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6年11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开好开好药方剜穷根
文/图 赵昌德
文章字数:2096



        “几度回眸疑入画,一弯曲水小桥斜。燕归故里难寻路,眼底丹青别样花。”这是到过柞水县马房湾村的人的真实感觉,也是马房湾村变迁的一个侧影。
    过去,勤劳朴实的马房湾人分布在“一川两梁七岔沟”里,“一川”穷山恶水,“两梁”闭塞无水,“七沟”撒满的是泪水和汗水。如何脱贫致富?一直困扰着村支部一班人。他们组织一批批人外出打工,动员家家户户治坡造林,集资修路改水,却由于各种因素始终无法甩掉贫困的帽子。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号角吹响了。中、省领导来了,市、县驻村工作队来了,帮助村上“找准穷人,抓住穷根,精准施策”,马房湾村如鱼得水,火速行动起来。
    针对十年来该村组织外出打工,邹时真、杨云云等13人不幸葬身异乡的沉痛教训,村上教育群众不能只盯着出门打临工,满足于养家糊口,而要立足本地发展村域经济。监委会主任邹定红现身说法:“以前我办村级养鸡合作社,吸纳股东一次投苗两万只,销路遍及省城,红极一时,只因当时政策机制不完善而倒闭,现在上级来了好政策,何不大胆一试?”一时间,党员带动贫困户、能人带动贫困户,采取入股分红、代养分成的办法,全村成立了6个专业合作社,带动116户贫困户,使394个贫困人口受益。
    家家乐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董事长邹定峰高兴地说:“眼下政策实在好,有技术指导我们放心,有资金扶持我们省心,有干部帮扶我们舒心,舍得一身肉也要把合作社办好、把贫困户带好。”他除带领贫困户发展木耳、香菇、天麻外,打算再租5亩地建鱼塘,绿色循环立体养鸡5000只、养猪300头,为合作社添上新的翅膀。“一河隔断村,歧路入莽林。耕种两相望,上学惊掉魂。”这是长期以来马房湾村群众无奈的呐喊。脱贫攻坚战打响后,针对村民渡河难的问题,马房湾村抓住时机、乘势而上。村支部和市、县工作队共同研究分头实施,一方面动员受益群众义务投劳、自愿集资先修桥墩,另一方面争取有关部门立项扶持。定了的事就要干,可干起来却不像说话时那么轻巧,会遇到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阻力。在修仓库便民桥时,两处选点都需占用村民郑某的土地,工作队正在为征地犯难时,郑某主动提出只要定点离自己家门口近点,愿意无偿让出土地,工作队当场研究,满足了郑的要求,可桥架通后郑某反悔,不让占地修路,村支部书记郑大水亲自调解多次,他都是当面说的好,转身不认账。此事激起众怒,一日,部分群众抄着家伙要去直接施工,事态如箭在弦一触即发,正在开会的村干部火速赶到第一现场化解矛盾,村支书郑大水给郑某摆事实讲道理,村长张国峰拉线定界,包扶干部带领群众理性施工,直到把路修通。事后,群众纷纷传说:“干部为群众办事真是下硬茬了!”马房湾村修桥的热火劲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慈善协会送来了25万元的便民桥补助资金,县财政扶持了15万元修路资金……短短4个月间,该村6座跨河便民桥横空出世,退休老教师姜棉林激动地说:“这是党和马房湾村群众的连心桥啊!”
    “核桃不当家,户户没钱花。”这是马房湾人世世代代的口头禅。他们记得,自从毛主席提出商洛每户种一升核桃开始,到如今老树新枝3000多亩,已成为该村经济的拳头项目,年均收入80万元左右,其中一万元以上的大户103户,占全村总户数的三分之一。可是,近4年来,受倒春寒、伏旱等气候因素和科管问题影响,核桃大幅度减产,尤其是今年核桃全部生虫,导致普遍绝收。只要提起这事,79岁的老人邹世学就泪流满面地说:“核桃瞎了,老天爷啊,我的日子咋过呀?”村支部一班人和包扶工作队成员听在耳里,痛在心中,一个心思就是“亡羊补牢”,选定能人成立了“诗印核桃科管合作社”,吸纳农户为社员,由合作社统一组织科管培训,同等条件下合作社优先收购产品,核桃收益归农户。合作社逐步改良核桃品种,以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减少自然灾害风险,解决社员销售的后顾之忧。合作社组织剪枝、防虫、拓盘、施肥、涂白防寒以来,全村群众看到了希望,离任老支书陈志印说:“我们原来不懂技术只会干着急,谁知道还有这么多的学问,这回心里踏实了。”
    到过马房湾村鹰鸽山的人,都能感受到“鹰鸽山,梅家坪,走丢的狗儿难回门;挣死骡子累死人,石板房子入青云”这首民谣的贴切。针对鹰鸽山、梅家坪90多户人家居住偏僻,改善交通难度大,人畜饮水等天下雨,祖祖辈辈靠肩挑背驮过日子的状况,村支
    部决定实施整体移民搬迁。然而,这里的一部分群众怀旧恋土,咋也不肯搬下山来。村支部、市县包扶工作队商定后,除挨户逐人做工作外,邀请已受益的搬迁户返村用亲身感受说话,用城乡建设的日新月异与该村几十年一成不变的对比说话,宣传党的惠民政策,一团死水终于活了。9个月时间里,该组搬迁安置村民达82%。鹰鸽山村民叶世良搬迁到下梁新城区定居,将自己的林山果树折股入了村合作社,自己开了粮油店,走西安、下湖北从事米面油购销业务,不到一年收入30多万元,还添置了小车,逢人就讲个没完:“现在的政策好得叫人不晓得咋说了,不是惠民政策到位,我永远是个穷死烂干的人,永远是个不知道天有多大的井底蛤蟆……”
    据悉,柞水县即将启动马房湾水库建设,届时该村移民三分之一。这项工程的实施为马房湾开辟旅游产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一个山清水秀、人富景美、鸟语花香的画卷正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