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7年04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丹凤努力打造产业脱贫新标杆
文章字数:1254
    本报讯(李毅)丹凤县努力探索产业脱贫新模式,通过制定规划,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规划建设产业协会、龙头企业、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并建立对企业、协会及合作社的政策扶持体系,开创了企业、贫困户互利共赢的局面,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调整脱贫思路,构建脱贫新模式。该县紧扣“一条主线(产业脱贫)”,搭建“两个平台(产业融资平台、资源整合平台)”,构筑“三大支柱(特色产业、园区承载、三产服务)”,优化“四个保障(党建引领、资金扶持、科技支撑、督查机制)”的产业脱贫总体思路,围绕“三联三带三创”产业脱贫模式,建立“政府促、主体带、户行动”的联动机制,强化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完善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把贫困户联结在产业链上,实现农户增收。
    加大财政投入,扶贫成效明显。今年,该县将投入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029万元,其中,3510万元用于产业扶贫项目。坚持走绿色产业发展之路,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带,通过支持发展龙头企业、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贫困村走农林旅一体化路子。围绕产业,重点关注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对贫困村进行综合整治,使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截至目前,培育新的现代农业园区4个、省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4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个,发展新家庭农场41个、种养殖大户128个,带动893户4000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通过产业示范点,共流转土地12848亩。投入资金8200万元,发展地域优势特色种养业,带动贫困户3164户10445人,户均增收3000元。将依靠产业脱贫的2.96万贫困人口分解到种植、养殖、茶果、乡村旅游、劳务等产业链上,实现8200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建设产业协会,创新产业模式。该县围绕“一心三区四轴多点”产业布局和“三联三带三创”扶贫模式,认真规划产业扶持项目,大力培育一批产业协会、龙头企业,发挥抱团优势,引导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保障企业和贫困户互利共赢。同时,遴选一批龙头企业、现代产业园区、村级经济组织、产业合作社(协会),与其签订投资协议,将财政扶贫资金以折资入股、增资扩股等形式注入遴选企业、园区、村级经济组织及合作社,支持发展产业,培育壮大产业经营主体。借鉴和完善省供销集团华茂模式,按照产业化扶贫项目管理办法,通过财政扶贫资金公司化运作,大胆探索股权投资扶贫新模式,以企业为主体承担产业脱贫任务,将财政扶贫资金注入企业,使企业和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同时,变财政资金为股金,变农民为股民,变资源为资产,促进农业产业化、资金资本化、扶贫精准化,最大限度增加贫困户收入,带动贫困户脱贫,提高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健全扶持体系,实现互利共赢。大力实施“抱团式”“红利式”“链条式”“开放式”产业脱贫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坚持互利共赢,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搭建融资平台,加大省市项目资金争取和县财政资金配套力度,建立起中省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政府扶贫信贷担保资金、涉农项目资金、扶贫互助资金的多元投入机制,建立健全对企业、协会及合作社的产业扶持体系。更加有力的保障了贫困户的利益,开创了企业、贫困户互利共赢的局面,确保了脱贫攻坚的成效。