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6年11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镇安有朵雪樱花
文/图 辛恒卫
文章字数:3371

    深秋季节,走进镇安县雪樱花魔芋制品有限公司,扑入眼帘的是壮观的场区大门和一排排整齐的车间厂房,院子里的水泥地面干净整洁,四周花坛的草木郁郁葱葱。成立于2000年7月的雪樱花魔芋制品有限公司,现有员工96名,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11名,是一家个体私营企业。注册生产的“雪樱花”牌8个系列30多种魔芋食品,已销往青岛、上海、北京、重庆、武汉、西安等20多个大中城市,年实现产值7000多万元。
    十几年来,公司始终坚持以“创新思维谋发展,引领群众奔富路”为己任,艰苦创业,顽强拼搏,走出了一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互利双赢致富路。
    创业之初
    十六年前的一个暮色苍茫的傍晚,从镇安县新城社区表功铺不远的豆腐崖,通往县城的蜿蜒而崎岖的公路上,已没了其他行人,只有一辆装着五十多袋魔芋精粉的架子车在缓缓地行进,轮轴嘎吱嘎吱的声音在苍茫的暮色中格外刺耳。拉车子的是一位30岁左右的青年,虽然山野里冷风飕飕,但大滴大滴的汗珠仍然顺着他的脸颊直往下淌,那位拉架子车的青年叫高锋,是镇安县雪樱花魔芋制品有限公司经理。他的雪樱花魔芋制品有限公司,接受了县城几家食品店的订货,要求把五十袋魔芋精粉赶在国庆节前送到食品店里。
    镇安县雪樱花魔芋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7月。创办之初,与其说它是一个魔芋制品有限公司,倒不如说它是一家手工作坊更为合适。因为公司里仅有四五个员工,十几个大铁盆、七八个竹筐子和一台魔芋制粉机外,再没有其他像样的机械设备了,大部分工作都要靠手工操作。但是,这家不起眼的作坊,却以其质量好、价格低、信誉好而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和重视,省内不少食品加工企业找上了它。而公司总是千方百计满足客户的要求,并坚持送货上门。这不,今天员工们忙得谁也抽不出身,为了信誉,经理高锋亲自拉着架子车上路给县城几家食品店送货上门。从公司的场地到县城8里来路,那时路没有硬化,还是沙土路,凹凸不平,为了信誉,他不歇气地向前向前……终于在晚上9点钟,将魔芋精粉送到了几家食品店里。这是2000年冬,高锋创业之初的一幕。
    就这样,一个不大的作坊,由创办之初公司在豆腐崖租赁的两间房子,到2002年3月搬迁到镇安县结子乡租赁了8间房子,一辆快进博物馆的架子车和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高锋渡过了创业之初艰难的时光。靠土炉灶烘烤魔芋片制做精粉,是他们公司成立之初生产魔芋精粉的唯一选择。由起初的50个烘烤炉,年生产魔芋精粉10吨,到后来150个烘烤炉,年生产魔芋精粉50吨,在山城镇安开始有了点名气。
    组建团队
    2004年,镇安县委、县政府吹响了在镇安大力发展魔芋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号角。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高锋魔芋制品有限公司做大做强魔芋食品带来了新机遇。
    2004年3月,经过四年土法上马生产魔芋精粉的成功经验,高锋筹资600多万元,在镇安县午峪沟口征地7亩,建起了规模较大的魔芋制品有限公司,购回了一套年产400吨精粉、微粉的生产设备,从而代替了土炉灶烘烤魔芋片制做精粉的土办法,企业的员工也由公司成立初的四五个人增加到三十多人,新设备的投入生产,使企业的效益明显提高,年实现产值近千万元。
    在创业的实践中高锋悟出了一条道路:过去是讲“船小掉头快”,是心有余悸的表现;而今面向市场,风急浪大,船小易翻船,只有再扩大规模,组建联合舰队才能乘风破浪,在市场经济的大海里驶向胜利的彼岸。
    2010年高锋再次筹集资金1200多万元,在镇安县午峪沟工业园区内征地15亩,建起了年生产能力1000吨的魔芋精粉,微粉加工厂,购买了一套国内先进的魔芋制品加工生产设备。随后又以“镇安县雪樱花魔芋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坚持走“专注品质、多元扩展”的发展路子,先后成立了雪樱花物流公司、电子商务公司、素食加工厂、魔芋研究所等6家企业,同时还先后创建了一个魔芋协会,成立了龙源、惠农等魔芋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了全县1.1万农户从事魔芋产业,让贫困户家庭的160多名剩余劳力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公司的壮大,业务的急剧膨胀,使高锋更加繁忙,他经常很难得睡一个囫囵觉,很难得在家里与亲人吃上一顿充满亲情的饭。他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办公室里,花在了南来北往的路上。
