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7年04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老汉与野猪
文章字数:1544
    张春峰
    我提着笼去拾地软。
    顺村前三0七省道向北三里,靠右手第二条沟就是柿沟,溪水向东流。溪水之南就是千年古剎西山寺。
    其实我大不该为拾地软而这么远地奔波。村前二百米山坡就有许多地软。来柿沟拾地软一则是为了怀旧,二则是看如今之现状。
    我一九七四年在这柿沟当过场长。
    场长像工作组一样,家家派饭吃。
    所以对柿沟家家的情况我了如指掌。
    四十三年弹指一挥间。我重游故地,样样依恋。
    我知道这里的山溪拐几道弯。我知道这里的地方为啥叫柿沟,是因为这里的柿树不但多,还因为这里的柿子格外的甜。
    柿沟的山溪拐第一道弯,这里有两棵大柿树是草根家的。一棵是四方,一棵是牛心。
    四方柿子大地一个手掌只能捧一个柿子,两掌合笼也合不严。一个柿子拌一老碗朝面,吃了就饱了。
    牛心柿子,也叫干柿。不仅吃起来干面,削成柿饼,挂在檐下,七八月老淋雨再大,它也不掉包。
    这两棵树都是草根家的。但听说草根家人都没了。这树的主人是谁呢?去冬落下的柿子,依稀还在。是柿子价值太低呢?还是小伙不回来夹,老头夹不回来呢?我想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吧。
    这两棵树下就是草根家的房。草根个儿一米四,还壮实。睡下像碌碡,立下像装满粮食的麻袋。取了个又高又粗的老婆,很能干。但他见不得老婆和别的男人说话。老婆离了婚,他出去过继。不知生死。他妈就老死在这里。
    再拐一个弯又有一棵大柿树,这棵比那两棵还大。地下的柿子,滑得人都很难过去。
    这树下就是老蒋家。说是老蒋并不姓蒋。只是他家老三长得像蒋介石,就把他叫老蒋。老蒋家在四十三年前可是这里最大的家。他弟兄四人,姐妹四人,父、母亲,全家十口人。他家大,人气旺,在夏天,人们都在他家门前大柿树下的碾盘子上乘凉。
    但听说这家也人走房空。四个女儿出嫁。老大、老二去了山外,老三、老四搬到沟口的三0七省道边盖了房。我从沟口走到沟垴,这里二十多户人家全走了。
    这里除了荒芜了的田野,就是自生自灭的果树;除了凄凉的山溪,就是悠悠的白云。除了密密的山林,就是断壁桓墙。
    可是,我在这里惊奇地发现了三间土木结构、还安着一合木门的房屋。
    难道这就是那个老汉给我说的,把野猪化敌为友的见证吗?
    是的,我在这三间房周围看到了两坨看起来去年刚种过的地。但他们没有冬翻,那玉米茬还很结实的留在土地里。
    这两坨地的主人是两个老汉,都是七十多岁的人。玉米黑胡子了,两个老汉就在这个屋里轮流值班,在看野猪。
    第一年只有两三只野猪。野猪来了他俩就放鞭炮,把野猪吓跑了。
    第二年野猪从三只变成十只,他们成群结队的来了,他俩照样放鞭炮。但是,它们不怕了。他俩就出钱叫来专捕野猪的专家。专家在地里下了电猫。刚一晚上就打死了三只。
    野猪就轻易不敢来。但有一次,下地电猫打伤了一个找牛的。受伤者告诉了派出所,下电猫的人蹲了狱。以后再没人下电猫。
    这老汉中有一个人天天练飞刀,他就打伤了几只大野猪。
    可有天另一个老汉发现了一只受伤野猪,他给这只野猪贴上了创可贴。并给这只猪说:“我治好了你的伤,你吃别人的庄稼,可别吃我的庄稼。”
    就这样又两年,有良心、有灵感的野猪就是没吃给它贴创可贴的那个老汉的玉米。
    但这两年过后,又都全吃起来。
    听着这个故事,我很诧异。但细想来却本来如此。凡是动物为生存都不惜一切的。民以食为天,野猪也以食为天。它们为食,也就是为生存,才冒着生命危险吃玉米。但是当一个人打它,就和他敌对了。但另一个人救了它,它和这人就为友了。原来这个世上,不光人和人,敌可化为友;人和兽也可敌化为友。但这敌友是建立在生存条件下的。野猪繁衍的太多了,一坨地的不够吃了,就不管敌友都吃。
    我想,如果把野猪当家猪来养,野猪即就是放出来也不会吃生玉米。这农民的天敌不就永远是朋友了吗?
    看着这三间解放前后流行的大瓦房,和这两个解放前几年生的除了种田再无活路的老汉,我心酸腿软,再也没心事拾地软。慢慢出了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