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改陋习 树新风 扬正气 暖民心
——柞水县深化“一约四会”推进移风易俗助力精神文化脱贫工作综述
文章字数:4063








    
    
    近年来,农村“高额彩礼”“天价彩礼”频频见诸报端,彩礼高,婚宴奢,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人情礼往水涨船高,既加重了群众负担,又带坏了社会风气。柞水县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工作的深入开展,借“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十个一”建设时机,将移风易俗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抓手,通过破、种、立“三步曲”,积极发挥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村民议事会“一约四会”的作用,围绕建设“一约四会”推动移风易俗向纵深发展。
    推行村规民约努力让制度转化为村民自觉,让村民共同意志的“准法律”在村民中得到认同和践行;道德评议会通过扬善评恶来调节社会关系,扎紧群众内心道德信念和善恶价值的“篱笆”;红白理事会通过标准化运作和专业把关,让红白事回归民本化和过程化;禁赌禁毒会通过调动社会力量来纯洁犯罪滋生环境,让村民自律和法律约束相辅相成;村民议事会通过搭建参政议政平台来保障根本权益,实现民主决策、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一约四会”破陋习,移风易俗树新风,拂去社会崇尚浮华的泡沫,打消群众好面子的顾虑,清扫享乐主义的阴霾,减轻人情礼往的重负,让文明来净化心灵,让文化来熨帖习俗,推动全县移风易俗工作向纵深开展。
    柞水县还结合县情实际,将移风易俗“一约四会”与打赢脱贫攻坚战,贯彻落实打好“五大攻坚战”实施脱贫攻坚“八项行动”要求和县委十八届二次全会提出的实施“98798”大会战相连接,结合该县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工作实际,通过政策宣传、典型宣传、文明创建、文化惠民、民风建设等方式,不断引导贫困群众坚决摒弃“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消极思想,从而增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努力实现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相互促进、同步提升,为全面打赢扶贫攻坚战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支撑。
    《村规民约》——议定“土政策”共守“准法律”
    “破除陈规旧俗,反对铺张浪费,过事不超过3天,人情随礼不得超过100元,做到不请客、不安客,酒席不超过10桌,每桌限300元,烟10元以内,酒20元以内……”在营镇社区街道中心,居民公约跃然墙上。该居民公约一共9条、1332个字,内容涵盖了遵纪守法、和睦邻里、孝老爱亲、村风民俗、爱护环境等多方面内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真正“约”出了乡村文明新风,“约”出了人民幸福生活!
    柞水县把推行《村规民约》作为法治柞水建设的延伸和补充,把建立国家法律与民间习惯性之间的准法规范作为完善村民自治的一个重要方面。针对在“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中,各村(社区)都制定的主要是倡议性的“村民公约”的实际,重点在新修订奖惩性的条款,并重点增加移风易俗、孝老爱亲、邻里互助、公共事务、环境卫生等相关内容。村“两委”在广泛征求广大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村情现实,将学法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爱护环境卫生、维护社会秩序、参加公益事业、树立文明新风、勤劳致富等内容作为重点来制定村规民约,做到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便于操作,形成“一村一策”。让大家来相互监督,让更多的村民愿意改变习惯,让集体观念“老树发新芽”,形成“我制定,我签字,我承诺,我执行”的良好氛围,让“土政策”成为村民心中的“准法律”,成为村民自治和依法治县的生动实践。
    《道德评议会》——评说真善美议出大和谐
    柞水县在“道德评议会”的建设当中,以村(社区)为单位,由群众推选老党员、老干部、道德模范、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乡贤”组成道德评议委员会,主持本村“道德评议”工作。探索推行的“道德评议日”制度,每个季度固定一天为“道德评议日”,每次评议会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确定孝老敬老、赌博风气、环境卫生等一个主题,不但选出了先进典型,也评出后进群众,并积极督促其改进,彻底转变了他的错误认识,把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德治、法治与村民自治得到很好融合。
    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把道德深深刻在心里,转化为向上向善的原动力。勇于“评优”让更多人都来传颂好人事迹,形成人人争当好人模范的氛围。敢于“揭丑”让失德之人的良心受到谴责,为失德行为付出代价。柞水县建立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一致社会制度,营造自我利益追求与道德信仰的融洽关系,构建一种道德奉献与道德回报的良性机制。截至2016年底,共有9人荣登“陕西好人榜”,2人被评为“中国好人”,1人荣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8人被评为商洛市第五届道德模范及提名奖。模范好人把道德的魅力和感召力发挥到极大值,德福统一、伦理权威、善恶因果成为群众主流的价值取向,厚养薄葬、移风易俗的新观念逐渐扎根。
