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助推镇安教育追赶超越的“三驾马车”
文章字数:6682






     
    镇安属于国家秦巴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总人口30.2万,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420户57756人。全县157所中小学幼儿园中,城区学校幼儿园仅占总数的11.4%。教育扶贫重担在肩!
    但就是这样一个贫困县,教育质量却首屈一指,北大清华等名校录取的学生年年榜上有名,连年来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优先发展教育先进县”和“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县”荣誉称号;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均居全市前列,分别被省政府和国家教育督导委员会授予“双高双普”合格县和“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称号。教育已经成为镇安一张靓丽名片!
    近年来,镇安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改善民生的第一工程,围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以“素质教育、队伍建设和办学条件”为抓手,统筹谋划,狠抓落实,实现了教育追赶超越发展。
    突出主题——素质教育全面推进
    众所周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的核心任务。镇安县紧紧围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个主题,更新育人理念,不断探索创新,已形成了以德育为主旋律、以推进高效课堂为主渠道、以强化过程管理为主抓手、以规范办学行为为切入点的教育管理机制,有力推进了素质教育战略主题的有效落实,为实现教育追赶超越指明了正确方向。
    坚持立德树人。该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扎实开展“新要求·大实践”系列教育活动,重点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民意识、生态文明、心理健康、网络文明五大主题教育,构建起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德育教育网络。一是充分发挥学校在德育中的主阵地作用,积极开展“小小百家讲坛”“寻访红色足迹”“经典诵读”“墨香书法展示”“影视教育”等活动,增强中小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相结合,深入开展“三爱三节”教育活动,通过“文明学生”“孝心少年”“美德少年”评选活动,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与“歌唱祖国歌曲”学唱、传唱活动相结合,唱响共产党好、伟大祖国好的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加强家庭教育队伍建设,夯实家庭在德育中的第一责任,每期召开一次家庭教育工作现场会,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担负起家庭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第一责任。三是以社会教育为补充,为完全小学以上学校聘请了法治副校长,与多部门联合,开展校外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净化教育环境,利用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镇安教育系统开展扎实有效的德育活动,正如雨后春笋,生机勃发。全县先后涌现出刘宇等100名县级“美德少年”,马月鑫等10名商洛市“美德少年”,其中白塔中学学生张钊荣获2016年全省“美德少年”称号和全国“十大最美孝心少年”称号,并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颁奖典礼。
    坚持全面育人。一是牢固树立了健康第一思想。落实国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面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广泛开展足球教学和训练,使每一个学生掌握两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同时,全县各校均建立了心理咨询室,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等渠道开展心理咨询,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达到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使学生终生受益。如:镇安县第二小学与渭南市南塘小学结成小学足球友好学校,并定期开展交流;镇安县城关小学、第二小学先后被评为商洛市体育艺术2+1学校,2016年,镇安中学、县科教局荣获省十一届中学生运动会市级优秀组织奖。二是学生艺术素养全面提高。严格管理,经常检查音乐、美术课教学计划、教案、作业和课程开设情况;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支持术科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各校成立有社团和兴趣小组,做到了有计划、有制度、有检查、有记录、有总结、有成果展示,且每学年举办一次文化艺术节、经典诵读或艺术展演活动,为展示学生艺术成果搭建平台。目前,镇安县第二中学、城关小学被评为省级“艺术教育示范校”。三是学生实践能力不断提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掌握生活本领,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充分展示自我;每年举办以小制作、小发明、小种植、小养殖、小论文为内容的“五小”科技节活动,培养中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年来,该县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参与率达90%,每年择优推荐上报作品200余件,省、市、县获奖师生1000人。
    推进高效课堂。该县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来提升教学质量这一根本,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学习培训,分批选派校长、骨干教师和教研员100余名赴宝鸡、江苏杨思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和莘县实验小学等地校考察学习,回来结合县情认真研讨,按照先试点再推广的思路,制定实施方案,针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又邀请宝鸡梁春宇、张宏均校长,西安高新三中巨立宪校长、王用钊、葛公文等课改专家及本县骨干教师和教研员做高效课堂专题报告,特别是分别与“中国教师报·西北课改名校共同体”、金太阳集团合作,对高效课堂教学、导学案编写进行面对面培训,有力推进了高效课堂深入实施。一手抓实践推广,目前,该县探索并实施的中学各科和小学语文“五步三查”教学模式、小学数学“分层施教先试后导”四环教学模式、小学英语“十二字”教学模式获得了专家认可和一线教师赞同,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三年来,该县命名并设立省级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3个,优秀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教师工作坊8个,一批省市县教学能手脱颖而出,一支学科齐全、业务精湛、富有活力的骨干教师队伍已经形成。
