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7年02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2016年全市农村经济稳定增长
支红卫
文章字数:3355
    2016年,全市农业生产以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按照“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的要求,以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为目标,以建设秦岭生态农业示范市为抓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使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78.1亿元,增长4、1%;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01亿元,增长4%;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58元,增8.5%。
    一、全年农业生产特点
    (一)农村经济运行态势稳定增长。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达10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0%。其中:农业增加值58.66亿元,增长5.1%,林业增加值7.08亿元,增长5.4%,牧业增加值30.54亿元,增长0.7%,渔业增加值0.38亿元,增长12.2%,服务业增加值4.35亿元,增长9.3%。
    从总量看,农村经济规模继续扩大。2016年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达178.07亿元,增长4.1%。其中:农业产值97.43亿元,增长5.7%,林业产值11.72亿元,增长4.8%,牧业产值60.78亿元,增长0.7%,渔业产值0.63亿,增长12.02%,服务业产值7.49亿元,增长8.3%,分季度看,农村经济上半年走低,下半年向好。一季度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2.05亿元,增长2.8%,上半年29.73亿元,增长2.7%;前三季度50.77亿元,增长2.9%,全年实现101亿元,增长4.0%。
    从农产品价格看,大宗农产品价格低位徘徊,畜产品价格高位运行,林产品与水产品价格平稳,新兴旅游产品发展前景广阔。小麦、玉米、普通蔬菜价格回归一元时代。全年小麦每公斤1.50-1.90元。玉米每公斤1.25-1.72元,常见芹菜、菠菜、甘蓝、胡萝卜、洋葱每公斤均未超过1.90元。毛猪平均每公斤19.0元,猪肉每公斤平均价37.78元,仔猪平均每公斤单价为60.8元,鸡肉每公斤平均价36元,鸡蛋每公斤平均价6.56-12.2元,核桃每公斤平均价8-10元,板栗每公斤平均价10-16元。淡水鱼每公斤平均价12.5-19.3元。油菜、万寿菊、金银花、水杂果等价格优势和政策支持有望带动旅游产品大力发展。
    (二)全年粮食稳中有增。全市粮食总产量61.44万吨,比上年增长0.9%,其中:夏粮26.26万吨,比上年增长1%;秋粮35.72万吨,比上年增长1%。
    (三)特色经济作物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中转型,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不断提升。茶叶面积36.81万亩,产量0.3万吨,比上年分别7%和增长10.04%;核桃、板栗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68%和5%。
    (四)畜牧业生产同比总体下降。今年以来,生猪市场价格不断攀升,生猪养殖利润扩大,但量能不足,同比总体下降。从出栏情况看,增减不一。猪、羊减幅不大,牛稳中略增,猪出栏165.59万头,减1.05%;羊36.94万只,减0.05%;牛7.24万头,增长1.53%.从存栏情况看,后劲不足。生猪存栏98.37万头,下降2.38%;牛12.33万头,下降3.01%;羊38.15万只,下降0.97%;禽存栏819.42万只,下降1.08%。从主要畜产品产量情况看,畜禽产品保障平稳。肉类总产量14.92万吨,减少1.8%;禽蛋产量为7.68万吨,增长2.3%。
    (五)渔业健康发展。推进水产健康养殖,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推进无公害水产品双认证,渔业产业农业示范园区实现零的突破。2016年水产品产量3414吨,实现产值0.63亿元,分别增长12%和12.2%。
    (六)农村改革顺利推进,土地确权全面完成。七县区完成县级自查,全部通过市级验收,公示发证条件农户54.68万户,打印发证54.22万本,分别占应确权农户的100%、99.16%,发证率达到99%以上。
    (七)农业园区量增效提,增收能力显著增强。流转耕地18.3万亩,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认定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4个,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到124个,实现产值31.4亿元,利润4.2亿元,分别增长10%、7.7%。带动农民14.3万人,人均增收3.2万元,实现了一份土地三份收入。
    (八)休闲农业蓬勃发展,三产融合步伐加快。培育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595家,其中休闲农家1531家、休闲观光农庄(园)64家。创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6个。山阳县前店子村被农业部认定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打造了农旅结合样板,培育了村美人富的美丽经济。
