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6年11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龙头带动促脱贫
——丹凤县培育龙头企业带动脱贫攻坚纪略
文章字数:3038

    本报记者 赵有良 王涛
  开栏的话
  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商洛市第四次代表大会,是我市在全面深化改革、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开好这次大会,对于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如期实现脱贫目标,乃至未来商洛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为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隆重热烈的社会氛围,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充分调动全市人民团结一心建设和谐美好家园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本报从即日起推出《喜迎四次党代会追赶超越看商洛》专栏,集中宣传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全市“五个文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典型经验,各基层党组织创造的新鲜经验和实践突破;重点宣传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巨大变化;突出宣传全市“抓党建、转作风、促脱贫”以及工业经济、项目建设、现代农业、旅游三产、新型城镇化等方面取得的新成就。
  随后,本报还将推出《我看党代会》《聚焦党代会》《走基层看变化》等系列栏目、板块,整合全媒优势,凸显宣传效果,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第四次党代会的精神上来,进一步振奋精神、鼓舞士气,践行“五个扎实”、努力追赶超越,为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新商洛而不懈奋斗。
  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龙头企业内联千家万户,外接国内外市场,在经营中发挥着连接市场与农户的桥梁纽带作用,它既是加工销售中心,又是市场信息扑捉筛选中心,还是科技推广服务中心。丹凤县通过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把分散的贫困户联系起来实行集约化经营,以此促进贫困户劳动力与农产品两个资源转化,使大量的农产品得以消化、增值,让贫困户真正得到了实惠。
  利益共享 反哺共生
  又见炊烟起,鸡鸣树林间。10月27日,走进丹凤县龙驹寨街道办赵沟村,青山围绕,瓜果豆架,小桥流水,对面山梁上成千上万只鸡悠然地觅食、引颈高歌,一座座现代化的鸡舍错落有致地依山而建;一块块脱贫攻坚的宣传牌格外显眼。整个村庄一片温馨、自然,犹如走进了一幅山水画卷。
  赵沟村位于丹凤县西北2公里处,全村21个村民小组、792户2853人。全村以坡塬地为主,土壤呈沙性,尤其适合瓜果豆类生长,有着“赵沟徐沟,北瓜豇豆”之说,是远近闻名的瓜果之乡。可由于不成规模,加之近年大多村民外出务工,这块白菜地成了“空菜心”,今年初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236户717人,成为当地党委、政府迫切解决的问题。
  今年3月份,华茂牧业公司经过一番调研,看中了这里的山山水水,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形式在这里建立了3个养殖合作社,流转土地240亩,建成了10万只肉鸡养殖基地,组建了三个散养鸡养殖合作社,让赵沟村的贫困户通过土地租金、打工、入股等形式得以实现增收。
  华茂牧业集团是一家从事肉鸡加工生产的民营企业,在省供销集团的支持下,丹凤县扶持该公司探索了“政府(供销社)+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经营模式,由省供销集团为华茂公司注入扶持产业资金,由华茂公司组建合作社,为贫困户统一设计鸡舍、统一供应鸡苗、统一供应饲料、统一技术管理、统一保价回收,把贫困户的风险降到最低,实现政府(供销社)、企业和贫困户三方共赢。
  “合作社前期投放的5万只鸡已经出栏,每只销售价格在100元左右,已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除掉成本,赚到的钱在年终都会打到贫困户的账户上。”采访中,赵沟村党支部书记赵丁民欣慰地告诉记者。据介绍,随着贫困户的不断加盟,丹凤华茂牧业团队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也日益强大。目前,华茂公司在丹凤县12个镇办建成肉鸡养殖大棚936个,肉鸡养殖加工能力达到5000万只,带动农村1000余户从事肉鸡养殖、加工运输等相关产业,户年均纯收入5万元以上。
