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7年04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洋桥村的“领头雁”
——记商南县清油河镇洋桥村党支部书记何衍军
文章字数:1295
   特约记者程刚通讯员周衍江说起商南县清油河镇洋桥村近些年的变化,不得不提及一个人,在他的带领下,仅仅5年时间,洋桥村从一个人均纯收入仅2900元的贫困村,一举变成一个楼房、汽车随处可见,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的产业新村。乡亲们亲切地称他为“为民理事的贴心人、脱贫致富的‘领头雁’”,他就是清油河镇洋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何衍军。
    54岁的何衍军是洋桥村五组农民,1982年他初中毕业后参军入伍,3年后退伍回到家乡,在村里办起了一家小作坊——桐油加工厂,做起了桐籽加工销售生意。因为他讲信誉、重质量,产品很快远销到河南、西安等地,生意越来越红火,在此期间,何衍军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
    1991年洋桥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年仅28岁的何衍军高票当选为村主任,他带领群众建厂房、兴产业,洋桥村有部分群众慢慢摆脱了贫困。2003年村党支部换届,何衍军又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挑起了洋桥村的大梁。
    何衍军始终牢记对乡亲们的承诺,说到做到,说干就干,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向贫困宣战,向小康迈进。上任的前几年,他带领村里几名党员到西安、河南等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回来后,带头在村里搞起了面粉加工项目。2008年,他带领村支部一班人,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成立了延和谷物专业加工合作社,并从杨凌农科院购买优良麦种免费发给群众,引导村民种植优质小麦1000多亩,先后吸纳了180名有种植能力的村民加入合作社。同时,聘请专家指导生产加工优质面粉和高档挂面,仅用两年时间,合作社年加工小麦就达2500多吨,销售面粉1950吨,生产挂面2000吨,实现销售收入2050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翻一番。
    看到加入合作社的村民尝到了甜头,其他村民也纷纷加入。合作社将有发展意愿的群众都吸纳了进来,并通过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以奖代补的形式,不断扩大经营规模,经济效益持续提高。
    “我在合作社上班已经快两年了,一个月可以挣到2300多元,不但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还照顾了家庭,何支书真是帮了我的大忙。”村民李先东动情地说。李先东是何衍军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家庭情况十分困难,何衍军将他吸纳进合作社务工。逢年过节时,还会自掏腰包给他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竭尽全力帮助他摆脱贫困。在何衍军的帮助下,李先东现在一个月收入近5000元,迈入了富裕户的行列。
   贫困户何衍波家庭困难,何衍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上门和他谈心,帮他想办法、找路子。经过多方考察了解,何衍军帮他建成了河西、东沟两个养殖基地,建起了以畜牧养殖、淀粉加工为主的友缘合作社。目前已建成蛋鸡养殖场12个,吸纳养殖大户15户,年存栏蛋鸡10万多只,率先实现了脱贫。在何衍军的带动和鼓励下,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先元办起了石灰烧制加工厂,党员何后炜投资80多万元建起了全自动化纯净水加工生产线,农村科技能人何青龙建起了自动化节能环保木炭加工厂……一个个农业合作社和民营企业办起来了,逐步发展壮大,这一切无不凝结着何衍军的心血。
    如今的洋桥村,楼房建起一幢又一幢,轿车进了农户家,手机上网聊天下,私营企业发展到10多家……提起洋桥村的变化,村民们自豪地称赞:“这多亏了咱们洋桥村有一个情系群众办实事、一心为民谋发展的好支书、好主任,有他在,我们建设小康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