    高锋也清楚的看到,公司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于是,他先后几次向社会公开招聘各类人才,并积极参与政府举办的“再就业工程”招聘活动,招聘了一大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大中专毕业生,他们乐于奉献的精神和雷厉风行、无私无畏的优良作风与出色的专业知识相结合,适应了企业高速运转的需要。高锋同时也意识到,企业上规模、上档次,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广大员工的协力同心。2010年9月,镇安县雪樱花魔芋制品有限公司建立了党支部、工会、团支部,成为镇安县第一家党、政、团齐全的个体私营企业。高锋表示,公司成立了党支部、工会和团支部,旨在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工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及共青团的青年先锋队作用,团结和依靠全体员工,形成合力,使公司的管理水平跨上了新的台阶。
    创新模式
    为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双赢致富目标,高锋的公司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探索企业与农民互利双赢的发展思路,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联结利益链条,利益是企业的永恒追求,高锋的公司通过流转土地、吸纳就业、入股分红等多种方式,把贫困户牢牢联结在产业链上,实现多渠道增收。流转土地得“租金”,公司共流转农户土地1500亩,每亩每年支付租金500元,贫困户年实现稳定收入75万元;劳务打工得“薪金”,公司收纳68户贫困户就业打工,贫困户户均年实现稳定收入22180元;订单生产得“定金”,公司与780户贫困户签订了保底价收购合同,贫困户户均年实现稳定收入13500元;资金扶持得“股金”,公司积极参与县委、政府开展的扶贫攻坚“三带四联”活动,优先接纳118户贫困户资金入股,按照8%的收益每季度定期给贫困户分红,解决了部分贫困户发展产业短期无效益的收入问题。通过广接贫困户与企业的利益,有效助推了全县脱贫攻坚步伐。
    二是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利益是双赢的桥梁。多年的市场经济发展,贫困群众因资源、技能、病灾等各种原因,处在社会最底层,只有让贫困户和企业同坐一条船、同吃一锅饭,他们心中才有底,生活才有信心。于是,高锋的公司通过落实权益、收益、政策“三保障”和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施肥、统一订单、统一技术“五统一”,让企业、合作社、农户携手发展产业,并肩应对市场,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近年来,公司先后出资100万元培训了210名专业技术员,分布在各个田间地块对农户种植魔芋全程指导;每年种植魔芋前与镇村、合作社和农户签订保底价收购合同,消除了农户怕产品难销售、价格不稳定的后顾之忧,从而实现了我发展你脱贫的双赢目标。
    三是为企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科技是产业发展的台阶。魔芋因其适应性强、产量大、利用价值高等优势在镇安县种植历史悠久,其除了食用、保健外,还在医学、化工等方面也有广泛的用途。公司先后聘请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学院、商洛农科所等大专院校专家教授,组建成立了科技攻关小组,研发了魔芋林下套种、生产烘烤、多糖胶囊等省市科研成果10多项。其中在板栗、核桃林下套魔芋,实现了两项产业良性循环,互补双赢,仅此一项,全县魔芋种植面积扩大到1.5倍,产量由过去亩产800公斤提升到1200公斤;魔芋片干制技术的研发应用,缩短了魔芋烘干时间,提升了精粉质量。
    回报社会
    高锋常说,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支持,离不开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党的好政策才有了他的今天,公司的钱取之于社会,应当回报于社会。
    2008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高锋从电视上看到灾区群众的痛苦场面,立刻捐款2000元;自2005年以来,在共青团镇安县委和镇安县企业家协会开展的扶困助学行动中,高锋的公司先后捐资近10万元,救助45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在采访中,高锋说:“把最需要的支持给予未来,这是今天的青年企业家应尽的义务和职责。”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和顽强拼搏,公司先后被陕西省农业厅评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商洛市扶贫济困先进企业、镇安县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市、县农发行“金融信誉AA级企业”、镇安县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重合同、守信誉”企业。2012年10月,高锋被县人大推选为商洛市人大代表;今年10月,镇安县雪樱花魔芋制品有限公司,被商洛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商洛市唯一一家企业出席了全省精准扶贫座谈会,高锋在会上介绍了企业扶贫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