    《红白理事会》——给“送礼”立规为“待客”减压
    去年下梁镇石瓮社区五组张元宝嫁女,在红白理事会的指导下,本人提前在大门口张贴承诺书,告知邻居百客收礼不超过100元,自己也不铺张浪费;社区理事会派人在礼房现场监督执行,事后县文明办、民政部门还颁发了“移风易俗”奖。张元宝高兴地说,“这次嫁女子礼金虽少收近万元,但支出却节约了近2万元,最关键是以后谁家过事,我送礼的负担也减轻了。”
    去年以来,柞水县针对柞水城乡群众生活成本高、人情消费高、随礼金额高的“三高”特点,按照“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原则,狠刹“红白事”大操大办等不正之风,着力给人情松绑、给高消费降压。县文明委在全县范围内发出倡导,划定100元礼金“红线”和待客标准“底线”。在每个行政村成立红白理事会,给喜事、丧事立标尺,严格控制参与人数和招待费用,全面推进移风易俗新风尚。该县采取政府牵头、干部带头的办法,要求各村以“村两委会”为主导,理事会成员必须让村内德高望重、热心服务的“乡贤都管”领头,就红白事的操办反复征求村民意见,形成大家认同的章程,并写进村规民约,让群众在主动参与中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既让村规民约合乎事情存在的道理,又契合群众的价值共识,新规新风才立得住、推得开、能持久。
    《禁赌禁毒会》——远离“黄赌毒”家风振民风
    近年来,基层和农村学风衰而玩风盛,陋习多而习气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一些地方的文化生活仍然相当贫乏,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增多,排遣孤独寂寞之感,拜金主义和赌博投机思想的高涨。农村赌博现象不仅影响了一个家庭的正常收入、支出,更是影响了家庭的生活水平,甚至导致因赌返贫、因赌致贫现象的产生。
    县上坚持重拳打击“黄赌毒”违法犯罪的同时,把教育引导作为根除“黄赌毒”的根本举措,让全县干群拒绝黄色污染、抵制酗赌之风、远离毒品诱惑。把发展产业与精神文化脱贫相结合,通过干部帮、群众干解决群众脱贫大开致富“源”,通过移风易俗、狠刹歪风、纯净人情堵住开支的“漏”。村禁赌禁毒会要充分发挥“五老队伍”“乡贤集体”“妇联协会”的作用,用户族约束、乡贤议事和“枕边风”熏陶把禁赌禁毒工作引向深入。同时,用好的家风涵养好的作风,用好的作风来助推社会风气好转,开展“万条家训进万家”活动,引导群众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让向上向善的力量在亲情中凝聚,在全县农村、社区进行了“我为婆婆点个赞,我为媳妇说个好”“六关爱志愿行”等十大亮点创新工作,让立德、尚德、遵德、载德、润德、弘德“六德”在农村开花结果。
    《村民议事会》——
    由群众做主为和谐奠基
    “新房子建起来了,原来拆掉的老地基能不能尽快复耕?”“我希望村干部帮助解决一下村民饮用水的问题”。2月28日,在老庵寺村,村民们正在向村支书邓兰英提建议,面对一些棘手、尖锐的问题,村支书也不由得“红红脸”“出出汗”。
    “把民主议事会开到家门口,通过开诚布公的会议,变‘代民做主’为‘由民做主’,不但提高了村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更让村民感受到维护合法权益,推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决心,有利于村干部提高履职能力,倒逼村干部主动放下身段,强化了村民对村级组织的监督。”下梁镇镇长舒涛说。
    依靠群众力量解决群众问题,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民主议事、民意监督、民心引导、民权维护”四个作用是柞水县近几年来移风易俗工作的重点之一。该县要求民主议事要坚持“民事民议、民事民定”原则,要把“谁来解决、怎么解决、何时解决”的问题落到实处;民意监督坚持“及时通报、适时调整”原则,重点监督议定方案执行是否缩水走样,确保问题办理质量好效率高;民心引导坚持“公开释疑、集中问询”原则,建立公开机制,畅通公开网络,确保办理结果反馈及时广泛;民权维护坚持“集体评议、群众点评”的原则,工作成绩由群众评议,实际效果由大家点赞,确保办理效果群众认可满意。
    《精神文化脱贫》——跟贫困“再见”向致富“招手”
    将今年脱贫摘帽的21个贫困村纳入农村文明创建范围,将20%的贫困村纳入“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点,贫困村文化惠民工程占比率不低全县各项工程的70%……2017年,柞水县为精神文化脱贫立下了豪情壮志。
    为全力推进精神文化脱贫工作,柞水县通过五支队伍、十个一建设、七大工程确保精神文化脱贫工作稳步推进。组建五支宣传队伍(脱贫攻坚政策宣讲团、脱贫攻坚典型人物宣讲团、道德模范事迹报告团、文艺宣传团、技能培训授课团);落实贫困村“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十个一”建设目标(建好管好用好一个农家书屋、建好管好用好一个村广播室、建设一个村文化活动室和文化活动广场、有乡村文明一条街、有一个善行义举榜、有一支乡贤文化骨干队伍、有一个道德讲堂、有一整套乡规民约、每年评选表彰一次“十星级文明户”、每年评选表彰一批文明家庭)。制定建设规划,确保建设任务如期完成。加大各项文化惠民工程向贫困村的倾斜力度,争取利用三年时间达到各项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广播电视覆盖、全民阅读普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文化产业带动、乡土文化人才建设工程)在全县贫困村全履盖。
    约定俗成,以规正风。柞水县在移风易俗工作中积极尝试、大胆创新,充分发挥“一约四会”的作用,实现村规和道德相辅相成、耦合并用,结合精神文化脱贫,探索出了一条法治、德治、自治“三治合一”的社会治理新路子,为全面实现小康柞水、美丽柞水、法治柞水“三个柞水”宏伟目标加油助力!策划:王小宁 组稿:王成斌 张珊 宋晓虎 戴昕 朱恢军 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