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6年09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一个刑侦老兵的风采
文/图 记者 谢 非
文章字数:1708

  犯罪现场的勘验一直以来都为警方办案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支撑,正是这些物证为整个案件的破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丹凤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技术中队中队长王龙,是当地现场勘查一线孜孜不倦战斗的老兵了。20年的刑侦风雨,他凭着一腔正气和永不言败的执著参与破获多起大要案,深受社会好评。
  委以重任进刑侦
  1997年,王龙从陕西省人民警察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峦庄派出所,一年过后,王龙因为突出的表现,被调进县技术中队。但是当他报到后才发现,原来负责现场勘查的警员已经调离,没有人教学,没有人传授经验,王龙只能凭着自己在警校所学开始啃这块“硬骨头”。白天负责出现场,晚上一有空就抱着相关专业的书籍学习,弥补自己业务上的不足。每次出警,王龙带的东西总是最多的,相机、光源五六样,多则十几种。刚参加工作那会,王龙拍照用的还是胶卷相机,回来之后还要负责冲洗。“干我们这行,需要的知识面要非常的广,非常杂,物理、化学等等,干的久了,各种技能都能学到一些。”王龙说。那时候,王龙所在的技术中队只有三人,他负责跑现场,有时候还要给法警帮忙解剖尸体。在王龙看来,这些平凡的日子尽管辛苦忙碌但也充实。
  随时出警到一线
  “一有案件发生,我就有一股要破获的冲动和执着,因此随时保持出警状态。”王龙说。2004年12月的一天晚上10点左右,王龙接到出警命令,地点在寺坪镇的东坪村。由于那个村子不通车,全部队员只能绕道徒步爬山才能到村子。当时天上下着大雪,四周的能见度很低,警员们只能硬生生的踩出一条路,翻过两座山头,在步行了两个多小时之后,王龙他们终于到达了村子,此时已经是凌晨。王龙并没有休息,而是立刻投入到工作中,因为对犯罪现场的调查取证贵在一个“快”字,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提取证物,帮助刑警确定案子的性质和破案的方向。案子是一起投毒案,每次有命案发生,王龙感到身上的压力是巨大的。由于受害人比较多,关系错综复杂,王龙吃住在村里,一直找相关的证据。最后在一个被害人的口袋里发现了一个柿饼,经过他仔细的检查,发现柿饼就是这些人中毒的根源,经过对柿饼来源的侦查,最终破获了这起扑朔迷离的案件。王龙感慨地说:“实际上,并不是我们在主导自己的工作,而是罪犯在主导我们的工作。犯罪分子在哪里,我们就要找到哪里,不管是什么地方,警情就是命令,都要及时到达。”
  抽丝剥茧找真凶
  2015年临近年关,峦庄镇发生了一起恶意纵火案件,为了尽快平息群众的恐慌情绪,王龙经过在现场仔仔细细的检查,在屋后起火点附近发现了一个烧毁了的空奶粉罐。但是奶粉罐烧毁严重,很难查出什么有用的信息。王龙带领技术人员通过特种照相法恢复了奶粉罐上有用的信息,为日后破案提供了有力的物证。在随后的走访中,王龙发现了有户人家正是使用的同样的奶粉,但是面对这户人家积攒的多达40多个奶粉罐时,王龙和队员没有放弃,他们一个一个的甄别,终于找到了同一批次的奶粉罐。随后,王龙和队友乘胜追击询问奶粉罐的去向。经过主人的回忆同村的有个人曾经拿走过两个,在对犯罪嫌疑人询问时,王龙发现嫌疑人手上有烧伤,同时在他的一件衣服上有被烧过的痕迹,最终确定此人就是罪犯,从而顺利的侦破此案。王龙就像一名医术精湛的医生,总能发现病痛所在,找准突破口,对症下药,及时破案,有时为了寻找证据在现场一待就是十来天,而这些对于他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
  练好身体出满勤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个刑侦老兵,常年昼夜出勤,没有身体保证是不行的。王龙在不多的空闲时间,把骑自行车作为加强身体锻炼的唯一运动。他曾经两次参加过商洛的环秦岭自行车赛业余组的比赛,但由于工作的原因,他平时并不会进行长途骑行。平时他一有空就约上几个骑友,在县城周边骑行。有时约不到人,他就一人骑着车,四处看看风景,对王龙来说这是紧张的工作之余,能让他彻底放松的一种途径。“骑车出去看看风景,既可以锻炼身体,也是一种释放压力的办法,很想骑车出去远行,但是从来没有休过年假,也只能在心里想想了。”王龙笑道。
  工作近二十载,嘉奖几乎每年都有,但面对这些名誉,王龙则显得很谦虚。“我只是在做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已,我们搞技术工作的所做出的结论,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所以时刻保持认真的态度,来不得半点虚假。”王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