    强化过程管理。该县将管理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有力保证,一是教研机制完善,校本研修、网络教研、联片教研、课题研究、复课研究和基于教学中的问题而开展的专题研究如火如荼,有效提高了教学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二是检查机制完备,每年开展一次全县性的教学检查活动,对学校教学管理常规、教研常规与课程实施等内容逐条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学校综合评价挂钩;三是督导机制健全,根据省定标准,完成了全县所有中小学、幼儿园三年一轮的素质教育“316工程”督导评估任务,有效推进了素质教育的落实;四是奖励机制过硬,专门设立了教育质量奖,每年斥资百万元重奖在中高考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学校,有效激发了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效课堂的扎实推进和过程管理的不断强化,有效推进了镇安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据统计,自2011年以来,该县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5874人,有17名学子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学习,5名同学招录为飞行员,3名学生考入北京体育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等名校,全县社会各界对教育满意度大幅提升。
    筑牢保障——队伍建设不断强化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多年来,镇安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头等大事,放在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立健全机制促进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细则》等刚性文件,并通过公开招聘、业务培训、岗位练兵和强化师德教育等措施,基本建成了一支政治素质高、师德修养好、业务能力强、学科结构基本合理的教师队伍,为实现教育追赶超越提供了人才保障。
    拓宽教师补充机制,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受自然条件限制,长期以来,乡村学校学生数较少、城区学校班额大、教师数量不足、学科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一直制约着该县教育发展。为改变这种现状,该县抓住国家实行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陕西省人才振兴计划和培养免费师范生的机遇,不断拓宽教师补充机制,先后招聘农村学校特设岗位教师927名、农村人才振兴计划教师80名、免费师范生102名,已形成特设岗位、振兴计划、免费师范生和事业单位正常招聘等多渠道补充教师的良好机制。目前,全县教师学历层次大幅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年龄结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有力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先后30余名教师被评为省优秀教师和市教学名师,三名教师荣获马云乡村教师奖。
    多渠道实施培训培养,业务素质不断提高。扎实实施镇安县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321名师工程”,以教师全员培训、新任教师岗前培训、骨干教师、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幼儿园教师保教能力培训、班主任培训和组织教师基本功大赛等为抓手,组建业务精湛、具有奉献精神的培训团队11个,选送培训者参加各类研修培训,提高培训团队业务水平;开展以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新任教师培训,近两年新任教师培训达150余人,近500名青年教师通过培训成为骨干教师;优先安排农村教师,突出抓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紧缺学科教师培训;积极开展送教下乡、名师大篷车、观摩学习等活动,强化培训培养;加强幼儿教师培训,300余名转岗幼儿园教师通过强化培训,已适应幼儿园保教保育需要;对全县班主任创造性地开展培训,建立了县、镇、校骨干班主任梯队,其中县级骨干班主任100人;组织全县教师基本功大赛,为教师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创造脱颖而出的条件,推动广大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能力。
    通过培训,镇安已形成一支高素质的骨干教师队伍,据统计,目前有省级学科带头人及培养对象7人、省教学能手42人,市学科带头人11人、市教学能手73人,县级教学名师17人、学科带头人62人、教学能手253人。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师德修养不断加强。狠抓师德教育主旋律不放松,先后制定印发了《镇安县教师队伍管理的若干规定》《关于强化师德师风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学习优秀教师的决定》《关于规范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日常行为的通知》和《镇安县教师基本礼仪及行为规范二十条》等一系列关于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的文件和规定,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把师德建设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学教研和教育行为的各个环节。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教师集中学习整训活动,并将每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确定为“师德宣传教育月”,定期聘请外地专家学者和本县师德先进个人做师德报告,形成了抓师德师风建设学习教育、典型引领、公开承诺、严格考评、依法办学、评价制度、曝光处理、一票否决的“八项常规”工作机制,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德艺双馨的优秀教师队伍。先后有24所学校获市县师德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65名教师被评为市县师德先进个人,朱允芳、白玉风、莫有兰、熊显英等多人荣获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学校班子建设。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该县在不断修订完善《镇安县中小学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暂行规定》《中小学校长管理暂行规定》的基础上,制定印发了《镇安县中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实施办法》《镇安县中小学校长公开选拔竞争聘任实施办法》,实施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和竞聘制。让全县所有校长对任期目标进行公开承诺,评议团评议后,由局长对评议合格格次以上人员进行公开聘任,不合格人员不予聘任并调离原单位。同时,建立健全校长考核机制,根据《镇安县中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考核办法》,落实“三项机制”,通过严格任期考核、廉洁教育,实行优胜劣汰,有力推进了校长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校长和优秀教育工作者。
