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脱贫攻坚的当家人
文/图 王婷
文章字数:1476
马房子村脱贫产业园全貌
和村民一起采收
和专家一起研讨大棚种植问题
秀美马房子村
     
    “作为一村的家长,我要对村民们负责任,一定要带领他们摘掉穷根。”张永有支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认真调研谋出路
    柞水县乾祐街办马房子村脱贫攻坚工作困难重重,既面临地大沟深脱贫无产业的条件限制,又有贫困户基数大、文化程度低帮扶难度大的难题,作为村支书的他深感责任重大,常常晚上睡不着觉,为村脱贫出路发愁。他多次到贫困户家里听取他们的脱贫想法,了解他们的难题;组织包村领导、驻村干部、村两委班子开会讨论,分析致贫原因,商量脱贫思路;带队到其他村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寻找脱贫发展思路;到县及周边作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研究产业发展方向;协调安排村委会、包扶干部、贫困户三方见面会,共同为贫困户量身定做脱贫菜单;经过他的辛苦努力,《马房子村三年脱贫规划》新鲜出炉,“支部+X”的带动模式率先提出,为村脱贫发展指引了方向,为村脱贫产业发展找到了出路。
    埋头苦干作示范
    根据村子的实际情况,张支书通过多方考证,确定大棚种植作为脱贫的支柱产业。在大棚蔬菜建设初期,贫困户顾虑多,参与积极性不高,他便走家串户宣传政策、讲解脱贫模式、分析收益情况。没有建设资金,他便拿出自己的所有积蓄,甚至还向亲朋好友借了10万多元,有好友劝他说:“别折腾了,到时候亏了,你都要变成贫困户了。”他说:“很多贫困户就是这样想的,所以我必须带头干,而且要干好,给他们作榜样。”说干就干,他每天上班的时间到村上处理村上事务,下班的时候就来到大棚,而且他还说服自己的家人亲属、村上干部一起干,正是在他的执着坚持下、辛苦劳作下以及示范带动下,只用了短短10几天的时间,该村88个大棚蔬菜终于赶在种植期前栽种完毕。
    为了降低贫困户的风险,提高贫困户的脱贫积极性,他创新“支部+X”的带动模式,动员贫困户以出资、入股、劳动等形式参与到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中来。多次走访辖区内企业及经济组织,鼓励支持柞水县育野科技有限公司新建香菇大棚100个,带动30户贫困户人口从事香菇培植和加工;指导帮助养殖大户严道礼进行土鸡散养,有效带动其他贫困户从事土鸡散养;积极引进生猪养殖场,带动20户贫困户从事生猪养殖。
    为民解忧得民心
    在脱贫工作中,他多方争取资金,新修通组路、硬化庭院联户路、安置点通路,修便民桥一座,为村民打通致富路。他坚持扶贫先“扶志”,组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300余人次,新购种植、养殖等方面图书5000册,开展读书日活动,引导村民走进农家书屋学技术,提高了贫困户的就业竞争力;他多次跑街办、县民政局、银行、村内企业协调沟通,为8户因教育致贫的贫困户落实了助学金,共计2万多元;为30多名因病致贫贫困户积极申请临时救助、大病救助;与辖区内柞水县豆制品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陕西鹿苑实业有限公司、柞水县育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协会签订用工协议,用工时优先考虑贫困户,为6名有技术有手艺的贫困户解决工作问题;与扶贫办、银行协调沟通,为20户贫困户争取扶贫贴息贷款100万元,有效解决了贫困户资金难问题。
    一年来,他带领马房子村村民不等不靠、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在该村脱贫难度大、任务重、发展思路不明确时,勇挑重担,多方尝试,认真分析原因,制定村脱贫规划,做脱贫攻坚的“指路人”;在该村脱贫产业发展用人之际,率先垂范,带领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一起干,做脱贫攻坚的“领路人”;在脱贫工作中,为村民修通致富路,改善村居环境,提高贫困户的劳动技能,默默奉献,做脱贫攻坚的“铺路人”。在他的带领下,马房子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实质成效,群众生活条件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