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7年02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青年创客议特色农业
文章字数:1449
    “市政府工作报告为我们新农人指明了方向,也坚定了我们发展的信心。”2月7日中午,记者在委员驻地,见到了人称“商洛电商四小龙”的喻琰、袁益友、刘凡、徐祥勇,他们正聚在一起讨论报告中关于发展特色农业、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内容。
    “我们目前的问题是产能跟不上,正月初六就开工生产了,但订单都排到了几个月后,今年在保证品质的同时,我打算再次扩大规模。”喻琰本是厦门大学毕业的高材生,2012年放弃高薪回乡创业,传承山阳中村手工挂面,创新开发出20多种类型,可以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目前已占据了西安300多家超市、150多家礼品店、200多家经销商的柜台,同时互联网销售1200万元,总销售额近3400万元。喻琰说,“我们都经过了创业的初始阶段,知道万事开头难,希望政府能根据不同的创业类型,给予大学生不同的创业扶持力度,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回乡创业。”
    “毕竟人们对健康食材是有刚性需求的,我们相信商洛农产前景广阔。”徐祥勇说起农产品一脸兴奋。徐祥勇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在北京的几年让这个农村孩子眼界豁然开阔,相信唯有创业才可以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毕业后先后创办了职前实训公司、文化传媒公司,后来醉心公益事业两年,在此期间发现了商洛特色农产的魅力,便再次创业做起电子商务,打起“高端腊肉”的注意,仅头一个月就收入24万元,于是一发不可收拾,目前已经在镇安县建立了从养殖到加工的全产业链基地,同时也做起其他商洛农产,打造起了百年老字号品牌。徐祥勇说,通过政府工作报告,看到了市委、市政府对商洛特色农业的重视,使他们也更有“奔头”。他说,在经济新常态下,突破我市创新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在于创新,关键还靠人才。他建议,实行更加开放、更为灵活、充满机遇的来商和返乡发展人才政策、管理机制和发展环境,更加突出关注吸引和集聚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创客、青年创新人才来商发展。
    “加强农村合作社的管理和引导,培育和壮大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刘凡说起农村农业头头是道。刘凡于西安邮电学院毕业后,2012年回到家乡洛南县洛源镇,子承父业做起洛南豆腐干,同时,他还在该镇腰庄村任村支书兼主任,公司年产值达1100万元,目前他已经将生意做到了河南、甘肃等7个省,发展了50多个代理商。他说,在特色农业发展方面,全市有很多的合作社,但大部分都是徒有其形,应通过政府引导,加强品牌打造,使其繁荣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积极带动更多的农村贫困户脱贫致富。
    “我们将依托茶园,在做强茶叶的同时,发展观光旅游。”袁益友毕业于西安财经学院,于2012年回商州创业,因早年家里种茶、卖茶,于是开起了自己的第一家茶叶专营店,“德功茗茶”顺利申请了QS,由于产品质量好、服务好,目前在省内开连锁店7家,在商南县富水镇承包茶园1200亩,坚持走“公司+基地+品牌+连锁+农户”产销一体化的道路,线下连锁,线上销售。他建议,应大力整合商洛茶叶品牌,加强对商洛农产品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商洛农产品宣传力度,特别是要积极促进旅游产业与农业的深度融合,让“商洛山地农产”品牌唱响全国、走向世界。
    “我们四人是几年前在一次活动中认识的,因为大家年龄相仿,都是80后;经历相似,都是大学毕业开始创业;方向相同,都是商洛山地新农人,都是在创新中前进,所以成为了很好的合作伙伴和朋友。”喻琰看着其他同伴高兴地说,他们在发展各自企业的同时,还联合成立了一家以“印象商洛”为名的电子商务平台,希望通过这一平台把他们自己,以及商洛的各类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真正打响商洛山地农产品牌,带动家乡父老脱贫致富。(记者 胡蝶 李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