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创业路上的女创客
文章字数:5821





    记者 肖云 吉文艳 谢非 王倩
  带领乡亲致富的“领头雁”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村里的领头人不是德高望重的老人,就是风风火火的中年汉子,然而,在柞水县瓦房口镇金台村,当家的却是一位30来岁的女支书——冯晓琴。平时,她不仅管理村上的事务,还率先办起一个香鹑雁养殖场,以实际行动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2011年之前,冯晓琴还是一名普通的村民,为了生活,她到曹坪镇上跑过出租车,后来,跑出租的人多了起来,生意逐渐变得冷清,善于变通的冯晓琴果断放弃了这一行业,用多年的积蓄办起了一个养鸡场。“最多时,鸡的数量达到了2万只。”冯晓琴说,然而办养鸡场的过程也很艰辛。记得在一个夏天的中午,突然停电,鸡舍的换气扇没法换气,因为缺氧,短短2个小时之内,就死了2000多只鸡,看着倒成一片的鸡群,冯晓琴手足无措,此时的她第一次感受到创业需要面临的巨大风险。在养鸡的两年时间里,冯晓琴没有停止过思考和总结,在心里琢磨新的、能长久发展的项目。
  有一次,在和老公的朋友聊天时,冯晓琴无意中听说南方有人养香鹑雁,据说这种禽类比鹅小,比鸡大,长得很像鸭子,但它产的蛋营养更高,胆固醇极少,并且肉质鲜美,堪称高级滋补食品,是一般家禽不能所比的。听到朋友这样说,冯晓琴十分好奇,在当地,她从没听说过有人养这种动物,既然它的优点这么多,为什么自己不能养呢?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特种养殖的项目,冯晓琴和老公特地去湖南、福建考察了半个月,在和香鹑雁近距离接触后,她惊喜地发现,这些小家伙抗病能力很强,很适合在柞水山区养殖。
  当即,冯晓琴就决定和福建的一家香鹑雁养殖、销售公司合作,由公司提供雁苗,生产的雁蛋由公司回收,喂养一年后,香鹑雁即转为商品雁,最终还能被公司回收,这样将生产与销售对接,相对减少了很多风险。考察回来后,冯晓琴和老公便参加了镇上一个关于养殖技术的培训,租下村里26亩多地,筹划着香鹑雁养殖基地的建设。“为了省钱,我们两口子亲自做小工,平整厂地,修建大棚,2013年3月就把基地建好了。”冯晓琴告诉记者,他们总共建了7个标准化大棚,6个简易大棚,1个运动场,可以让雁群们自由活动、晒太阳,并在里面栽上了红叶李,形成一个乘凉避暑的天然屏障。
  然而,任何创业都不是一蹴而就的。2014年的一次大风袭来,基地里两个钢架大棚都被刮翻了,损失了4万余元。还有一次,香鹑雁在吃过萝卜菜后,部分雁群出现了拉痢疾的症状,一时间,死了好几百只,咨询专家后,冯晓琴才知道,虽然香鹑雁能吃菜,但不能吃萝卜,吃了就会拉肚子。
  2015年,在香鹑雁养殖逐渐步入正轨之时,经过村全体党员的推选,冯晓琴高票当选为金台村支书,从此,她走上了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道路。村民徐家瑞已经60多岁了,还要打零工维持一家老小的生活,负担很重,是村里重点扶持的贫困户。冯晓琴建议他进回400多只雁苗,放在基地托管,同时,还在基地给他安排了喂养雁苗的工作。通过持续的帮扶,现在,徐家瑞的收入提高了,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冯晓琴养香鹑雁的事情不胫而走,去年,就有十几拨人来基地考察、学习。平日里,还经常有人过来参观打听。目前为止,冯晓琴已经发展了两家香鹑雁养殖户,“现在,基地里共有1.5万只香鹑雁,平均2天左右往福建发一次雁蛋,一次发1万多颗。”冯晓琴说,2017年,她们预计将带动本村70户群众致富。

  面包里的甜蜜人生
  初中毕业便开始帮父母打理面包店,26岁时开了属于自己的面包店,辛苦经营近20年,如今在商州拥有两家门店,员工十多名,创立的面包品牌更是深受商州市民喜爱……她就是“百思味特”面包店的创立者——阿萍。