    (九)展销推介成果丰硕,品牌创建屡获大奖。自主举办和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活动,展示名优特色产品28类4950个,签约农业招商项目7.36亿元。特色农产品荣获杨凌农高会“后稷奖”“后稷特别奖”9个,荣获国际农交会金奖2个,“丹凤葡萄”荣获2016年全国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商洛茶叶先后荣获国际茶业博览会、国饮杯比赛、茶博会金奖1个、银奖3个、特等奖3个、一等奖7个,荣获最具影响力区域公用品牌奖1个、优秀品牌奖1个、最具发展潜力品牌奖2个。2家茶企成为陕茶走出去开拓市场优秀企业,获省农业厅嘉奖。商南恩普茶叶公司借助“全球秦商会”把商洛茶叶销往全国。
    二、2016年农村经济稳定增长的原因
    一是主推关键技术,提升粮食产能。实施良种良方配套,推进化肥农药减量使用,实施病虫统防统治,开展防虫保粮,加强耕地保护。二是强化防疫监管,提升畜牧效益。强化畜牧生产,加大畜禽品种改良,实施生猪供精工程;强化疫病防控和疫情监测,加强畜禽屠宰和生鲜乳监管;推进生态养殖。三是加快一村一品发展,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实施一村一品晋档升级,推进茶业转型升级,加快标准化果园创建。四是强化科技宣传,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产业化进程。.三、存在问题
    (一)受资源约束,经营规模分散,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依然薄弱。
    (二)价格起伏影响农业正常生产。农产品加工因消费低迷持续下滑,使农民收入增长乏力。种养业受市场价格、疫病风险、消费需求的影响,价格起伏,盈利空间缩小。
    (三)农村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一是水浇地灌溉面积小,抗旱能力差。二是主要农产品品质不优,科技含量不高,产成品成本居高不下,市场价格一直低位徘徊,农业增收不增效。
    (四)粮食生产态势不容乐观。一是可种粮的耕地数量减少,川坪优质耕地重点发展烤烟、核桃、水杂果等经济作物,山区逐年扩大退耕还林还草,移民搬迁、旅游设施等民生工程项目占用等因素导致有效的可利用资源的弦越绷越紧。二是粮食生产能力下降,从业人员减少,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较慢,生产用工大等原因使粮食耕作结构有从集约生产向单一生产持续发展的趋势,复种指数下降,播种面积降低,使粮食安全保障受到挑战。
    (五)生猪产业转型动力不足。一方面生猪结构转型中重点在加快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进行提升品质,提升效益,促使“过山车”式散养户、小微养殖场彻底退出市场,另一方面国家保护性生猪补贴减少,一些规模经营户资金不足,适应市场能力不强,加上环保、耕地乏力,纷纷转型退出市场。
    (六)农民持续增收动力不足。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面临的土地流转缓慢、新型经营主体经验不足,从业人员知识更新等问题。国内国外价格倒挂形成农产品大量进口,国内农产品成本过高,市场价格低迷,农产品数量、品质保障难度加大,形成农民收入空间并不乐观。
    四、几点建议
    (一)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升农业生产综合实力。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做强做大做精园区实体企业,加快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在园区的推广步伐;鼓励园区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生产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实现全县现代农业发展新的突破。
    (二)保障粮食有效供给。一是实施耕地质量加标提升工程。进行基本农田土壤加厚,堤坝修复,水库、山塘清理及水源涵养,进行管道、渠道等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努力减少旱塬无水浇,农业靠天吃饭现象。二是增强防灾、抗灾和减灾能力。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模式,防范农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构筑农产品安全生产保障机制。三是稳定粮食总产,提高单产,提升品质,构筑粮食安全保障红线。
    (三)推进畜牧供给侧改革。加快现代农业园区科技创新,进行涉农项目资金整合,重点发展林下黑猪产业,家禽产业、蜜蜂产业,蚕桑产业做特做实做精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品质,保障数量有规模,质量有保证,品质有提升,提高畜牧产业效益。
    (四)破解农民增收瓶颈。一是发展特色产业促增收。按照规范、提质、增效原则,做好马铃薯、烤烟、食用菌、核桃、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贮藏保鲜和冷藏运输,推广生态农产品标识,培育知名品牌,提升经济效益。二是加大再就业工程。运用“互联网+”,创建农村电商平台,加快农产品物流管理,推进三产服务业,努力增加农民务工收入。
    (五)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一是保障农产品向优化布局、注重品质、绿色生态发展。2017年要把农业种得好、卖得更好作为农业目标责任考核主线,要重点产品突出农业产量向“产量、品质、生态”转型发展,从推广单一增产技术向“种、水、肥、药、机”协同创新转型发展,全面推动农产品品种升级换代、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和质量安全监管。二是加快土地流转。扩大规模经营,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户分散生产向规模经营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