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一位全国 劳模的晚年生生活
文/图 胡云山
文章字数:3571





     
    上 篇
    之所以要写一写这位受人敬重但却渐渐被人忘却的全国劳模的晚年生活,是因为他活得充实而有意义,并且卓有成效,绽放出独特的生命光彩,注定会给那些活得无聊、落寞、孤独、郁闷、消极的高龄人群带来极为有益的启示。
    这位1989年受到国务院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叫尚双印,洛南县石门镇杨河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尚双印在洛南县可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在全县率先创办的杨河砖厂以及后来组建的杨河企业集团公司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从而让他成为全县乡镇企业的领头人。由于他做事实在,心里装着老百姓,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为“砖头厂长”。
    尚双印出生于解放前的1938年,少年时生活极其艰难。他原本是商州北宽坪人,家里穷得整天光着精脚片子走路。为了能活下去,他由奶奶领着一路讨要来到洛南县石门镇,靠吃石门的舍饭保住了性命,后来就在石门镇杨河村的北坪组落了户。
    从蓄贫积弱的旧中国和饥饿年代逃出活命的尚双印,对贫穷所造成的群众吃不饱饭的问题有切肤之痛和深刻体会。他从初级社起先在生产队当记工员,再到大队当干部。群众日子的苦焦让尚双印没法看下去,让群众吃饱饭成为他最大的“使命”。这时,恰好遇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光,尚双印的心活了,他先是最大限度地借助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好政策,鼓励群众把能利用的大块土地和小片荒地都利用起来广种粮食,让家家户户不再为吃饭发愁,并且都积攒下粮食,保证以后不再饿肚子。
    群众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囊中空空,没钱花又成了最大问题。尚双印接着再想办法解决群众的花钱问题。1978年秋,尚双印利用杨河村适用加工建筑材料的优质土壤资源开办机砖厂,安排部分村民进厂干工赚钱,全体村民年终得福利,让一穷二白的村集体有了资本积累,然后集体投资修建校舍,购置教学器材;开办农技服务站和农民夜校,培训、引导农民以科技致富。接着,他以机砖厂为龙头,办起油膏厂、化工厂、黄板纸厂、磷酸二氢钾厂,又将这5个工厂联合起来组建杨河企业集团公司。农民富了,集体资产壮大了,大部分群众的土坯房变成了砖瓦房,用的都是杨河砖厂的机砖和机瓦。
    从此,杨河村贫穷落后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尚双印生来就是要干事的,要干不但要干成,还要干成同行里最好的。因为他的砖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在全县同行中出类拔萃,各种荣誉接连不断地垂青于他,1988年他获得省政府授予的农民企业家称号,1989年获得国务院授予的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1年获得农业部授予的乡镇企业家称号,1996年他的企业获得省级信用企业称号。
    用尚双印的玩笑话说,是他把事情闹腾大了,没想到还成为全省的新闻人物,名气大得不得了,广播上有他的声,电视上有他的影,报纸上有他的名,该享受和不该享受的风光都让他享受了。
    2005年,担任了近五十年村组干部的尚双印把他培养的年轻干部推上领导岗位后,自己主动从支部书记的职位上退了下来。
    这一年,尚双印67岁。
    晚年怎么过,又成为摆在尚双印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当地民间对人的生命运行过程有一种习惯说法,叫“五年六月七日八时九后晌”,意思是说人的身体随着岁数的增大而逐渐衰老,五十岁的人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六十岁的人身体一月不如一月,七十岁的人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八十岁的人身体一时不如一时,九十岁的人身体一后晌不如一后晌。
    用这种说法来理解,67岁的尚双印已处于一月不如一月的年龄段,退休就意味着养老,表示人忙累了一辈子,应该好好休息休息了。按理说,他有干部退休养老金和劳模补助金,加之子女都事业有成,日子过得顺风顺水,不用他再操心,他完全可以和其他老年人一样,舒舒服服地安享晚年。
    但是,这不是尚双印为人处世的风格,他不会因为老了没有奔头而无所事事,坐着等待终老天年。尚双印觉得社会如此美好,年龄还不能让他“老”去,他相信联合国卫生组织对人生命阶段的最新划分。他认为自己尚且还是中年,年富力强正能干事。
    能干事就要不停地干事,就不能让自己闲着,人一闲,啥病都来了。他越来越相信人老与不老是心态问题,而心态来自于心灵所能承受的生命的限度。历经苦难岁月磨砺和人生摸爬滚打锻造出来的他依然思维活跃,思路清晰,精力充沛,干劲十足。他要让他的晚年活出第二次响声来,他要实现心中的另一个梦想。
    下篇
    尚双印崇尚土地的奉献精神和黄牛默默无闻的劳动精神。常言说,七十二行,种粮义长。尚双印躬身劳作,在儿孙们进城发展自己的事业后,他与老伴儿用半机械化的方式耕种着全家24口人的责任田,计30多亩。为了发展绿色食品,他在家里养了8头牛,用牛粪作肥料,种出来的粮食和蔬菜不仅味美,而且环保无害。