  3月2日早上六点多,阿萍还没起床便接到员工打来的电话称,大半个市区停了水,店里没有办法做面包了。匆匆洗漱完,来不及吃口早餐,阿萍便赶到离家不远的面包店里。“听说名人街店还没有停水,眼下只能过去拉水了,不然今天就做不了生意了。”阿萍说着,随即便安排员工去库房拿水桶,自己又打电话联系好运水的三轮车,一行人风风火火的走了。运完水,已是十一时许,忙出一身汗的阿萍这才坐下来休息,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今年44岁的阿萍,杭州人,1999年来商州创业,开了“百思味特”面包房。回首19年来的辛苦创业路,阿萍很是感慨:“苦过,累过,心酸过、也想过放弃,但庆幸自己坚持下来了,没有当年的苦,怎么能体会到现在的甜呢?现在看着店越来越好,觉得一切都值了。”阿萍回忆道,初来商州时人生地不熟,所有积蓄都投到面包店了,一家人就挤在一间八九平米的房子里,幼小的儿子还因为水土不服和对北方气候不适应屡屡生病。“初来头三年最是难熬,孩子一个月有20天都在医院,老公也嫌做面包这行太辛苦,我们经常发生摩擦,对于一个女人来说真的很难。”阿萍说,自己想过要放弃,但性格中那种不服输的劲头和乐观还是让她坚持了下来。“最后不得已把不到3岁的儿子送回了老家,我跟老公留下来专注打拼事业。”在阿萍的坚持下,丈夫也慢慢理解了自己,逐渐在烘焙中找到了乐趣,夫妻关系也和睦了许多。阿萍道,现在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在孩子最需要妈妈陪伴的时候陪在他身边。自己的孩子不在身边,阿萍就把这份爱倾注在每一块面包里,送给顾客。“看着来店里的小孩子吃着我做的面包甜点,就仿佛我孩子也吃到了一样,很开心。”阿萍说,如今许多当年吃过她面包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还时不时回来找她买面包,回味那遗留在儿时记忆中的一丝甜蜜。面包里有他们的童年,也承载着阿萍虽辛苦却也甜蜜的人生。
  2005年在名人街开了分店,2013年将老店二楼库房改造成顾客休息区。事业小有成就,但一有机会阿萍便出去考察学习,在创业路上,她从来没有停止过奋斗。近几年,一些大的品牌面包店陆续入驻商洛,网络的发达也催生了私家烘焙的兴起,商州的面包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阿萍也迎来事业的又一大挑战。“创业不容易,女人创业就更加不易,一定要坚持,要不断学习,紧跟时代。”阿萍坦言,这也许就是她成功的秘诀吧。
  如今的阿萍,既是老板也是员工,就连配料、打老面、烘焙等事都亲力亲为,原料采购亲自上,制作流程严把关,顾客来了还要担任服务员。“已经忙习惯了,闲下来反而不适应了,做食品行业靠的是良心和诚信,一定要把好质量关。”阿萍说着,将货架上的面包的保质期又检查了一番,确保没有过质保才放下心来。
  在商州打拼近20年,阿萍早已对商州这个第二故乡产生了浓浓的感情。四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阿萍结识了前来购买爱心面包的爱心社区志愿者,从此便踏上了公益之路。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里的人们大都纯朴善良,没有大家的支持也就没有我的成功,在我心里他们就是我的乡亲们,我愿意尽己所能去帮助他们。”阿萍说。

  洋芋粉条创家业
  四十岁,正是人生开始初尝奋斗的成果,可以安稳下来的年纪。可是今年41岁的韩爱云却在此时选择另起炉灶,从头来过。而后实现每年制作销售洋芋粉条上万斤,并且在当地成立了合作社,带动本村和附近的村民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
  2017年1月末,记者一行驱车从洛南县寺耳镇出发,在窄窄的通村路上行进约一个小时后,才到达了韩爱云家所在的王沟村庙嘴组,一个大拐弯后,路边一个普通农家小院出现在眼前,不大的三间瓦房便是韩爱云生产洋芋粉条的地方。
