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6年11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明清时期的商洛人口
杨建国
文章字数:1486
    商洛作为地区一级政权组织建置始于西晋泰始二年(266),此时称作上洛郡。北、西魏时称为洛州,自北周宣政元年(578)改洛州为商州,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皆称为商州。
    从西晋设置上洛郡至清代末期,商洛人口一直处于缓慢消长状态。西晋太康元年(280),上洛郡1.7万户,约8.5万人,到隋大业五年(609),上洛郡有10516户,约54683人。唐贞观之后回升,天宝元年至天国年间(976-983),商州仅有5113户(其中主户3763户,客户1350户);徽宗崇宁元年(1102),商州户口增至73129户,162543人。到金泰和七年(1207)商州人口达168481人。此乃商洛人口第一个高潮。
    元末明初,商州屡经战乱,生产力遭受极大破坏,人口锐减。明洪武七年(1374)一度降商州为县,隶属西安府。据《元史》卷六十《地理志·陕西诸道行御史台》中对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统计,整个奉元路(包括今商洛、西安、渭南和咸阳等地区约26县)在册人户33935户,人口仅有271399人,由此推算明初商洛人口应不超过3万人。为了复兴经济,朱元璋采用移民垦荒和屯田的办法调剂人力不足,洪武二十一年(1388)明廷在山西洪洞县广济寺设立移民局。自明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陆续有移民大量迁居商洛,习称“大槐树人”。景泰中(1450~1457),秦、楚、豫、蜀四省饥民纷纷进入荆襄山区垦荒,遭到明廷的禁止与镇压。饥民在刘通、石和尚的率领下,举行起义。成化元年(1465),刘通在湖北房县自立“汉王”,起义军号称10万人,占据东至邓州、西至镇安、南抵金州、北至商州的荆襄山区,扼险设伏,屡败官军。成元六年(1470),明廷调集重兵25万,对起义饥民进行血腥镇压,但大部分饥民为了生存,仍冒死进山垦荒,明廷深以为忧,乃命晋阳都台原杰前往安抚。此时流民思安,愿听编户。原杰上奏朝廷,在荆襄地区增设山阳、商南、镇安、郧西、白河等7县,安置流民。部分移民迁居商洛等县,当地生产也因此逐渐得到恢复。
    历经200多年的休养生息,到了明代中后期,商州达到了第二个人口高潮。据清王廷伊《续修商志》载:到万历年间,商州军民杂户增至3万有奇。以当时陕西户均9人计算,商州人口应有27万人。
    崇祯以后,天灾兵燹迭加,户口凋落。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八进八出商洛山,驰骋往来无虚岁”。官兵围剿起义军,到处制造无人区,凡遭兵火洗劫的地方,“城无完堞,市遍蓬蒿”。据王廷伊《续修商志》载:崇祯十六年(1643)十月,李自成部将袁宗弟、刘体纯等攻破商州城,双方交战中就死亡兵民4.7万人(内含官兵8000多人)。明灭亡前夕,商州户口骤减至7015户,再次跌入谷底。按明代一户约5-6口,可推算商州总人数在3.5-4.2万人之间。接着是顺康年间严重的地震、水灾、冰雹和旱灾等自然灾害,以及康熙朝吴三桂部将在商烧杀抢掠,长期战乱和严重灾荒使商洛遭到毁灭性打击,人口损失非常惨重。据康熙《续修商志》载,康熙四年(1665)人口仅存3512户,约1.7-2.1万人。
    进入清中期,商洛迎来历史上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高潮,
    大量荆襄流民涌入此地进行大规模伐林垦殖活动。据地方志书记载,流民进入时间在乾嘉时期,进入各县时间先后不一,其中商州约乾隆十八年(1753),镇安约乾隆十九年(1754),商南为乾隆二十年(1755),山阳约乾隆三十年(1765),洛南为乾隆四十三、四年(1769-1770)年,柞水(孝义厅)为乾隆四十八年(1783)。流民未到之前,商洛仍属人烟寥落。据乾隆九年《直隶商州总志》载,乾隆七年(1742)商州及镇安、洛南、山阳、商南人口总数也仅为119645人。时人感叹说:“卑州地处山陬,复原辽阔而居民村落隶属零星”,“境内崇岗叠嶂,密箐深林,多有人迹罕到之处”。据道光《陕西志辑要》卷五《商州》中的统计,道光三年(1823)商洛总人数已达到23.9万人,与乾隆七年(1742)相比,人口净增近12万人。如此迅速的增长速度在商洛历史上属首次。清代后期,商洛人口再度增加,光绪初(1875)商州户口增至43122户,人口310794人(《商州直隶州乡士志》),出现了人口史上再一个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