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铁肩担道义 倾情贫困村
——市地税局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文章字数:1770
    胡永
    近年来,市地税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认真履行脱贫攻坚工作职责,坚持产业项目引领,精准扶贫到户的工作思路,将脱贫攻坚工作与税收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推动了包扶村金丝峡镇太子坪社区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包扶的63户贫困户迅速实现了脱贫致富。
    “以奖代补”激发脱贫攻坚新动能
    2016年,为使脱贫攻坚工作进一步提质增效,市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捷亲自挂帅,成立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安排市局班子成员、各直属机构主要领导和13名科室负责人分赴包扶村贫困户家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和致贫原因,征求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建议。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市地税局优化了脱贫攻坚工作方案,除继续实施以前常规的扶贫帮困措施外,决定在太子坪社区重点推行产业项目“以奖代补”包扶模式,即鼓励包扶的63户贫困户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家乐、养殖业、种植业等产业项目,对发展产业项目的贫困户,市地方税务局积极协调扶贫、金融等部门,每户发放5万元扶贫贴息贷款,并自筹资金分类给予奖励补助,养猪每头奖励600元,养羊每只奖励300元,养鸡每只奖励20元,种植魔芋、药材的每亩地奖励600元,办农家乐每户奖励3000元……
    一石激起千层浪。市地税局推行的产业项目“以奖代补”包扶方案,迅速激发了包扶村贫困户的创业热情,调动了贫困户发展产业项目的积极性。一时间,包扶贫困户结合自身实际种植魔芋、培育香菇、兴办农家乐、养猪、养羊、养鸡蔚然成风,快步迈上了依靠发展产业项目实现脱贫致富的道路。2016年商洛市地税局包扶的63户贫困户中有57户发展了1至3项产业项目,实现生产总值180余万元,产业项目预计净收入35万元,人均增收2000余元,为实现快速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壮大集体经济安装脱贫攻坚“双引擎”壮大集体经济安装脱贫攻坚“双引擎”
    在鼓励贫困户独立自主发展产业项目的同时,市地税局还积极引导包扶村发展集体产业项目,为包扶村脱贫攻坚工作安装了“双引擎”。近年来,市地税局先后投入资金50余万元、协调资金280余万元支持包扶村建成了梅花鹿养殖基地、金丝峡涵洞漂流等产业项目,壮大了集体经济,加快了包扶村脱贫攻坚工作步伐。今年,市地税局再次投入产业发展项目资金20余万元,支持包扶村建立了年养殖20万尾冷水鱼的养殖基地和占地200亩的天士力药源基地两个重大产业项目。冷水鱼养殖基地每年可解决10余人贫困户就业,项目收益每年保底有10万元用于发展集体经济、10万元用于包扶辖区贫困户。药源基地实行包扶单位提供资金支持、天士力集团负责药苗供应、进行技术指导、按照保护价收购、贫困户以劳动力入股,日常领取劳务报酬,年终还获得收益分红的运营模式。为加强药源基地管理、提高项目收益,切实发挥药源基地引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作用,市地税局指导包扶村成立了药业合作社,将39户贫困户吸纳为合作社会员,健全了合作社各项规章制度,使药源基地步入了规范化管理轨道。药源基地每年可向提供劳务的贫困户支付劳务费15万余元,人均3000余元;药源基地收益,除每年提留20%用作发展集体经济外,其余全部向药业协会会员分红,预计每年可向每户贫困户会员分红2000余元,成为了太子坪社区脱贫攻坚的龙头产业发展项目。
    多措并举实现脱贫攻坚全覆盖为确保脱贫攻坚全覆盖,使每一个贫困人口都能得到帮助和扶持,市地税局还制定了灵活多样的帮扶措施。大力实施“信息脱贫”。联系商南县电信公司投资30余万元,为包扶村布置光纤线路,对接入光纤宽带和有线电视的贫困户,市地税局每户补助300元,使贫困户能够通过信息网络捕捉商机,利用电商平台进行营销。深入开展“教育脱贫”。向贫困户在读和新录大学生每人每年资助3000元学费,减轻贫困户教育支出压力。精心组织“文化脱贫”。通过第一书记讲党课、驻村工作队政策宣讲等方式,提升社区干部群众文化素养和政策水平;组织开展烹饪技术、餐饮管理、旅游接待、养殖种植等技能培训,提升贫困人口劳动技能水平。广泛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利用“六一”“七一”、重阳节等重大节日,看望慰问留守儿童、老人、困难党员;对因病因灾、无劳动能力、无发展项目的困难户,每户每年发放500元扶助资金。
    市地税局求真务实的帮扶举措增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激发了贫困户的创业热情,得到了全体贫困户的积极响应和充分肯定,在包扶村奏响了一首首干部群众同心协力,积极创业,向贫困亮剑,誓叫日月换新天的脱贫攻坚进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