扎村上,自带被褥,自己做饭。帮村上建起了脱贫攻坚工作室和便民服务室,完善了“一室一柜一档四图”,实行“一户一法,一人一方”,倾情帮扶,携手攻坚。
  刘善军全家6口人,经济条件差,通过流转土地,他得到“解放”,安心种植和管理6000袋香菇,农闲时到附近园区“上班”务工挣钱。经济好转后,上半年他把4间平房加盖成两层,并进行了装修,一家人住在明亮的“单元房”里。
  上半年,县人大为贫困户送去产业发展资金20多万元和1万多元的米面油等生活用品。扶持18户发展香菇15万袋,扶持发展维修门市部一家,开食堂一家,引导养鸭2户,发展花卉苗木100亩,组织外出劳务31户。在此基础上,积极协调资金280余万元,用于改善村上的基础设施。将7个村民小组6公里的高低压线路进行了整改,并增设变压器解决电力不足;硬化基地生产道路30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30盏。另外,投资80余万元对园区200亩茶园、50亩葡萄、200亩蓝莓园、100亩金银花、100亩猕猴桃、300亩良种核桃、20亩苗圃进行巩固和优化升级,吸纳35户45名贫困群众到园区务工“挣银子”。
  据村委会副主任路善文介绍,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全村600多亩耕地全部流转,几乎所有贫困户都安置到园区务工,而且是优先安置,每人年劳务收入在2000元至4万元不等。
  路善成是二组的贫困户,在县人大机关干部查勇的帮扶下,被安排到家门口的西安华瑞苗木有限公司长期务工,在海棠基地从事管理,负责招工,月薪3000元。泥腿子摇身变成工资不菲的产业工人,还是中层管理人员,路善成的“待遇”令村组干部羡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