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7年02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山沟沟里走出的企业家
文/图记者 杨森 通讯员 周银祥 聂仕成
文章字数:2371
 
    从一名打工仔到拥有上千万元资产的企业家,从白手起家到医疗器械销售领军人物,从需要别人资助的寒门学子再到回报社会资助他人的董事长,他走过了一段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而又不平凡的创业之路
    磨难造就坚强性格
    张明军出生于商南县十里坪镇一个偏远的山村,年少的他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因父亲意外去世,这个家庭瞬间变得支离破碎。母亲整日以泪洗面,幼小的张明军看在眼里,疼在心里,20岁的他不得不从陕西乡镇企业大学辍学,用稚嫩的肩膀扛起家庭的重担。
    1993年,张明军来到广州市当了建筑工地的一名小工,每日无休止地搬运砖块、和水泥、绑钢筋,吃馒头就咸菜、睡大街、桥洞,一撑就是3年。1995年,他在朋友的介绍下,当了一家电子保健器材公司的业务员,被分配到了上海——这个声名远播的国际化商业都市,来开拓这里的产品市场,负责根据传统中医理论研发的针灸笔的销售工作。
    在上海的这段时间,由于人生地不熟,加之初次接触这个行业,缺乏专业知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业绩,只能依靠每月350元的基本工资维持生计。就在这样的困境中,噩耗又从千里之外的家乡传来,姐姐因车祸去世,年迈的母亲和两个幼小的外甥只能靠他照管,张明军的痛苦无处倾诉,生活再次跌入谷底。
    姐姐的意外离世,对张明军的打击很大,他不得不回到家乡。历经痛苦的煎熬和挣扎后,张明军不服输的个性终究还是占了上风,他不甘心向命运屈服。1999年,张明军又回到了原来的岗位。也就是从那个时候,他意识到知识的力量,若没有文化,这辈子也就只能打打工,不可能有大的出息。于是,他白天外出寻找客户,晚上学习钻研业务知识和文化知识,工作、学习齐头并进,业务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
    残酷的命运总算露出一丝笑意,尽管这笑意来得如此艰难和不易。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张民军一跃成为了这个业务团队的销售冠军,工作能力也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肯定,待遇也随之得到了大幅提高。在年末的庆功会上,酒店里一片欢腾,同事们都在尽情的庆祝,而张明军却站在一个没人注意的僻静角落,百感交集的泪水夺眶而出。张明军第一次感受到了在搏风击浪中,那份熔铸在生命里的厚重和豪迈。
    因为业绩突出,公司任命张明军为业务组长,又于2000年派他到东北担任大区经理,带了七八十人的队伍去开拓那里的市场。东北跟上海有很大不同,地域辽阔,人口分散,人们对健康理念的关注度也相对滞后,尽管大家都很努力,但市场开拓非常艰难,销售业绩很难有大幅提升。因此,许多业务员对产品和市场产生了疑虑,继而转行或回乡。但张明军的信念却始终没有动摇,他始终牢记父亲的教导,干一行爱一行,无论经历再大的困难,他始终咬牙坚持着自己最初的选择,最终打开了东北市场局面。
    2001年,张明军被派到了北京。从此,这里成为了他发展的基地,在他和他的团队的共同打拼下,北京的市场开拓得非常成功,实现了个人与公司的双赢。2003年,正当张明军的业务蒸蒸日上的时候,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爆发了“非典”疫情,北京成了我国内地的重灾区。“非典”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严重影响,张明军和他带领的团队也难以幸免。
    当时在北京市场做销售的业务员基本上都是没有工资的,收入全部来自业务提成,“非典”疫情让所有的业务员都无法开展业务,也就等于失去了经济来源。作为领头人的张明军做了一个决定:自费给所有的业务人员发工资,保障大家的基本生活,同时把人员全部组织起来,邀请专家和相关教授对大家进行培训,这一决定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拥护。“非典”过后,人们的健康观念得到了很大改变,加上全体人员业务水平的提升,销售业绩迎来了新一轮的飞跃。
    一路风雨终见彩虹
    路越走越宽,眼界也越来越高。到2005年,张明军已把最初的致富梦远远抛在了脑后,在他的脑海里,多了一个神圣的概念:事业。他认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不是发财,而是干一番事业!只有为了干一番事业努力付出,才能无愧于生命和时代。2005年春天,张明军决定自我发展,为了纪念自己曾在西安万汇企业的成长,张明军在北京市工商局注册了北京万汇浩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继续从事家用医疗器械的推广销售工作。
    起初的几年,受人力和资金限制,创业的艰辛非常人所能想象,但他深知积少成多的道理,不急不躁,从小单做起。不管是大小客户,他都以诚待人,一来二去,圈子里都了解了他的为人。诚信的口碑让张明军获得了更多人的信赖,同时,也赢得了更多的商机。到2008年,北京万汇浩然电子有限公司已在北京站稳脚跟。
    今天的万汇浩然在他的带领下已跃身为业内前三甲,并在广州建立了自己的产品研发基地。目前已发展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家用健康产品企业,企业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实现了30多个省市的全覆盖,拥有员工上千人,仅2011年市场销售额就突破了两亿元。
    一份责任一份爱心
    如今的张明军不但不张扬,行事风格反而“有些过于低调”。不管有多忙,张明军都尽量不错过慈善活动,无论是在“汶川大地震慈善捐款”上,还是在家乡组织的慈善活动中,总少不了他的身影。资助贫困大学生、为敬老院送疗养仪器,为贫困户捐款捐物,为学校捐赠图书……这些善行他不知做了多少。2012年,为改善母校梁家坟中学破旧面貌,他直接捐款20万元。
    尽管张明军生活在繁华的首都北京,但家乡一直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耿直、热情、能吃苦”成了张明军家乡人评价他的代名词。“无论生意如何成功,出了商洛始终是外地人,只有回到故乡,心中才有踏实的感觉。”张明军动情地说。每年他都会抽空回商洛与家人相聚,每逢春节他都要回村慰问贫困群众。张明军还说:“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我知道需要帮助的人很多,这是任何有良知的企业和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多年来有不少记者在知道了张明军的义举后要求采访他。然而,却鲜见他出现在媒体上。当问起缘由时,张明军笑言,“做慈善是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不是为企业镀金的手段,更不是个人沽名钓誉的桥梁。低调行事,踏实做人,真实回报社会才是企业家应有的态度,这些都是我力所能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