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秦楚分界墙”
文/图 李宏亮
文章字数:2929


     
    
    在商南县西北17公里处,有一个民风淳朴、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这便是清油河镇。丙申年仲秋,下了一夜淅淅沥沥的秋雨,清晨地面还是湿漉漉的,虽然雨停了,却刮起了风。在镇上吃过中午饭,与职院速写教师张小丹、村第一书记何显芳,镇长朱瑾去吊庄村商谈保护“秦楚墙”以及原建筑平面图复原之事,恰遇也来吊庄村下乡的商南县人大副主任全强胜,朝阳集团党建指导员雷勇、支书田东超、65岁向导田角柱等,一行8人踏访了清油河镇吊庄村曾家沟四条岭上与丹凤县武关镇东坪沟垴结合部的“秦楚墙”。
    2公里全是沟坡,好在遍野黄绿,山岚飘过,偶尔还见惊兔孤鹰。“云封谷口蚕丛路”,我们通过盘折砭道登上了吊桥岭巅,一道由片石砌成,长约3500米、底宽2米、顶宽1米、高3.5米、残缺不全的石头城墙遗迹“秦楚分界墙”映入眼帘。从村里请来的向导田老说,墙西为秦,墙东为楚,系春秋战国时两国疆界。秦楚墙中间原来有跨道,筑有城楼,其拱形门洞高3.4米、宽2.7米、深3.4米,上有阁楼3间,门前设有吊桥。墙西南建有烽火台一座,前台高出界墙30米,后台高出前台150米,与铁峪铺、桃花铺、资峪岭、龙驹寨、商山、棣花诸台相呼应,为古代战争传递消息的主要设施。
    分界墙初建于战国,屡经历代修葺,现存界墙为明建。解放前,界墙上写有“秦楚分界墙”5个大字。此墙古时延绵千里,与白阳关、竹林关、漫川关以及鸡头山连成一线,为当时的国界线。分界墙建在四条岭的第四条岭上,依次向东,有四道呈南北方向的山岭。据当地传说,远古时代,有青、赤、黄、黑四条巨龙为争夺地盘,从玉皇山一直打斗到少习山附近的山岭上,祸害了许多生灵,惹怒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派遣了许多神兵天将,脚踏祥云前来平乱,降服了这四条巨龙,并将其收回天庭,经过雷公和电公拷打,反复驯化,责令修行,然后按照一年春夏秋冬四季时节,派遣四条巨龙分别下凡值守,替天行道,护佑众生,为人间做善事。时间久了,这四条巨龙便化作蜿蜒逶迤的四条山岭,人们就把这里叫做“四龙岭”“四条岭”或“四道岭”。第四条岭上原有建于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总面积约500平方米的“四龙宫”,清初因原四龙宫倒塌,在凹地中间重建“四龙宫”大殿,靠西山包上则建有烽火台,烽火台脚下为钟楼,大殿对面则为通廊茶斋长亭,茶廊东为土地庙,西三间为乐楼圣母庙,东五间为道房和尚庙,茶斋长廊北面则为戏楼,与秦楚分界墙垂直相交的商於古道,则从戏楼和茶廊之间穿过。古历三月初三有持续3天的庙会,清油河和武关的村民常到此地拜佛赶会,非常热闹。文革中,主要建筑全部倾塌,但道旁曾一字排列17座古碑,今仅存“重修龙宫碑”2块,一在四道岭头,镌有“大明国置立武关衙”(明崇祯四年三月立),一在武关镇政府大院。历年来,在“秦楚分界墙”附近发现了不少箭簇、戈、矛等兵器,还在墙东山坡下发现许多不同时期的累累白骨,可能是古战争叠加所为。
    原“四龙宫”、烽火台旧址上,仍有残破杂乱的青砖瓦砾散落。墙西小山包上,有个直径十余丈的正圆平台,下方有两层丈余宽的台阶环绕,从土层上看到,这两个正圆土台都是人工修建的黄土平台。从人工石墙位于东部圆台东侧的方位来看,这两个圆台应是秦国守城将领修筑的营垒,只要弓箭射手在此居高临下,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险道。由于这里地势高峻,如有楚军前来袭城,守城秦军一边抗敌,一边升起狼烟,就会将紧急军情迅速传达到武关城内。武关原称少习关,原有的军事作用早已消失,残存在人们记忆深处的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一个个金戈铁马、狼烟四起的口传故事和一个个血肉横飞的守土记忆。西南天空下,除了山还是山,武关河犹如一条金色的项链,泛着白光蜿蜒东去。少习山千百年来气势磅礴屹立于河之南岸,岿然不动,玉华寨则孤独地傲立山巅,见证着少习山上的千年风霜和万年传奇。
