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柞水“三个五”确保脱贫攻坚稳步推进
文章字数:1185
  本报讯 (特约记者 张 珊 朱恢军)连日来,穿行在柞水县一个个乡村,处处是干部群众开展脱贫攻坚的火热场面,当前,该县上下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目标,真抓实干,狠抓落实,通过聚焦“五个一批”做到精准施策,创新“五种模式”提升脱贫实效,强化“五大机制”推动工作落实,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五个一批”精准施策。柞水县认真落实“五个一批”要求,千方百计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强推移民搬迁,将全县6820户贫困户分别集中在县城、重点集镇、工业园区、农业园区、旅游景区周边安置,已有1231户喜迁新居。突出产业带动,规划启动了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生态旅游等10个产业园区,落实产业项目385个,带动贫困户8314户22061人。注重生态补偿,坚持把生态补偿作为新的路径,严格落实新一轮退耕还林及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涉及贫困户8388户,补助资金791.5万元。狠抓教育脱贫,组织开展各类培训58期,培训贫困群众5598人次;严格落实13年教育全免费政策,惠及13345人,坚决阻止贫困代际相传。做好保障兜底,对需要保障兜底的5042户8999人已落实各类保障政策,落实残疾人补贴2400人,实施医疗救助22261人次,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少。
  “五种模式”提升实效。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实效”的原则,柞水县在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实施了五种脱贫攻坚模式。创新“菜单式”扶贫模式,目前全县已有1.1万贫困户下单“点菜”9600余份,发展各类短平快产业项目1.2万个。创新“主战场”示范模式,在下梁镇西川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园开辟了全县脱贫攻坚主战场,辐射带动全县5000户以上贫困户实现脱贫。创新“挣五金”增收模式,将贫困户脱贫与园区发展捆绑、挂钩,建设产业孵化基地,实现“挣五金”脱贫致富。创新“N+1”带动模式,其中:“N”即公司、能人、党建等主体,“1”即贫困户,目前全县通过互利互惠的方式有效吸纳贫困户8314户22061人。创新“三保险”贷款模式,解决贫困户不愿贷、不敢贷、不能贷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县已发放“农户贷”1.01亿元、“产业贷”797万元。
  “五大机制”推动落实。柞水县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扎紧织密务实管用的制度机制“笼子”,促使脱贫攻坚工作在全省争先进、在全市创一流。建立担当作为机制,鼓励干部在脱贫攻坚中大胆探索,在镇级换届中重用10名脱贫攻坚实绩显著的干部,激发了干事创业积极性。建立抓点示范机制,在抓好产业脱贫示范镇建设的基础上,通过示范引领带动贫困户精准脱贫。建立常态督查机制,建立了县委常委带队检查脱贫攻坚的工作机制,对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开展常态化督促检查,健全了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建立宣传引导机制,健全了立体宣传工作机制,开辟专栏,开设微信公众号,开展评选活动,编印书本,营造了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建立考核问责机制,采取“一周一检查、一月一督查通报、一季一观摩排名授红旗、半年一考核分析挂黄牌、全年一综合考核一票否决”的方式,倒逼各级各部门把脱贫攻坚抓实抓细抓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