    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鼓励优秀教师扎根乡村。该县制定了《镇安县关于对边远山区教师实施激励奖励的实施办法》和《镇安县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细则》,在教师职称评聘和职称级别晋升方面对边远艰苦地区学校教师予以政策照顾,同等条件下优先晋职;对城区、集镇学校教师自愿到边远艰苦地区学校工作两年以上且考核为优秀的人员可以占用现工作单位和原工作单位空岗晋升职称;对自愿扎根边远山区学校和条件特别艰苦学校工作五年以上且成绩突出的教师授予“扎根边远山区模范教师”称号,并设立“扎根边远山区模范教师奖”,每两年表彰一次。2016年,全县有100余名教师10余名校长自愿交流轮岗,占应交流人数的11.8%;达仁初级中学石棉等50名同志荣获扎根山区,热爱基层教育事业模范教师称号。
    夯实基础——办学条件日益改善
    “最坚固的房子是校舍、最优美的环境是校园、最靓丽的地方是学校”,这是镇安办学条件的真实写照。“十二五”以来,镇安县以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和省“双高双普”合格县为契机,抢抓中省教育基础建设项目实施机遇,共投资近4亿元,新(扩建)校舍13.47万平方米,软化运动场59个,配备生活设施5900台套、课桌凳2.85万套,装备计算机、教学仪器设备等12220台套。全县中小学硬件条件进一步改善,特别是农村边远地区校园环境得到极大优化,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为实现教育追赶超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学规划,一校一策。按照“保基本、补短板”的思路,该县紧紧围绕“五个基本”(即基本满足教室、桌椅、图书、仪器、运动场等教学设施需要,基本满足宿舍、食堂、浴室、饮水等生活设施需要,基本满足留守儿童和寄宿需要,基本保障村级小学和教学点正常运转,基本消除城区超大班额现象)目标,立足长远,结合县情,统筹规划,逐校摸底并建立了校舍建设和设施配备规划,然后分类分年分步实施。
    领导重视,亲力亲为。为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重大困难和问题,市委常委、县委书记李波经常深入并指导新建第三中学等重大项目选址、设计与方案评审工作;县长贾建刚定期召开专题会和推进会,解决创建过程中棘手矛盾和问题;科教局局长毛浓权从项目规划、图纸设计、工程施工到校舍利用,都要检查和过问,有力推动项目有效实施。
    聚集财力,加大投入。县财政严格执行教育费附加、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的提取、转移支付等用于教育的政策规定,并从2014年起,每年预算教育项目建设专项经费2000万元,实施教学点校舍建设、校舍维修、附属工程、设施设备添置、征用土地等项目,项目建设资金得到了全面保障。
    部门联动,合力推进。由于该县是贫困县,地方财力非常有限。但是各部门能从大局出发,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合力推进项目顺利实施。例如,项目建设涉及的杆线迁移、河堤加固、桥梁架设、饮水、用电、修路等工程,县移动、电信、水务、交通、电力等有关部门单位争取资金全力予以配套解决。据不完全统计,仅第三中学杆线迁移、河堤加固、桥梁架设、饮水工程、通信网络、电力设施等方面,相关部门就免费或优惠500多万元。
    挖山填沟,征地搬迁。镇安县是有名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要找一块比较平坦的地方建校谈何容易。但这并没有难倒镇安教育人,他们采取挖山填沟、拆房搬迁、征地等办法,全力保障校园面积。据统计,建第三中学、梅花小学、县河小学、茅坪中学、西口明德小学、东瓜小学等校共挖山填沟156.8万立方米,建第三中学、象园小学、岩湾小学、白塔小学、茅坪小学拆房搬迁145户,迁坟250棺。
    注重校点,均衡配置。该县针对既边远又分散的28个教学点,严格对照标准,以消除危房和土木结构校舍、消除土操场、硬化教室地面和活动场地为前提,配备数字教育资源接受和播放设备,配备教师办公电脑和部室,配齐多媒体或一体机、空调、儿童篮球、足球门及体音美器材,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同时,通过为边远教师每月发放100—300元生活补助,推行体音美英教师“走教”“支教”“流动授课”等办法,确保教学点开足开齐课程,保证山区孩子就近入学,且享受到均等、优质的教育资源。
    抢抓机遇,突破难点。利用棚户区改造机遇,实施镇安中学升级改造项目;借镇云新区建设之机,采用PPP模式,将投资5亿多元资金建设镇安县第三中学;及时启动实施了永乐中学综合楼建设、第二小学扩建工程、永乐街道办中心小学建设、第二幼儿园扩建和第三幼儿园新建等项目,随着这些项目的逐步实施,城区幼儿入园难、大班额等突出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办好教育是为全县人民谋取最大的福祉。”县委李波书记多次在该县教育工作会上强调说。仅2016年,该县共融资203.05万元资助了538人次贫困大学新生,为近1500名大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050万元,为24575人次贫困家庭中小学生(含贫困幼儿)发放生活补助费1532.75万元,对职中家庭经济困难和高中品学兼优学生发放助学金和奖学金127.5万元。同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营养改善计划(含学前教育)实现了全覆盖,确保了每名学生不因家庭经济贫困而失学、有学上和上好学,有力推进了教育公平;年累计在12个乡镇建立了16个教学点,共开办核桃、板栗、茶叶、蚕桑、烟草、中药材、蔬菜等专业教学班50多个,注册学员3260人,科学指导八亩坪等6个养猪专业村、黑窑沟等5个林间养鸡专业村,带动10个乡镇发展板栗种植专业户600户、核桃种植专业户500户和猪苓规模化栽培专业户20户,既为农村培养了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又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还对全县脱贫攻坚提供了智力支撑。
    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坚拔寨关键时期,教育扶贫勇挑重担。3000多名镇安教育人,将乘风破浪,不忘初心,勇毅向前,再创辉煌,让“镇安教育”这张名片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程功祥 郑学义 沈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