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贴心帮扶 脱贫有方
——商州区杨峪河镇精准脱贫侧记
文章字数:2398
    “贫困户家庭人均收入一万元,这在杨峪河镇脱贫攻坚中已不算稀奇事。”商州区杨峪河镇镇长牛良斌说,“过去群众缺资金、缺技术,更缺‘贴心人’帮扶。现在不一样了,包扶干部扎根在村里,与贫困户同住同劳动,贫困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西庙坪村12组王保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王保民体质较弱,干不了重活,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通过技能培训学到了核桃树科管技术,并带了25人核桃修剪嫁接专业队,远赴甘肃、汉中、安康等地嫁接改良核桃品种,去年他个人收入2万多元,妻子全小芹在村上核桃示范园务工,年领工资8000余元,加上他自己4亩矮化核桃产出1.1元,三口之家就有4万元收入。
    精准——
    把脉贫困“开药方”
    谁是贫困户?贫困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去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这些问题成为杨峪河镇精准扶贫工作的开篇要务。
    杨峪河镇辖16个村、3个社区,248个组9052户31517人。经过多次进村入户摸底调查,按照“群众申请、代表评议、村委审议、公开公示、镇级审核”等程序,精确识别出贫困户2387户7682人,其中一般贫困户2070户6955人,低保贫困户244户652人,五保贫困户73户75人,贫困发生率24.3%。
    精准识别掌握了贫困户信息,弄清了致贫症结,精准施策便成为脱贫致富的“药方子”。镇政府与各包扶单位、各驻村工作队多次研究,反复讨论,围绕种植、养殖、林果、光伏、移民、技能培训等,制定出符合村情实际的脱贫计划:计划产业就业脱贫1431户4412人,生态脱贫190户494人,教育脱贫659户2106人,异地搬迁375户1309人,社会兜底315户637人。
    为了加快推进脱贫攻坚步伐,巩固扶贫成果,该镇率先在全区建立贫困户收入登记造册制度,按照“不愁吃、不愁穿”的“两不愁”要求,由包扶干部负责,每月到贫困户家中核实当月收入,实行包扶干部、贫困户双签双确认。同时实现“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确保贫困人口子女享受均等化教育资源,享受免费义务教育;确保贫困人口100%参加农合疗,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政策;确保贫困人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断加强贫困人口居住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
    攻坚——
    合力啃下“硬骨头”
    杨峪河镇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实行党委书记抓总,镇长和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科级干部包片负责的常态化制度,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设立了脱贫攻坚作战室,抽调7名业务骨干,全区11个包扶部门派出第一书记,提供后勤保障服务。驻村工作队细化工作,夯实责任,形成合力,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战中。
    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抱团取暖”走上致富路。商州区扶贫局帮扶建华村发展猪苓合作社,全村种植面积80亩,带动60户贫困户种植猪苓;杨峪河镇政府帮扶联系银明村成立了养鸡专业合作社,养鸡6400只;吴庄村成立中药材合作社,发展中药材500余亩,养鸡合作社规模达到2万只,带动36户贫困户脱贫;商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西安成立了“杨峪河镇西庙坪村驻西安劳务输出工作站”,为村上200多务工人员搭建劳务信息桥梁,提供维权和保障服务……
    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该镇庙坪、民主等村引进了商洛科工贸等大型企业3家,流转林地、核桃园2000余亩,按照“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实行企业化管理、公司化经营、工厂化生产、市场化销售的经营理念,贫困户不仅在企业务工拿到工资,还实现了产业效益分红。
    在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上,该镇整合人力资源信息,积极联系扶贫、人社等相关部门,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增强贫困户就业能力。据统计,2016年全镇贫困户劳务输出3800人,增收4000余万元。另外,公益性岗位对贫困户实行倾斜,力促贫困人口就地转移就业。目前有156名贫困人口担任村级护林员,25名贫困人口成为保洁员。
    摘帽——
    鼓起群众“钱袋子”
    “贫困户要脱贫,首先腰包要鼓起来。”任家村村委会主任王建行说,“过去群众生产经营单打独斗,一年忙到头,苦没少吃,投入与产出打个平手。现在有了驻村工作队,帮助农户科学布局产业,贫困户的资源一下子变成了脱贫的资本,收入当年就提高了。”
    65岁的龙高娃是该村9组贫困户,一家四口人,妻子残疾,孩子经常在外。他家7.18亩核桃林,因为栽植较晚,品种不良,管理不到位,每年除去投入成本费用收入四五千元。“我将核桃林地流转给合作社,年可领取土地流转金7180元,政府又对合作社带动的贫困户每亩补贴500元,加起来1万多元。另外,我在示范园务工年收入1万多元。现在一年是过去四五年的收益。”龙高娃说。
    据了解,任家村是一个核桃产业村,全村522户1617人,贫困户118户320人。该村共有核桃建园1600亩,其中集中连片核桃示范园1200亩。2011年成立了五龙山核桃专业合作社,2016年吸收贫困户社员110户,对贫困户实行不入股,剩余劳动力进园务工,盈利后同样按照入股社员对待分红。
    庙坪村也是受益精准扶贫的一个村。村支书任黎明介绍,村上流转了7亩土地,建立光伏发电304千瓦,吸纳贫困户91户,实行集体管理,贫困户受益。其中村级集体光伏发电30千瓦,解决光伏地租和日常管理维护费用,贫困户可以以零成本入股,户均3千瓦,年增收3000元。由于通村通组水泥路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庙坪村产业正在蓬勃兴起。该村成立了家兴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养牛28头,带动贫困户养牛20多头;养猪50头,带动贫困户养猪100多头;带动本村养殖家禽5000余只。12组贫困户杨福来,体弱多病不能外出,三口之家养了5头牛,政府年补贴5000元,核桃年收入近5000元,加上老两口养老保险和儿子外出务工,人均年收入也有8000元。
    地处城区周边的银明村,因地理位置优越,因而产生了“劳务大军”。村支书张清汉说:“全村2566人,劳务输出就有1300人,人均年务工收入在2万到3万之间。”商洛市住建局包扶该村后,给村民张小平提供50头仔猪,目前已发展到300头。该村的天泰养猪场年出栏生猪5000头,带动6家小型养猪场每家年养猪200头以上。商州区银明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推行“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实行绿壳蛋鸡托养模式,合作社养鸡1.6万只,带动贫困户40户,养鸡6400只,全村2016年人均收入达到9500元以上。(赵有良 张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