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7年01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核桃铸拐杖核桃铸拐杖千里送孝心千里送孝心
文/图 记者 柯岩
文章字数:1407



    每逢佳节倍思亲,游子落叶要归根,莫怪归心似飞箭,只因心牵一个春。临近春节,在外拼搏一年的游子,纷纷踏上回家的征程,在这一个个匆忙的身影边,总能见到大大小小的行李包,都装着为团圆时刻准备的礼物。人们历经舟车劳顿,不辞辛苦地将这份充满温馨与亲情的礼物带回家,将沉甸甸的爱带回家,将一年的牵挂带回家。在商洛做生意的河南人郭卫芳就是这样,他的行囊里装满了商洛核桃、琥珀桃仁、板栗等商洛土特产,还有一份为父亲准备的特殊的新年礼物——自己亲手打磨的核桃拐杖。
    1月16日,记者在商州区王巷村口的一家瓷砖仓库见到郭卫芳,他正在给手上的拐杖串上刚上完油的老核桃。42岁的郭卫芳是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人,8年前带着妻子孩子一家五口来到商洛,做起了瓷砖生意。由于常年待在商洛,和在老家生活的父母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对于能陪伴老人的日子,他格外珍惜,每年过年都要回家,而今年过年之际,他特意为父亲手工制作了两根核桃拐杖。“在商洛这么多年,知道核桃仁吃了可以润肺健脑,后来发现核桃壳表面凹凸不平,握在手里揉搓把玩,可促进神经末梢的血液循环,我就萌生了念头,给父亲做两根拐杖,过年回家带给他。”原来,郭卫芳的父亲受脑血管病后遗症影响,腿脚行动不方便,核桃拐杖对父亲来说是再好不过了,有益老人家的身体恢复和健康。他也希望能用这根拐棍代替自己,支撑着父亲行走。只要父亲拿起拐杖就能想起自己,就像自己陪伴在其左右。
    为了给父亲做拐杖,郭卫芳经常要跑多个地方,才能找来个头相似的老核桃,他从夏末就开始在工农路、团结路的农贸市场转悠了,在那儿的农户手里,才有他需要的老核桃。“这就是我选的那些核桃。”郭卫芳拿了一包核桃出来,“精选出色泽、大小差不多的核桃,带回家用洗洁精水泡上三天,晾干后,再一颗一颗打磨,用钢刷和中毛刷清理表面和纹路内的脏东西,之后用器械和砂纸把核桃两边打磨成平面,再钻孔,上油,涂胶,串核桃,这道工序算是告一段落了。”
    他边说边详细演示,左手三根手指捏着核
    桃,右手上拿了一片砂纸开始打磨,这时,仓库的门
    帘被掀开了,进来了个顾客,郭卫芳抬头,“请问您需要点什么?”一边问着,手上却没停工,“我要给家里卫生间装修,买什么样的瓷砖好?”顾客说。郭卫芳正要起身,谁料,砂纸一滑,擦到了手上,当下就渗出了血,他掏出纸巾随手一擦,“没事没事,我经常会不小心擦到,手上因此添了不少伤,也许是我太粗枝大叶了。”郭卫芳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一根拐杖需要39个核桃,而打磨一颗核桃就要好几天功夫,郭卫芳每天除了打磨核桃,大多时间还要照管仓库,忙里偷闲,三个多月时间才做成一根拐杖。有时好不容易打磨好的核桃,到最后一道工序时发现了裂痕,这样的核桃就不能再用了,一切要重头开始,有时钻孔,力道把握不好,也会裂开。“这个坏了,就再挑,再选,再打磨,一定要把它做成。坏几个核桃无所谓,但是孝心不能因此就断了。每每看到拐杖成品之后,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他说,因念及父亲年事已高,就特意多做了一根,就算这根坏了,手边还有个可以替换。
    采访中,郭卫芳手机不时响起,家中父亲来电话了,“娃儿,恁弄啥哩?多会儿回来?”“俺今儿个就回啦。”“恁捎几十斤核桃回来,屋里人想吃啦。”“中,俺都买好啦。对了,爹,俺给你做的核桃拐棍儿做好啦,过年给你带回去。”“好好好,早点儿回来。”
    郭卫芳打磨的核桃拐棍虽不是贵重物品,但对自己的父母来说,这满满的孝心就是儿女给父母最大的回报,也是最好的新年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