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秦楚边城——上津古镇
文/图 姚怀亮
文章字数:1771

     
    上津古镇位于陕鄂交界之地,东邻河南,西依重庆,秦岭横亘于北,汉水蜿蜒于南,是秦楚之间的重要分水岭,历史上素有“秦塞楚城”的说法。
    南朝宋时曾于此置北上洛县(与设于陕西白河县的南上洛县相对,均为侨县),隋改为上津县,元省,明复置。洪武七年(1374年)降商州为商县,遂将原属商州的上津县划归湖广襄阳府。洪武十二年(1380年),又由襄阳划归郧阳府的均州管辖。乾隆十九年(1754年)于上津堡设立巡检把总,嘉庆八年(1803年)改设千总,十一年又裁巡检,移郧阳通判镇之,并兼屯田、驿递之职。故严云峰在《全秦形势论》里说“今商山一带自乾隆以来,开辟殆尽,在在有路,可通长安,固不独武关一处也”,其所指言的商山道路网就应包括上津道。自嘉庆元年至九年(1796—1804年)以南山、巴山老林为大本营的白莲教起义,出没于夔、巫、郧、竹、房和商洛之间,清军长期无以为制,所以便在上述地方封锁道路,缉捕流民,围剿起义军。上津堡巡检由是才改由郧阳通判(地位略次于州府长官,但握有监察官吏的实权,号称“监州”)专门镇守,足以说明它在当时位置的重要作用。
    “津”,古语是“渡口”之意。贾谊《过秦论》云:“缮津关,据险塞。”故亦作“要津”讲,即水陆冲要之地。上津“因水而生,因码头而兴”。镇中有汉口支流金钱河流过,此河源于秦岭,由陕西山阳县漫川关进入湖北,经上津至夹河汇入汉水,再过襄阳城,舟行350公里,就是江南商埠重镇汉口。这一航道早在唐代中期就已成为南方贡赋北运长安的重要通道。民国期间上津一带水路运输还可以通行10吨级木船。正是因为上津重要的地理交通作用,因而被当时的人们誉为“天子渡口”。同时,这条古道亦是古代用兵的必经之路,如曹魏南下,金兵及元初蒙古人用兵,皆是由此通道进入荆楚地区的。由于地理位置独特,上津也历经了多次设郡置县的变化,其有县级行政设置,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后来,金钱河上拦河建坝,河水改道,使古镇才失去了水运的优势而逐渐衰落。
    由于深山偏远,受工业化和城镇改造的影响较小,因而,上津古镇目前仍有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和古城门。城墙砖石结构,建于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其初为土城,后次第塌毁。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地方政府倡议民众加以维修,用石、砖垒砌,并加宽加高。迄今古城墙砖上仍镌有“上津公修”的字样。城池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长千余米,南北宽306米。墙体上窄下宽,横截面呈梯形,平均高约6.8米。目前除城楼、城垣局部有损毁外,整体保存尚好,特别是东、西、南、北四座城门,至今完整,分别名为“达楚”“接秦”“通郧”“连汉”。西南方向还开有一处便民门。城池四周有护城河,河水环城,杨柳依依,尽显楚汉遗风和楚地的深厚古朴气质。据当地老者讲,清末以前出城有大台阶可直通水岸码头,可惜后来河水改道,码头也早已荒废。
    镇中有明清时保留下来的街道,长约500米,是连通古城内外的一条老街。老街上有一座旧衙署,门头上书“上关县”三字,这里也曾是当年中共陕南工委第一个解放的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离衙署不远,还有一座外国传教士1905年在鄂西北修建的天主教堂,建筑物洋溢着浓郁的西方建筑韵味。
    上津也有山陕会馆、武昌会馆和黄州会馆等古建筑。黄州会馆内的戏楼构建美轮美奂,居全鄂之冠。保存完好的还有建在城外的山陕会馆,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会馆墙砖上刻满“山陕会馆”字样,建造风格十分独特。
    上津特殊的交通、地理位置,成就了它在历史上商贸活动的繁荣鼎盛。清末以至民国期间,古镇大户族均经营粮食、桐油、木油、土纸、药材及布匹、百货等,运销至老河口、汉口和陕西各地。商号以洪兴魁、谢万顺等“八大家”最为著称。“八大家”后裔又以其能加工制造“三把刀”而出名,民间称他们为“进街一矛子,横街一刀子,城内一斧子”,即赞扬其精于生产矛、刀、斧三种刀具而著称。古镇繁荣的商业贸易活动,也招引来了南北各地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如泥塑、纸扎、刺绣、剪纸等也在民间广为流行。
    古镇的民居多为四合院结构,三四户共处一个院落,温馨而和谐地相居。院子内置有天井,为多进数重院,建筑为砖木造构,基础多为石砌,屋顶皆飞檐斗拱,古色古香。古镇还有自酿米酒、晒豆作酱的传统。水酒多在冬至酿造,甘甜香醇。豆酱多在夏至制作,经过4-6个月晾晒始能成品,色泽褐红,酱香浓郁适口。
    上津的古建筑及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较高的历史和建筑价值,是一座古代城池的活标本,所以,2007年被评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已经进入保护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