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6年11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想起父亲
雷峰山
文章字数:1074
     
   今年农历11月10日是父亲诞辰100周年纪念日。父亲生于商县板桥雷村,一生奋斗打拼,逝世于2009年12月15日,享年94岁。
    父亲年轻时一表人才,高高的个子,身板挺直,小时候在老家上过一年半学,十几岁就进城给人当学徒,扎住脚后,把妻儿家小带进了城,先是租房居住,后购了街道几间旧房,经翻修改造,厦子和上房用作居住,临街房屋经营百货。那时交通不便,进货主要靠父亲翻山越岭从西安往回挑。上世纪四十年代,父亲又在县城附近购置坟地,历尽艰辛把乡下去世的爷爷、奶奶安葬在县城郊区。解放后,国家实行公私合营,父亲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带着门面房和全部货物投资合营,先后从业于四皓墓、东街、西街商店,最后退休于北新街商店。
    父亲走过的道路完全是今天农民进城打工创业的道路,但在二三十年代的旧社会,那是多么的不可想象!不仅要冲破乡土观念的束缚,更要有血性男儿的意志和勇气。可以想象,如果不是父亲早年带我们进城,也许我们和许多同龄人一样还在乡下徘徊。
    那时候,我们家里孩子多,要上学要吃饭,乡下老人需要赡养,全靠父亲每月的一点工资,父亲省吃俭用,合理安排,一步一步艰难地走了过来,为我们撑起了一个家。父亲在创业的过程中深知文化知识的重要,无论多么困难都尽力支持和鼓励我们上学读书,同时注重孩子接触社会,参加集体活动。记得我上中学时,父亲坚持让我住校,反复告诫我集体生活好,其实那时全班的住校生除我外都是乡下远路的。我们参加工作后,父亲常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导我们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绝不能这山看着那山高。父亲的这些教诲和创业实践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激励着我们的一生。
   父亲自小在外闯荡,退休后也闲不下,又操起了老本行,独自经营门店多年。父亲八九十岁都不服老,1998年和2003年先后去了汉中、延安、黄陵等地观光旅游。记得到汉中是我陪父亲乘飞机去的(那时乘坐飞机是相当稀少和奢侈的事情),飞机沿着秦岭山脉低空飞行,巍峨壮丽的群山和层层叠叠的植被尽收眼底,父亲开心极了,回来后总是津津有味地讲述给家人和亲友。
    父亲晚年专注于养生保健,练功按摩样样精通,无论天晴下雨,一天不落,即使外面去不了,就在家里做;晚上睡觉前总是要把身体拍打按摩一遍,早上天不亮,坐在坑头又开始了。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锻炼,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父亲的晚年生活,老人家身板硬朗、长寿,与此不无关系。
    斗转星移,不知不觉父亲离开我们八个年头了,几年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父亲。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深深地感到,父亲健在的时候我们陪伴的少,和老人家拉的家常少,如今我们已经步入老年,更能深切地体会父亲生平的艰难与辉煌。
    敬爱的父亲,您永远活在我们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