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6年10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党员示范带动产业发展支撑
——三岔河镇七星村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文章字数:1831
    刘建军
    商州区三岔河镇七星村党支部按照“党组织引领、合作社服务、党员示范带动、产业发展支撑”思路,层层分解任务把扶贫责任担起来,推进产业扶贫把增收支柱筑起来,突出工作重点把脱贫对象扶起来,狠抓光伏发电、樱桃核桃种植、劳务输出、养殖和中药材发展五大主导产业,大力实施水、电、路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全面落实各项政策兜底措施,脱贫工作取得实效。
    抓宣传教育强化脱贫信心
    深化宣传教育,增强脱贫动力。村党支部一班人坚持在脱贫攻坚一线带头干、领着干、帮着干,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教育引导,通过通俗易懂、耳熟能详的扶贫宣传教育,面对面谈心交流,不断增强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让他们心热起来、劲鼓起来、手动起来,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
    搭建学习平台,增强脱贫能力。充分发挥广播、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微讲堂”等平台作用,定期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党建知识和致富技能,特别是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和市区农业技术专家专题培训樱桃科管、香菇种植等实用技术,进一步提升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水平。今年以来,先后开展农业科技宣传培训4场次,向农户发放科学种植等书籍600余套。
    学习先进典型,增强信心决心。组织村上党员代表、致富能人赴市内洛南、丹凤、商南、山阳等县和贵州六盘水考察学习脱贫攻坚工作先进经验,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大讨论和“身边人谈身边事”活动,引导群众正确认识脱贫攻坚形势和自身发展优势,进一步增强了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
    抓党建引领促示范带动脱贫攻坚,支部当先。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村党支部以“抓党建转作风促脱贫”专项整治为契机,创新载体抓党建,健全机制转作风,真抓实干促脱贫。
    推行清单管理。按照“融入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思路,坚持“支部引领、党员带头”,从党员实际出发,细化脱贫责任清单,进一步明确党员带头学用科技、发展产业、结对帮扶等方面的责任,全村共落实责任党员15名,有力促进了脱贫攻坚工作进程。
    强化组织引领。将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党员干部组成临时党支部,按照“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和“产业相同、行业相近”的原则,建立“光伏发电、樱桃核桃种植、劳务输出、养殖和中药材发展”五个党小组,分别由5名支委包抓五大产业,实现各个产业链上党组织全覆盖。
    狠抓结对帮扶。扎实开展“党员承诺亮牌、为民服务争星”活动,组织村干部、包扶干部、党员示范户、产业大户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每个贫困户至少有一名党员结对子、两名市区干部包抓,帮助制定发展项目和脱贫措施,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做到不脱贫不脱钩,确保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注重党员管理。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定期组织党员集中活动,着力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发展成党员,通过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产业发展、贫困户脱贫。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利用流动党员返乡探亲之机,采取上门探望、谈心谈话、“党员活动日”、关爱留守老人等形式,教育引导流动党员先富帮后富、脱贫共致富,村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抓五个一批强化脱贫支撑
    村党支部根据贫困户类别和差异化需求,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引导群众多渠道、多元化脱贫致富。
    发展主导产业。村党支部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认真调查研究,综合分析产业扶持政策和本地资源优势,及时确立“光伏发电、樱桃核桃种植、劳务输出、养殖和中药材发展”五大主导产业,引导帮扶贫困户主动对标发展产业户均1-2项,确保贫困户户户都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
    创新带动模式。积极探索推行“龙头企业+贫困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劳务协会+农户”等脱贫模式,坚持以田野现代农业园区为龙头,与76户有养殖意愿和能力的贫困户结成对子,发展土鸡散养;以智福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带动贫困户种植中药材等经济作物400余亩;以光伏发电项目为平台,建设300KW分布式光伏电站,带动100户贫困户年均收入2500元左右;以商洛商会和商州驻西安办事处劳务工作站为依托,成立劳务输出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提供技能培训,实施订单式劳务输出90人。
    全面兑现政策。对居住偏远、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的群众,积极实施易地搬迁、危旧房改造和综合整治140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对因学返贫的群众,积极利用教育、扶贫、民政等部门助学资源,实施教育脱贫3户13人;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优先安排到护林员、保洁员等公益岗位就业1户3人;对因病返贫、缺乏劳动力的群众和低保户、五保户,用差异化社保政策实施兜底脱贫65户12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