    历经世事沧桑的尚双印发现当今农民富了、农业强了、农村美了,可乡亲们的日子却过得不够幸福,整天唉声叹气,多数青年人灰色的精神现状影响到人生价值的追求和梦想的实现,而不幸福的主要原因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失去平衡,仁义礼智信等传统道德文化受到嘲弄甚至为年轻人所唾弃。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尚双印在思考在调研。
    有一天,他站在家乡北坪塬上极目远望,发现昔日硕果累累、五谷丰登的大面积良田,今日荒草丛生,荆棘遍野。这些良田是几代人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用饥饿和劳累造就的,承载着前辈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信念,印证着衣食不足却大干快上的革命精神,怎么会像风像梦一样说消失就消失了?那些砖墙瓦舍的村落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座座小楼,街道马路明亮宽畅,广场雕栏如在画中,但昔日万家灯火、笑语欢天的景象已不复存在,他的心中感到了一阵深深的痛。尚双印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是人文素养的缺失,思想和道德的滑坡,灵魂精神的无处安放,梦想和理想的无所寄托,信仰和教养失去同一的目标。他想通了,一句话,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脱节让人活在幸福中却感觉不到幸福,导致了人们从一个无知走向另一个无知。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只有从文化建设着手。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可以修身,可以齐家,可以兴邦。经过一番酝酿后,思路清晰了,目标明确了,主意确定,尚双印又一次焕发出了青春的活力。他用当年为当地人解决饥饿问题和开办砖厂的雄心壮志,开创人生的第二次辉煌。
    尚双印要建造一座文化家园,要为村民饥渴的心灵提供多元化的精神食粮,要让他们用传统文化来修身养性,开启心智,让他们在阅读中以文化人,从而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追求有意义的人生。规划设计出来后,2013年起,尚双印先后投资200万元,在自家的房舍周围开荒平地2000平方米,修建大小厅堂76间。三年后,集读书堂、农家书屋、道德讲堂、孝善堂、圣园堂、学古诗院等板块的文化家园展现在世人眼前。
    走进尚双印的文化家园,展现在眼前的大小不等的28座石碑上,雕刻着历代文化名人的诗词、训戒、志铭,也有老人自撰的人生格言和座右铭,诸如“双肩踏遍天涯路,红心印成惊世篇”“不信唯心,信唯物,不信迷信,信科学”等等。读书堂是尚双印读书学习思考问题和接待来访者的地方,里面摆放他从北京购回的59套计486卷国学经典,还存放着老人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悬挂着以励志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名人字画。圣园堂的圣殿里敬奉着道家之祖老子、文圣孔子和人文始祖仓颉。
    孝善堂里镶有24孝图文的青石牌,以及石东鳌等书法家书写的诸葛亮的戒子书和林则徐的处世格言。
    道德大讲堂是交流聆听道德故事、领悟道德力量的地方。尚双印利用道德大讲堂开办讲座,宣讲孝德文化,对美化心灵、提升城乡文明、建设美丽乡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极大的促进作用。
    尚双印创办的文化家园,虽算不上宏伟庞大,但园内的一点一滴都包含着老人的智慧和爱心,都凝聚着老人的无私奉献,彰显了老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愿望和梦想。
    而今,已步入80岁高龄的尚双印老人身体健朗,声音哄亮,目光炯明。他常说,自己是一个小人物,小人物就要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地干点小事,小事干多了,利家利民利国,就成了大事。他还说,文化家园是大家的,有待大家进一步完善,让更多有识之士参与进来,为后世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节假日,几乎每天都有人来他的文化家园接受文化熏陶,镇上已把他的文化家园确定为全镇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
    市、县有关领导前来慰问时,看到尚双印打造的文化家园,深受感动和启发,给了充分肯定,一致认为晚年的尚双印继续发扬昔日的劳模精神,又干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业,特别难能可贵。同时希望社会各界广泛宣传、学习尚双印的先进事迹、优秀品质,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尊重劳模、关心劳模、学习劳模,使劳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为经济社会发展多做贡献。特别是老年同志要借鉴尚双印的晚年生活经验,身退心不退,继续发挥余热,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在各自的晚年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夕阳无限好,大德可延年。有浪漫情怀的尚双印为他的北坪塬成为一道美丽风景线而感到骄傲和欣慰,为他的晚年在美丽的北坪塬上打造的文化家园感到无比自豪,不由诗兴大发,用两句诗来描绘如今的北坪塬:“今看北坪塬,乡村赛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