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6年09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老靠摘帽办产业
文/图 贺晓祥
文章字数:1847


     
    8月25日,柞水小岭镇名声在外的“老靠”贫困户吴启尧两口喜气洋洋地从西川利众养殖合作社拉回了200只鸡苗,终于有了自己的致富产业。启尧终于用自己的行动摘掉了“老靠”的帽子。他能迈出这一步,无论能挣多少钱,作为一名驻村干部,吴启尧发展产业的见证人,我都为他感到由衷地赞赏和祝贺。他一路走来,遭遇的艰难和挫折,经历的辛酸和心理重压,不是经常深入他家,和他促膝谈心的人,是难以理解的。
    有人会问,“老靠”是什么?这里加了引号的老靠不是东北话“牢靠”之意,是岭丰村人给扶贫中“等靠要”——等发钱、靠接济、要救助的人取的专有名称。
    吴启尧得了“老靠”之名还要从今年年初说起。
    今年2月中旬,包扶他的县委宣传部领导到他家对接脱贫工作,领导勉励他好好发展产业,争取早日脱贫。而吴启尧听后,连忙说,“我家啥都弄不成,我们从沟里搬下来,这跟前没地没山,媳妇一只手小儿麻痹得了残疾。我喉咙痛,出门打工都打不成。”听他这样说,我便问:“喉咙痛,打工咋都打不了?”她媳妇忙解释说:“他出门和别人一块打工,吃不了人家做的饭。”说得一行人都面面相觑。事后,吴启尧就被作为扶贫中的反面典型:“自己啥都不想干,就等国家给钱?给钱吃完了,还是穷光蛋。”就这样,吴启尧就成了岭丰村“等、靠、要”的“老靠”了。
    接触多了,我真的理解了,吴启尧一家四口人,两个孩子,一个小学五年级,一个小学六年级,都是正长身体吃闲饭的“消费大王”。老婆一只手残疾,而吴启尧的咽炎病,病名听起来无伤大碍,许多人都带着这样的病在劳动,而他却因为这个病,柞水、西安的各大医院奔波了三、四年,都无法根治,时不时就会溜出来,整得他说不了话,吃不了饭,坐立不宁。单从今年3月到现在,他的检查报告和化验单就积了厚厚的一袋。我每次到他家登记或对接产业信息,他都笑笑地说:“家里啥都弄不成,屋里的要带娃念书,我得在矿上上班,不然屋里锅都揭不开了。就这,上几个班,喉咙就开始痛。”我知道,矿上粉尘大,他的严重咽炎,肯定受不了。我问矿上工资咋样,他苦笑着说:“矿上没钱,从去年6月至今的工资都没发了。”“总共欠了你多少工钱?”我问。他默了默:“也是断断续续做的,就五六千块的样子吧。”
    5月贫困户产业贷款政策下来后,我一直鼓励他家去贷款,他们的答复一直是:“没想好干啥,贷款花完了还是账。”一听就知是本份的农民思维。7月里,他媳妇终于闲下来,再登记产业,媳妇动心了:“下半年让娃住宿,我在家养鸡,再逮10个猪喂上。”听她这样说,我很高兴,思想终于有了松动了。我就和他们一块算“发财”的账,算着算着,启尧的眼睛就亮了,嘿嘿笑笑:“能挣这些钱?”
    这样说过后,每次到他家,我便询问进展,美好的愿望却一次次被晾在那儿,不是被出西安看病冲跑,就是被借钱折腾着心力憔悴。看着他们艰难的样子,我考虑给他们申请点临时救助,也只能给看病缓解点压力而已。
    8月,看到别人家贷出了款,启尧一家又动了心。贷款前期的手续很快跑完了,申请被送到小岭信合。第一批产业贷款过后,银行的政策突然收紧了,银行方面评估后,认为启尧家的产业还不了这个贷款,不予受理。
    好端端地别人家都贷出了款,偏偏临到他家却贷不出来了,说话的意思好像是他们家永远也挣不回来这些钱。一家人气呀,便想起包扶干部来。好在宣传部领导很快协调过来,信合答应把贷款发放给他家,不过贷款要分两次发放,等到第一批项目实施下来后,才给发放后一部分。8月20日,从西安看了病回来,启尧便从凤镇买回钢网,再上山砍了棍子,准备搭一个能散养200只鸡的鸡舍。鸡舍还没搭起来,接二连三就有人来泼凉水。养鸡不挣钱,弄不好还要赔钱云云。弄得他们心里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好在他们还信任我,每次有人说了什么都会说给我,我便尽力鼓励他们,消除他们的疑虑,并承诺着一定给他解决产业补助。
    8月24日这天,他再次给我打电话,鸡舍已建好了,上不上鸡苗?我能感觉到他们心中的摇摆。我说,“来看看吧,看看你们心中就有数了。”25日这天,预报说是有小到中雨,却是不阴不睛,还算凉爽。启尧两口子骑着摩托车,我陪着来到了西川高垣村。听了养殖大户李元诏的介绍,他们打消了顾虑,毅然决定马上就逮鸡,现在就送回去。他媳妇憨笑着说,养鸡也为争一口气——不要让别人小瞧了。这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本想今天就是先看看的呢。他们忙碌着抓小鸡的时候,我给他们照了好几张照片。
    我知道,从今天起,启尧“老靠”这个帽子就摘了,他们的脱贫就没麻哒了。
    没麻哒,这本是一句关中方言的,此时从我心里悄然溜出来。我感到,作为一名驻村干部,心里甜丝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