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6年10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文旅融合焕发古镇容颜
文/图 记者 吕丽霞
文章字数:2234




     
    八十年前,经过蔡川整编的红二十五军经庵底出老君峪,避开龙驹寨,沿丹江而上,夜晚宿营小有名气的棣花街道一线,虽然只是途经,但红军良好的军纪作风给当地群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在当地为红军树起了良好的形象。如今,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当年的亲身经历者已风流云散,当年的垂髫小子如今已垂垂老矣,但口耳相传,红二十五军的美名依然在坊间流传。随着历史的变迁,当年贫瘠的小镇如今商业繁盛,物阜人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铭刻在记忆深处的故事
    1934年12月9日,隆冬寒天,一支衣衫单薄的队伍从老君峪出来后,沿着丹江而上,直奔棣花,夜色降临,衣衫褴褛的队伍走到棣花街和茶房街道,便在这里安营扎寨。当时,由于国民党的反动宣传,红军来时,棣花街的群众大都吓跑了。想着红军身上的衣服无法御寒,匆忙逃到山上的染匠李兴来心一下子沉了下来。他家院子里还晾着些布,这些都是别人送到染坊来染的,如果没了,他就要倾家荡产了。忧心忡忡地过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打听到红军走了,李兴来一路跑回家,推开院门一看,院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染杆上的布匹被收到架板上,叠得整整齐齐。他清点了一下,一匹也不少,李兴来这才喜笑颜开。他和邻居们互相奔走相告,红军的纪律就是严,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这是真的!
    红二十五军在棣花,一方面严格自律,另一方面还抓住一切机会宣传党的政策,从思想上触动了当地的群众。棣花街旁坐落着两座金壁辉煌的庙宇,即二郎庙。二庙兴建于金代,风格独特,宏伟壮观,是当地标志性建筑,红军在此宿营的当晚,在二郎庙的山墙上留下了“为创建陕西苏维埃政府而战”“建立陕西苏维埃政府”两幅标语,斗大的黑字耀眼夺目。红军走后,国民党反动派勒令铲除这两幅标语,因为红军良好的纪律作风,也由于红军的宣传深入人心,群众不忍毁掉红军的东西,就刷上一层白土掩盖,以此保护下来。
    第二天,中共鄂豫陕省委率部离开棣花之前,针对国民党的反动宣传,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司令部、政治部”的名义,颁发《关于商业政策问题》的布告,诚告各商户和广大群众:“务望各商户各安其业,莫信谣言。国民党豪绅反动污骂红军为匪,命令商户逃避我们,以致我们所过之地,往往商户十室九空。这样使商业停滞,商人吃亏,群众买柴买盐都不便,这完全是国民党的罪恶,本军特号召大家起来反对破坏商业的国民党。”同时申明“苏维埃商业政策的原则是保证贸易自由,反对奸商,取消一切苛捐杂税厘金关卡,实行统一的累进税”。“凡军阀、官僚、卖国贼汉奸、民团首领以及反革命分子所开之商店一律没收。”“红军没收反革命商店之物产,当即将一部分分给当地穷人。”还特别宣布:“凡没有参加反革命的商店,如能遵守苏维埃法律,仍保证其继续营业。凡没有参加反革命的行商,在红军行动境内,准其运输行走。”《关于商业政策问题》布告的发布,对于开创新区,稳定民心,促进当地的物资交流、保护当地商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小镇迈开新步伐
    转眼间,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享受到改革开放春风的棣花人在深厚的商业氛围的熏陶下,开始大力发展经济。
    那个时候,大面积地区种粮还是主业,棣花镇的群众却在水源丰富的丹江北岸发展起了莲菜,几百亩的莲菜地,承载着农民致富的希望,也让棣花再次美名远扬,每年到春节前,棣花的集市被称为“莲菜集”,一街两行全是莲菜,东到丹凤县城,西到商州的孝义等地,群众都到棣花集上买莲菜。在当时的许家沟、西三塬等地,群众自发地种植起经济效益较高的葡萄,一时间,这些专业村几乎每家都有几亩地的葡萄园和其他水杂果,每到夏季,棣花镇、商镇以及夜村的集市上,棣花的葡萄占据着重要位置,而当时红火一时的丹凤葡萄酒厂,收购葡萄的车辆则早早开到了果园旁,没黑没明地收购葡萄。肉猪产业、养鸡产业这些零星的规模不大的产业,却成为群众日常收入的重要来源。
    那时,312国道刚修好,棣花的商业中心从原来的老街道移到了312国道边,一时间,312国道两旁一间间门面房建起,当地的蔬菜瓜果,外地的服装小百货,全部涌入新街,新街俨然成为商业中心。
    由于当地人经济头脑灵活,商业发展迅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这里已经成为一个商业体系健全、经济相对富裕的在丹凤县有名的大镇,涌现出了一个个“万元户”。脱胎换骨打造美丽乡镇
    棣花镇脱胎换骨的变化,来自于2011年县政府的一个重大决策。2011年,丹凤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实施“四大重点区域”开发的战略部署,在沿丹江河谷沪陕高速一线,打造棣花文化旅游示范区,从那时开始,规划、设计,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到2014年9月,棣花揭开神秘的面纱,开园面世。
    如今的棣花,成为商於古道上一颗灿烂的明珠。千亩荷塘、贾平凹文学艺术苑等景点吸引着外地游客前来观赏,当年红二十五军曾住过的老街修旧如旧,成了一条繁华的商业街,使昔日的商业繁荣得以体现。聪明的棣花人又一次找到了经济发展的机遇,一些外地打工者纷纷返回家乡,盖起了古朴的客栈,办起了农家乐以及各种当地特色食铺及旅游产品经营店。一些中老年劳动力纷纷涌入园区打工。棣花景区旅游的兴盛,带动了当地的餐饮业,也使当地特色农产品热销,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农产品在这里找到了市场。
    如今的棣花,依然是丹凤县一个经济富裕的大镇,农村几乎家家建起了两三层楼房,劳务和经商、核桃等林果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镇域经济发展走在全县前列。
    如今的棣花,人们心怀对共产党的感激,仍然惦念着红二十五军流传在乡间的故事,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过着自己的新生活。闲暇之余,他们也会对儿孙们感慨,有当年这样好的军队,国何愁不强,民何愁不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