  由于王沟村位置偏北,当地的气候不适合红薯的生长,村民们以前也尝试的种过,但是从地里挖回的红薯淀粉含量很少,口味也较差,根本无法做红薯粉条。于是,村民们另辟蹊径,用洋芋淀粉生产粉条,而这一传统也一直在村里流传下来。没想到却因祸得福,这里的粉条因其特殊性,在当地成了小有名气的土特产。
  一进屋,只见韩爱云正在给一个大铁棍上刷着食用油,她一边干着活,一边介绍着自己家里的情况:以前,韩爱云家以养羊为主业,每年只在农历新年前开始做洋芋粉条的来料加工,挣一些加工费。然而到了2015年,养羊业出现前所未有的低谷,市场低迷,价格也一路走低。韩爱云看到如此状况,一番内心斗争后,便狠下决心卖掉了所有的羊,彻底告别干了二十多年的养殖业,专心经营起自己的粉条作坊。
  说话间,食用油已经刷好了,只见韩爱云把铁棍安装在房间另一边的一台机器上,原来这就是做洋芋粉条的机器。就在我们谈话间,韩爱云的儿子在一个大盆里倒入洋芋粉,不断的加水,直到形成适合做粉条的面糊。机器上的零件安装完毕,开闸,机器轰轰隆隆的转动起来。韩爱云的儿子用盆把面糊倒进机器尾部的一个大漏斗,不一会,另一头的韩爱云已经开始用手接缓缓落下的闪着亮光的粉条。等到长度达到一米多时,用剪刀利落的剪断,交给她爱人晾到院里的席子上,待温度降下来,再转移到架起的竹竿上,在寒冷的北风的帮助下完成最关键的一步。“我们这里啊,每年都是进入三九后才开始下粉条,没有经过冰冻,粉条就做不成。”韩爱云解释道。
  过去,每年一到做粉条的时候,韩爱云家就会接到很多做洋芋粉条的订单。由于老式机器需要人工生火,效率低,不能很好的保证质量。后来,为了做出质量更好的粉条,她们两口子专门跑去河南等地去考察,买回来更先进的机器,提高了粉条的品质和制做速度。有时候全家人齐上阵也忙不过,她就雇周围的村民来帮忙。时间一久,韩爱云想着,不如干脆成立一个合作社,让更多的村民参与进来,还可以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2016年2月,韩爱云投资十几万元的“洛南盈丰洋芋加工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村民的洋芋粉可以卖到合作社,同时可以来合作社打工,每天有80元的工钱,这样就挣了双份的钱。去年,韩爱云总共收购回来了两万斤的洋芋粉,预计加工一万多斤的粉条,能收入十万元左右。“前不久,我接到的一笔订单就要4000斤的粉条,有很多都是回头客过来买。”韩爱云说。
  “这用洋芋粉做的粉条比红薯粉的软,很耐煮,而且煮熟之后晶莹透亮,好看又好吃。”韩爱云说起自家的粉条的优点如数家珍。如今,韩爱云家依然坚持过去的传统,用一把老式的铡刀切粉条,然后再将切成段的粉条装进礼盒销售。今年,韩爱云计划带动本村和周边的几个村的村民,让更多人开始种洋芋,她自己也准备流转几亩土地,也种上洋芋,让原料更充足。另外她还想建一个小型的冷库,这样做粉条就不再受季节限制,可以常年加工。下一步,她打算让自己的洋芋粉条走出大山,推广到城里的超市和市场,让更多的人不必跑远路,就能品尝到自家的洋芋粉条。
  “小女人”的大梦想
  “小小的身体里蕴藏着大大的能量”这句话曾在网上红极一时,而这句话用在王丽红身上再贴切不过。初见王丽红,不高的个头身材纤细,戴一副黑框眼镜,说起话来吴侬软语,给人一种温柔“乖乖女”的感觉。但你绝想不到她偏偏是不愿按部就班,不甘过朝九晚五的白领生活。她天生喜欢折腾,喜欢不按套路出牌,而也正是那股巨大的折腾劲让她取得了今天的成绩,成为了在两个城市拥有5家分店的家政公司老板。
  王丽红来自河北邢台,18岁来西安求学,2000年专科毕业后,从事了三年文员工作后,她逐渐厌倦了自己的一成不变的生活现状。想要学习更多的知识,让自己有更大的提升,那是她当时最大的渴望。于是她又自考到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后,她留在了高校代课,现代文学、礼仪等都是她所教的科目,每天在文学的世界里徜徉,读着诗,也过着诗一样的生活,日子惬意轻松。然而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两三年后,王丽红的心又躁动起来了,诗一样的生活固然很美好,却太过平淡,并不是她最想要的,她还想干更多的事,想自由,想创业,想为自己而活。于是2010年她果断辞职,决定在西安办公司。说起为何选择办家政公司,王丽红笑说,其实是机缘巧合误打误撞进了这个行业,没想到一干就坚持了这么久,渐渐地也爱上这个行业了。