    商南之地,古时属楚国,丹凤之地,古时属秦国,民风民俗大相径庭。经过两千多年的洗礼,秦楚文化相互交融,但各自仍然保留着许多不同的讲究和民俗。
    一间老屋,几棵枯树,一种沿袭久远的气息瞬间生成,扑面而来,人到斯地,往往喟叹而徘徊。清代,王肇基之《过武关》云:“雄关百二仰西秦,生就岩疆迥不伦。山势划开秦楚界,水声流尽汉唐人。云封谷口蚕丛路,日落城头马上尘。客馆那曾酣旅梦,子规夜半叫芳春。”这首诗明确指出,武关为“秦楚界”。同时,碑文记载:分界墙以此为界,东属楚境,西为秦地,迄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前500余年间一直是国界。《水经注·水》亦有记载:“郦县(今河南内乡县赵店乡一带,与今河南省西峡县丹水镇接壤,再往西北就到商南县武关镇)有故城一面,未详里数,号为长城,即此城之西隅。其间相去六百里,北面虽无基筑,皆连山相接。而汉水流其南。”此段长城显然是楚国为御秦而筑,而典籍中所记载的方位与修筑方式均与“秦楚分界墙”大致符合。清人国子监司业顾栋髙研究了春秋之后,在《春秋大事表·楚》中认为:“楚在春秋吞并诸国凡四十有二,其西北至武关,在今陕西商州东少习山下。”这里言明了楚国的最西北疆界为武关,而楚为制西北的强秦,在武关修筑工事是势在必行。今人艾冲的《中国的万里长城》中认为:“楚长城分布在今河南省西南部和陕西省东南境上,以及湖北的西北部,沿着伏牛山脉抵桐柏山,西过武当山。”而陕西的东南境就是武关一带。
    现在的山梁上边,有丹凤县人民政府所立的“秦楚分界墙”石碑。碑座前是东西走向的商於古道,西面山下通向丹凤武关,东面山下通往商南吊庄,南面在城墙西面通向南部山顶,北面从城墙西面通向北面山顶。有块石碑上刻着《四龙宫碑记》,即“十二宫三观一庙一庵”和“大明”等等文字,其它残碑横七竖八散落在荒草和树林里。秦楚分界墙则呈南北走向,乍看与山岭融为一体,甚至它就是山岭,但细辨它却明显地高出山岭,仿佛是依山岭砌起的屏障,只是原始的墙倒塌了,形成了一种模糊的形势,但见砖石铺成的斜径砭道,掩埋于荒草之中,断断续续,高底参差,蜿蜒而去,消失于蓝天白云之间。
    秦楚分界墙设于此,因为斯地本是秦楚接壤之处,在岁月的长河中这里一定发生过很多故事,其中有文字记载的,当以楚怀王为秦昭王所诱的史实最为意味深长。公元前299年,秦昭王致信楚怀王曰:“寡人与楚接境壤界,故为婚姻,所从乡亲久矣。而今秦楚不欢,则无以令诸候。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敢以闻下执事。”楚怀王想去,又担心是骗局,想不去,又害怕秦昭王发怒。考虑再三,还是去了,结果不出所料,是骗局。秦昭王派了一个将军带兵埋伏武关,拘留了楚怀王,直到其病死咸阳。当时秦的使者就是从这里把秦昭王的信送给楚怀王的,楚怀王也是从这里进入秦地武关的。
    风起尘落,淡若流年。站在秦楚分界墙上,心潮如云,荡气回肠。这道长满苔藓斑驳离析的石头墙,真的砌于秦楚争雄的烽烟之中吗?它是秦国人修砌的还是楚国人修砌的呢?时光深处的雄关隘口啊,谁凝眸谁用笔端勾勒出曾经的画面?谁的心在阡陌人流中走散,谁踏步繁华却独守幽静?那石头墙下面扼长安咽喉的武关城池,咋就只剩下一樽可怜兮兮的土疙瘩了呢?遥想刘邦当年,翻越界墙时刻,横刀立马,旌旗蔽日,赫赫一世之雄,而今安在?
    天色将晚,秦楚墙被隐隐落幕后的天色斑驳浸染,一轮朦胧的玄月高高挂在天边。走在苍茫的夜空之下,我们倒更象昔日古道上一前一后赶路的脚客,步履纵横,行色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