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7年02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丹凤五项措施确保全年2.47万人脱贫
文章字数:1005
    本报讯(冯永发)丹凤县统筹推进产业脱贫、易地搬迁脱贫、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夯实脱贫责任等五项脱贫措施,确保全年51个贫困村出列、2.47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在推进产业脱贫中,突出养殖、林果、种植、乡村旅游、劳务输出等“十大产业”,大力推行“三联三创三带”扶贫模式,发挥农村创业能人和产业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贫困户分享产业发展收益利益联结机制,力争龙头企业或产业合作社在贫困村覆盖率达到70%以上、产业脱贫的贫困户参与率达到80%以上。加大金融扶贫力度,设立3000万元贷款担保资金,引导金融机构提高“农户贷”“产业贷”“特惠贷”额度,全年投入产业扶贫信贷资金3亿元以上。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巩固南京、温岭等劳务输出基地,引导8000名贫困群众实现就业脱贫。加快实施“光伏扶贫”,建成1.5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带动300户群众增收致富。加大易地移民搬迁脱贫,启动龙驹赵沟、寺坪、武关、花瓶子4个集中安置点建设,加快竹林关江北七期、商镇老君八期、峦庄街坊等7个集中安置点建设,大力实施“五保户”与民政部门“一院两制”共建安置、特困户“交钥匙工程”安置,全年建成易地移民搬迁房3665套,实现易地搬迁脱贫12460人,完成搬迁户宅基地腾退303亩。同步完善各安置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就地就近布局特色产业,确保贫困人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围绕贫困村退出标准,按照贫困村综合发展规划,突出“产业发展、道路畅通、饮水安全、电力保障、公共事业、环境综合整治”,按照每村300-500万元标准,做好项目策划包装,实施51个贫困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危旧房改造2000户,改善贫困村面貌,夯实发展基础,把贫困村打造成美丽乡村。
    坚持做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大力实施教育脱贫,形成覆盖各学段、多层次贫困学生救助补助体系。积极推进生态脱贫,就近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成为生态保护人员。建立贫困人口健康档案,全面提高重特大疾病救助报销比例,保障贫困人口病有所医。全面落实兜底脱贫政策,完善政府救助、社会救助和保险救助“三位一体”救助机制,推进脱贫线与低保线“两线合一”,防止因学、因病、因灾致贫返贫。
    严格落实各级政府抓脱贫的主体责任,加强驻村工作队管理,确保各级干部全身心地投入到脱贫攻坚行动之中。全面夯实各单位包扶责任,主动加强与中省市包扶单位和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地区的联系,开展劳务协作、人才交流,争取更多项目支持。引导县内企业落实社会帮扶责任,在产业发展中吸纳贫困户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