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6年11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诗情话扬州
张琦
文章字数:1908
     
    游历一座城,如同读一本厚重的史书。扬州历史上何等繁华,从春秋战国到唐风宋韵,一路而下。李白匆匆而来,又急急而去,是为送别好友孟浩然远行的,送的离别情义,但留的却是“古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千古绝唱。此后孟浩然去了建德,但他仍怀念在扬州的时光,他说:“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望着李白和孟浩然远去的背影,杜牧闻着萧笛声而来,扬州自此便声名雀起,就连毛泽东主席到此也诗兴大发,亲笔书写这首诗词镌刻于石。“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诗邪?画邪?人间邪!中秋月夜,皓明当空,站在那座历经千年风雨的小桥之上,凝望浩淼江水,仿佛仍能听到那悠扬婉转的萧笛声。小桥、流水、明月、美人构成一幅美妙绝轮的图画,诗人来了怎舍离去呢?小杜诗人便留下了,在扬州一住就是数年,“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多少缠绵惆怅的往事,扬州注定是让他最眷恋的地方。中国的许多地方因人而名,像崔灏的黄鹤楼,李白的凤凰台,王之焕的鹳雀楼,王勃的藤王阁,而扬州,自然是小杜的天下了。
    扬州的明月自古就让人陶醉,小杜愁畅而别,徐凝满怀兴致而来,他是为明月而来,因为“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以致于诗人张祜高呼“十里长街井市连,明月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这一轮明月,照了唐人也照了宋人,更照在今人的心头。王安石看到却是“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出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国人都在嫉妒啊,凭什么扬州垄断了天下明月呢?
    扬州太繁华,也太多灾难,每次的南与北的征战,扬州无不饱含血泪。姜白石一路前行,他看到不再是小杜诗云“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的繁荣盛况,也不是“楼台处处迷芳草,风雨年年怨落花。最是多情汴堤柳,春来依旧带栖鸦!”的美景,当年的“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已全然不在,早被蒙元的战火焚毁,满目疮痍,衰败不堪。呈现在眼前无不是“渐黄昏,清角吹寒,尽在空城”,诗人含泪写下这首忧伤哀婉的《扬州慢》,以凭吊这座被战火蹂躏的柔美秀丽之城。姜白石忧伤而去,青年才俊辛弃疾踌躇满志而来,他一心想北伐以收复河山,但却英雄无用武之地,站在长江边的北固楼上,借酒消愁,感怀激烈,写下千古绝唱:“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因为扬州有着他太多的少年往事,也有着他太多的家国情怀,每每登高眺望,无不有去国怀乡的沧桑之感,此后诗人再也没有回过扬州。
    但扬州这座城市,不负2500年走过的风雨跌宕,有小桥流水,玉人吹萧的倜傥诗情,也有英雄无尽的阳刚铁骨。不仅有风花雪月,更有风骨担当。南宋末年,李庭芝死守扬州,元军为劝降他,派已俘谢太后对他说:“今吾与嗣君即已臣服,卿尚为谁守之”,是呀,皇帝都已降服,你还在为谁守土呢?但铮铮男儿岂有投降之理,城破之后,李庭芝宁死不屈,壮烈殉国。最悲壮的莫过于史可法,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孤军死守扬州,以一抵十,硬是拖住十万清兵南侵,实现了他“吾誓与城为殉”的壮志豪言。至今,梅花岭上仍留有他的衣冠冢。清代诗人张尔荩撰联盛赞“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扬州人无不怀念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他们坚守孤城,明知是要死的,是什么力量与信念使他坚持抗战到底,宁死不屈呢。是“苟利国家生死一,其以祸福避驱之”的民族气节,是“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民族大义,
    更是“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铮铮铁骨,
    是忠心报国为民的拳拳爱国爱民情。这正是
    这座历史名城真正的魂魄所在?所以姜白石
    最后的目光,还是落在蓬勃的红花之上,“二
    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
    药,年年知为谁生”……
    江水泱泱,蜀岗苍苍,扬州的诗情画意,
    不在浩荡的运河水中,也不在皎洁的月光中,
    而是在这平山堂留下来的人文眺望中。平
    山堂,蜀冈之上,当年的文章太守欧阳
    修在山色有无之中,一眼望穿平山
    堂外,看穿千古风流,风流宛在。
    时至今日,驻足于河畔,低首凝
    望,那水中倒影虽然波纹交错,
    但其面目依旧清晰,依稀能看
    到当年的文人胸襟。仿佛看
    到了文章太守在挥毫万字才
    情,也仿佛看到史可法最后一
    饮千盅般铮铮铁骨。
    今日之扬州,已不是古之扬
    州,她早已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城
    市,严然一位风韵十足的美少妇,充满
    着灵秀与朝气。作为一个外乡人,我是多
    么羡慕与留恋,生于斯,长于斯的这方水土。看来“风流并未被雨打风吹去”。我们现在依然能感受到诗人笔下的物华天宝,体味“一段好春不忍藏,最是含情带雨竹”的淡雅与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