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6年09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县河口村的“香菇达人”
文章字数:712
    本报讯(特约记者 李治军 通讯员 张祥海)9月3日,走进商南县过风楼镇县河口村小沟组的一个山洼里看到,由“香菇达人”丰选兵带领合作社栽培的5万袋反季节香菇已开始生产,每根棒上结有二三十个香菇,都是花菇,如朵朵花伞般惹人喜爱,遮阴网下,一眼望不到边。
    丰选兵19年前就开始种香菇,6年前在离家约10里外的过风楼镇小栗沟村发展反季节香菇,因缺技术和销路,第一年赔了。之后,他把基地挪到家门口,平均每年都要栽培5万袋。由于从事的时间长,加上经常到外地学习,技术上不断更新改进,所以他栽培的香菇产量高、质量好。发展中,他投入17万元在自家房屋东侧修建了150立方米的冷库,购置了2000个塑料框,便于生产和保鲜。他还牵头成立了丰达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社员30户,其中贫困户23户,5户以资金入股,其余以劳务入股。该基地规模越做越大,有时也卖袋子,按流程把香菇袋培养好后,卖给商州、丹凤和本县的农户。今年春天,由合作社牵头租下了小沟组40亩地,规划建设40个棚,能放30万袋香菇,目前正在建棚。
    销售上,丰选兵可以说是“电商通”,几年前,他的香菇就上了“中华香菇网”。“网上可以了解行情,可以讨价还价,90%的货是网上卖出去的。”丰选兵介绍,“自己有箱式货车,网上谈好后,很快就运出去,全部卖鲜菇”。更让人觉得新奇的是,前两年,他的货大多销往日本和韩国,且利润较高。
    采访中,感觉丰选兵就是个“香菇达人”,很自信、很成功。据了解,近年来,他年均收入20万元。同时有力地带动了乡邻们致富,组建合作社后,23户贫困劳力在基地务工,从事建棚、装袋、烧蒸汽炉、摘菇等工作,每天净工资100元。贫困户王大荣、丰青枝利用合作社的大棚,每户买了1万袋,免费获得技术,自己管护,预计今年能收入2.5万至3.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