  王丽红回忆,创业之初做市场调研时,发现家政服务这个行业前景不错,雷厉风行的她心头一热就这样拍板了。现在回想起来她却有些后怕,因为当时什么也还不懂,甚至还闹过笑话。“当时去工商局注册公司,工作人员问了我几遍是不是确定开家政公司,他们觉得我这样斯文的一个小姑娘不像是干这一行的。”王丽红说,虽然当时对这个行业没有深入的了解,但是心里有个声音告诉自己:你一定可以的。
  万事开头难,公司开起来后,王丽红便独自到西安的各个小区、广场、公园发名片和宣传单,哪里人多她就去哪里,常常一跑就是一整天。“那时候最苦最累,也是最无助的时候,我既是老板,更是员工。”王丽红说起公司创立初期的困难,最大的障碍是心理上的落差:从一个大学教师到满街跑发传单,她心里很不好受。但她默默咬牙坚持,渡过了创业初期的艰难困苦,到现在她都记得自己接到第一个单子时的激动和兴奋。“高新区有个客户打电话说要擦窗户,能给60元,我高兴地满口答应下来。”王丽红道,挂完电话才发现公司还没买擦玻璃的工具,才赶忙跑去市场买。“倒了两趟公交,擦了多半天窗户,赚到创业的第一笔钱,60元,虽然辛苦,但是心里充满了喜悦。”王丽红说,她这才开始琢磨怎样才能把窗户擦得又快又好。由于王丽红工作踏实卖力,人也诚恳厚道,慢慢的有了口碑,接的单子越来越多,她开始招收了一批家政员,公司也越来越向正规化发展,工作也越来越顺手。“虽然身体疲累但内心充实,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劳动成果被他人认可更让人喜悦了,从中感受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王丽红说。
  在王丽红的努力拼搏下,公司的客户量逐年上升,业务范围也辐射到了陕西的各个县区。2014年,她成立了商洛分公司,公司分设家政部、清洁部、培训部,目前注册家政员约有一千人,大部分都是下岗女工和周边村镇的留守妇女。王丽红介绍说,公司平时也为有意愿和需要的妇女进行免费的业务培训,“科学育儿、病人护理知识等,只要愿意都可以来听专业培训师的讲课。”王丽红说。近年来,家政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月嫂的需求特别明显,往往要提前三四个月预定,市场火爆,公司的效益也在不断提高。最近,她又新开了两家门店,今年三月底就能开门营业,今后的市场覆盖面更大。从当初擦窗户的小姑娘变身女老板,这一路上有风有雨,但更多的是收获。
  得到和失去总是相伴而来。在事业取得成功的时候,让王丽红心有愧疚和遗憾的是,自己无法经常陪伴在孩子身边。今年7岁的孩子上二年级,由于她长期驻扎在商洛,工作比较忙,不得已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看,忙起来甚至一个月都见不到孩子一面。“作为一个母亲,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让我心里很难受。”为了排解对孩子的思念,她只能卖力工作,做调研、拓展市场,不让自己停下来。她说,接下来的目标是创办老年餐桌,解决老年人的吃饭问题,以这种模式更好的实现居家养老。“将来我还想办一个现代化的敬老院,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让老年人实现真正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王丽红说这是她目前最大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