  今年,华茂公司又投资6500万元,建成了年产1万吨鸡肉熟食品的十三坊食品有限公司,公司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及国家农业部专家团队合作,以华茂三黄鸡为主料,以商洛山中的名贵药材山茱萸、天麻、香苜蓿等为佐料,研发了四大类近百种产品,投产后年新增产品销售收入3.6亿元,利润总额3650万元,可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400多人。
  把贫困户拴在产业链上
  在武关镇武关河畔,一排排整齐的日光大棚格外抢眼。大棚内圣女果、紫色茄子、红色辣椒、各色花卉争奇斗艳。这就是丹凤县民乐现代农业科技园。
  10月27日,公司董事长魏万林正在忙着和贫困户签订协议。按照政府(扶贫开发公司)、企业、银行、第三方鉴定机构、贫困户五方协议,民乐公司将绑定扶持的贫困户的扶持贷款指标作为合作社产业发展金,按照5%、6%、7%分三年给贫困户分红。这样,贫困户三年内可以获得公司9000元的补偿。
  武关镇南坪村东沟七里砭组的李军民,家里有5口人,老人和妻子身体一直不好,还有两个孩子上学,家里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去年,他放弃多年在外打工的生活,回到民乐公司打工,一年工资收入3.6万元,年底还有不少于400元的分红。这样他的收入不仅没有少,还趁着闲暇时间照顾了家务。像李军民一样,附近三镇460户贫困群众从民乐集团发展中分享到多项实惠,部分群众还得到土地流转所带来的收益。
  伴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壮大,民乐公司利用丹凤县城每年加工核桃仁产生的大量废弃的核桃壳,建立了活性炭加工厂,通过引进优质滤料技术,将核桃壳炭化过程产生的热气通入蔬菜大棚,为冬季蔬菜生产提供热量,实现了企业间的融合协调发展。同时,公司建起了果蔬采摘观光园和垂钓园,建成了集“观光、游玩、采摘、餐饮”一体的观光休闲现代农业园区,使更多的农户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来,企业进入了良性发展循环。目前,民乐集团已成为集石油经营、生态农业、农副产品加工及冷链物流为一体的集团公司,固定资产1.3亿元,安置劳动力450多人,其中残疾人50人。下一步,魏万林计划用3年时间再扩建优质大棚蔬菜基地2000亩,安置2000人就业,惠及更多当地农户。目前,在丹凤县像华茂、民乐这样的龙头企业有18家,正带动着全县1.08万户贫困户脱贫增收。
  龙头带动发挥雁阵效应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解决分散的贫困户适应市场,进入市场的问题,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难点,关系着脱贫工作的成败。农业龙头企业则具有开拓市场,赢得市场的能力,是带动脱贫攻坚的骨干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户找到龙头企业就是找到了收入来源。龙头企业带领农户闯市场,可以有效降低市场风险,减少结构调整的盲目性,同时也可以减少政府对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的行政干预。龙头企业经营过程中对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和产业结构,带动农户致富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一方面企业发展急需资金扩充实力,另一方面贫困户需要产业。要想获得扶持项目和资金,企业必须带动与资金相匹配的贫困户以及相关产业。”丹凤县扶贫局局长杨丹军说,民乐公司就是获益企业之一,由于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表现突出,经过政府和第三方机构调查和确认后,今年扶贫部门拿出了200万元支持企业的发展,条件就是这些资金的70%必须用于发展扶持贫困户相关的产业。前不久,民乐公司就拿出140万元资金发展袋料香菇18万袋,免费发放到阳阴村71户贫困户手中。香菇收获时,再由民乐公司按照高出市场价2毛钱的价格回收。其余60万元由企业自由支配,发展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这一模式不仅使企业进一步壮大,也有效带动了更多的贫困户,使贫困户有事可做,有业可创,让企业的命运与贫困户紧密相连,形成良性循环。这种利益联结机制让企业与农户相联系,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发挥着带动全县农户增收致富的领头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